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锦琦;周海梅;李朴
1案情简介2003年3月11日,接群众电话举报:杭州A超市在销售一种香肠,每一包香肠包装上有两个生产日期,一个为2003年2月18日较为清晰,另一个为2002年7月31日比较模糊,好像有刮涂痕迹,要求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检查.
作者:毛建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抗击非典斗争暴露了我们公共卫生工作存在的缺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疾病控制工作者,结合非典防治工作的启示,就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谈以下意见,与同道们商榷.
作者:陈新波;刘昌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案例2002年7月31日21:40左右,某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电话举报,反映当天晚上市交通警支队江某等人在市城区某酒店2楼5号餐厅参加生日宴会就餐,20:10一名就餐者江某因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突发晕厥被急送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作者:董鹤群;李开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预防性消毒指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经常采用一定的处理措施,杀灭、消除物品、人体或环境可能污染的病原微生物,达到防止传染病发生的目的.
作者:海东;余庆芬;孙庆祥;陈玉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江苏省常熟市属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水平都比较高,预防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各项防治指标处于全省、全国的前列.
作者:程良保;孙国祥;徐敏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流行,暴露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不健全,亦暴露出现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的严重滞后.为此,建立和健全适应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已成为目前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构建这一体系过程中,对于区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作者:范俐娟;郭利;周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去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疾病预防方面存在着卫生总投入不足,卫生设施建设滞后,基层卫生基础薄弱等问题.
作者:单文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3年5月23日~29日,河北省某高校138名学生相继出现发热、腹泻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后认定这是一起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急性细菌性肠炎爆发,主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有毒力亲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
作者:许英路;张秀霞;刘丹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我国部分地区高发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再次提示传染病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人类同传染病的抗争远远没有结束.
作者:白杉;戴孟阳;范丽娟;吴颖;李宁;郭延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卫生事件报告的管理,通过正常的报告网络,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自行设计的<疫情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突出可操作性及规范化管理的特点,经过云南省玉溪市卫生主管部门批准下发实施方案.通过历时8年的实施应用,现将实施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李六九;张红强;自成学;李万林;刘丙兴;李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卫生防病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除了承担部份政府行政职能以外,还作为第三方实验室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以促进工业、技术、商贸和本地区经济发展.
作者:张敬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泰安市作为全国旅游开放城市,在非典疫情流行期,强化工作系统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成效,确保了整个非典战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作者:李克莉;石长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疗机构是传染病疫情监测及报告的终端,其传染病诊疗活动和疫情管理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传染病防治法>在医疗机构能否得到有效实施.
作者:鲁芳;丁汉平;许建新;黎燕;林峥;陈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几个月来的SARS袭击,反映出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的薄弱环节,公共卫生信息特别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国家和政府的统一管理,并及时地与国民及世界进行公共卫生信息的沟通,本文从分析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特点出发提出建立和完善沟通国家信息系统及国家卫生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作者:周荣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延安市卫生监督人员现状,为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延安市卫生监督人员在年龄、职称及学历等方面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延安市卫生监督人员的学历构成以大专以下为主,中专学历比例高;职称构成以中、初级为主,初级职称比例高;所学专业以卫生专业为主,非相关专业和无专业人员比例偏大.结论:延安市卫生监督队伍初具规模,但存在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建议增加卫生监督机构编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并建议政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刘宏韬;王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桶装饮用水进入千家万户,生产量逐年提高,但产品合格率较低,2002年抽检合格率仅为60%.
作者:孙亮;叶青;高士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生物氧化结合与臭氧消毒的技术在简单自来水净化处理中的效果.方法:在生物滤池内装有活性瓷球,并结合臭氧消毒技术观察河水处理前后水质变化的情况.观察水质净化的指标有色度、浑浊度、pH、硝酸盐氮、铁、锰、氟化物、砷、汞、镉、铬、铅、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等.结果:河水经净化处理后水的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均有十分明显的下降,所检水质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以生物氧化结合臭氧消毒的技术具有高效、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用于简易自来水的净化处理.
作者:郭志勇;陈惠珍;杨正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投资都必须进行必要的卫生经济学分析,评价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以达到以小的经济投入,获得大的产出.
作者:付百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济南市于1998年在回国劳工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止目前,共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AIDS)39例,其中HIV感染者22例,AIDS17例.
作者:李金星;阮师漫;杨慧;朱艳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掌握病毒性肝炎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阶段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1990~2003年病毒性肝炎的平均发病率、性别、年龄、职业等进行分析和统计描述;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广州市)对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990~2003年间,病毒性肝炎呈先下降后平缓趋势,发病率下降了65.42%;老城区发病率与新城区和县级市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县级市和新城区的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工人、农民、干部职员属高发人群;年龄分布变化较大,低年龄组随时间变化由高向低下降明显.结论:尽管病毒性肝炎呈总体下降趋势,但仍然占传染病发病的首位,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应重点防制疾病之一,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途径.
作者:许信红;石同幸;许明晖;王鸣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