近年来,各地相继进行了卫生防疫机构改革,成立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卫监所、疾控中心),政事分开,各司其职.但是,从各地改革后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有些工作没有改革到位,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卫生监督职责的划归和行使,先是卫监所、疾控中心两个机构都争抢卫生监测,后是都不进行卫生监测,使其出现了缺位现象,削弱了政府对社会相关行业的卫生管理和监督,相对损害了公众利益,扰乱了社会公平竞争环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黄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是上海市主要的商业区,由于其老年人口比例高、人口聚集密度大、外来流动人口多、高楼大厦耸立等特点,与人口高度密集、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么在这种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里,应采取什么样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组织管理模式、人员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以应对突发事件、应对危害生命安全事件的打击,从而避免重大社会风险,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商酌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解北京地区疾控系统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疾控中心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依据.我们采取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和现场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疾控中心和18个区县疾控中心的现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北京市及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人员2 346人.市CDC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共273人(45.7%),中级以上职称311人(52%);区县CDC本科以上人员占21.2%,中级以上职称占39.3%.区县CDC与市CDC设备配备有较大差别,其中郊区县CDC设备配备情况相较城区设备配备情况又有一定差别.研究表明,北京市疾控系统人员编制严重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较少;卫生防病经费不足,基本建设情况有待改善;疾控和监督之间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南山区各医院及个体诊所卫生消毒状况.方法:对2002~2003年间区属各医院及个体诊所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与2003年区镇医院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4.4%和97.1%,个体诊所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7.6%和89.8%.结论:区(镇)医院消毒效果优于个体诊所,空气合格率普遍较低,卫生防疫机构要加大力度进行监督检测,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知识培训.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卫生检验机构建设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防病工作的核心环节,它为保障首都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阶段卫生检验机构在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迎接机遇与挑战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达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特别是在SARS以后,中国政府出台或修改卫生法律法规的频次是历史上少有的.如新<传染病防治法>在总结原<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的情况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新<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各种<条例>、<办法>也相继出台或修改,这一新形势对于我们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而言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进一步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就,提高保持无脊灰状态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快速、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是消灭脊灰重要策略之一.哈尔滨市自1992年开始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完善,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各项监测指标已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为进一步了解本市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找出薄弱环节,做好今后的监测工作,现将2002~2004年哈尔滨市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不仅使人们认识到传染病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亦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准确定位[1、2].SARS危机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应急机制不健全、组织指挥不灵、信息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弊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和纽带,成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现代研究证明:成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始于儿童时期;儿童期血压偏高的人,成年期患高血压病的比例比正常人高.高血压具有轨迹现象,调查表明3~15岁高血压儿童青少年,3~8年后仍有65%的人患高血压病.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领导者的能力对一个单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疾病控制中心的主任同样如此,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及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使疾病控制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每年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为探讨伤寒发病动态及流行趋势,现将镇海区1985~2003年伤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伤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年9月15日卫生部颁布了该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随后卫生部又对<细则>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于1991年3月1日出台了新<细则>.<条例>和<细则>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法律依据,为提高我国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卫生监督中心(所,分局)等卫生监督机构.在新体制下,<条例>和<细则>中有些条款不能完全适应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需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岱山县地处海岛,有大小岛屿404个,人口20万,居住在16个岛屿上.全县共有食品、公共场所生产经营单位2 635家,各类企业、医疗机构、学校、集中式供水单位等231家.作为海岛县,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岛屿分散,交通不便,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再加上海岛社会经济总量和总体卫生水平均较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条件简陋落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卫生意识差,卫生法制观念淡薄,公共卫生质量难以保证.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公共卫生质量,切实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实效,我们总结经验,创新观念,结合海岛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卫生监督工作新路子,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和管理措施,努力提升卫生监督社会地位和形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优化卫生监督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卫生监督机构作为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使卫生监督职责的执行机构,具体承担着7法、28个条例和400多个部门规章的监督执法任务.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如此庞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监督执法任务,应实行综合执法,综合执法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指按照行政法治原则和卫生监督的技术性特点,将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各项执法职责(包括对社会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和场所、医疗卫生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卫生专业人员、卫生专业技术和其他从事与健康相关活动的主体实行许可、准入,进行监督管理,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控制等法定职责)相对集中、综合管理,并按照执法责任制原则划清内部职能,明确责任,将卫生行政执法的日常工作、现场监督任务交付行使卫生监督职责的执行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执行[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保证出具的数据科学、准确、有效,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检验过程进行规范.GB/T15481-2000idt ISO/IEC 17025∶1999<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的要求>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在1990年推荐使用的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准则,综合吸取了其它管理体系(如ISO9001和ISO9002)科学思想,ISO/IEC在导则25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补充和修订,制定了国际标准ISO/IEC17025,该标准是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现行有效版本,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机构(简称CNAL)于2002年7月1日起使用等同于ISO/IEC17025的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01-2002.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江苏省太仓市医学会,在探索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向高科技信息化教育模式转变的改革中,在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使用亚太Ⅰ号卫星C波段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合作投资建设了高清晰度卫星电视医学教育平台--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医教星空远程医学教育太仓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医教网).有效地推进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及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保障太仓市民的健康和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研究和掌握黑龙江省流脑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和消除流脑策略提供依据,现将黑龙江省1995~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出疹和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2003年3月12日至6月12日,建阳市3个乡镇5所中小学爆发了一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调查证实是一起风疹爆发流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疾病监测是疾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发展趋势和评价防治对策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和监测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NCD监测模式的调研.本次调研共访谈、座谈及问卷调查了卫生管理人员20人,慢病防治专家16人,慢病防治业务人员127人,针对我国现行的慢病监测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监测模式提出了建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为市级鼠疫监测点的新罗区位于福建省的西部.1898~19436年曾发生过45次鼠疫流行.红坊、曹溪、城区、适中是重点的疫源地,患病3 110人,死亡2 8556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