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丽;蓝韶清;罗倩;黎东生;李灵芝;魏骏燊
目的:分析财务管理的价值与业务的关系,提出在新的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由于业务环境和业务模式将发生重大变革,财务管理价值提升必须依赖的重要途径;方法:分析财务管理价值与业务在横向和纵向等维度的紧密关系;结果:财务管理价值的基础在于通过分析业务数据,引导业务的开展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结论:必须通过加快业务财务融合,以实现财务管理价值持续不断地提升.
作者:张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我国异地医保政策网络包括政策社群、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这五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主体.政策网络中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割据使得我国异地医保政策执行遭遇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政策社群间的部门利益之争弱化了政策的中央权威、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权责分配不合理、府际网络之间各自为政增加了异地医保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存在利益联盟和冲突,阻碍异地医保政策的推行;议题网络的话语权薄弱,行动力不足.因此,异地医保政策执行困境的破解之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合理分配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之间的权责;(2)消除府际网络的地方保护主义,统一相关医保政策;(3)健全公民政策参与体系,增加公民在议题网络中的话语权;(4)构建开放的政策网络,实现政策行动者之间的协同合作.
作者:吴光芸;方林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探索研究新制度下公立医院基建账与大账的会计核算方法,提升现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水平.根据《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样本医院基建投资会计核算业务,分析研究基建账与大账会计核算原理及方法,规范基建账与大账的会计核算流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不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作者:刘绍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通过对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运行情况分析,发现大病保险不仅影响了新农合的保障水平,其实际保障作用也十分有限,农村大病患者的自付经济负担仍较重.因此,建议明确大病保险的性质定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筹资机制和管理体制.大病保险为补充保险,则应建立独立筹资机制;大病保险为基本医保,则应建立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整合过程中,可建立差异化的筹资机制,促进大病保险的公平性.
作者:程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考察个体特征和制度特征对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方法:采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官方政策文件,对28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50 679名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特征、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获取能力均对是否参保产生显著影响;地方政府支持医疗保险跨省转移接续、缴费年限可累计且一对一折算、个人账户可转入转出是促进农民工参保的重要因素,也有助于吸引跨省农民工的流入.结论:制度设计中应提高医保统筹层次,取消缴费年限认定和个人医保账户转移障碍.
作者:卢小君;刘弘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深入分析北京市卫生总费用来源法和机构法两种核算方法产生差异的原因,为北京市区域卫生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筹资来源法,机构流向法.结果:北京市卫生总费用两种核算方法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军队驻京机构数据、医保基金结余数据和外地居民来京费用等原因引起.结论:完善信息统计制度;深入分析,为政策服务;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缓解就医压力.
作者:蒋艳;满晓玮;赵丽颖;赵璇;王芳;程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文章从公立医院的政府定位、市场定位和医院定位在公立医院功能定位中既互相推动又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角度,以及公立医院自我定位的分化和回归政府定位的路径角度,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逐渐把问题解决的思路重新导入到对根本上的关于公立医院定位机制的剖析上来.在公立医院中并存的政策定位、社会定位和自我定位正在以各自独有的方式和联合作用对其进一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蔡源益;宋杨;吴华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各省份新一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为完善各省份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收集《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布以来各省份出台的新集中采购文件,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专家咨询法对其中的集中招标采购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各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差异.结果:各省份的工作进展不尽相同,在带量采购、限价规定、双信封评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实行分层限价以体现药品质量差异,基于参考价的平均值确定限价范围,设置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综合经济技术评分和价格确定中标药品,增加中标药品数量以保障药品供应.
作者:刘昉;崔啸天;傅鸿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检验我国在2007年推行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居民就业意愿和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方法:采用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对城镇居民入户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城居保尽管提高了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了居民医疗负担,但同时,参保居民失业概率提高了13%.结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就业人口减少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在推广公共医疗覆盖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其对就业市场的潜在消极影响.
作者:刘国恩;韩清扬;石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医疗资源消耗分布及费用水平,总结医疗资源消耗特点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方法:以上海市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数据开展描述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不到20%的老年人发生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分别约占全市总量的60%、45%,门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0%、50%以上;与其他人群相比,老年人医疗费用更多流向基层,病种结构主要集中在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人均医疗费用随年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的住院费用个人负担比例较低.结论:老年人利用了更多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基层医疗服务,且其医疗支出以药品为主,部分老年人的就医负担较重,需进一步满足康复护理需求.
作者:王力男;丁玲玲;方欣叶;李芬;甘银艳;贺志敏;金春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贵州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妇幼保健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统计描述、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贵州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状况、服务利用效率、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贵州省妇幼保健机构平均每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增长较快、平均每院床位数增长较慢;诊疗人次、门诊人次、入院人次和出院人次为正增长,病床周转次数、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增长;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贵州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应向基层卫生机构倾斜,需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服务利用效率,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基层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作者:周明华;冯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通过梳理2010年美国《平价医疗法案》签署以来两轮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变化和影响,指出了美国的医改发展是一个在社会主义福利保障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之间挣扎摇摆的曲折过程,其中既有广大底层民众的健康诉求与医疗卫生相关领域的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激烈碰撞,也体现了价值体系截然对立的两个党派之间的博弈和较量,展现了“撕裂的美国”这一现实境况,进而提出了美国医改对我国未来医改的启示.
作者:李俊;李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估我国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影响程度.方法:基于2002-2014年我国医药产业的累计主营业务收入数据,运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段回归方法,分析2008年我国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前后对我国医药产业影响的程度变化.结果:分段回归分析显示,2008年实施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前,我国医药产值发展趋势值为1.03×107千元/季度(P=0.000),实施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我国医药产值发展趋势值为2.75×107千元/季度(P=0.000),趋势变化增加了1.72×107千元/季度(P=0.000).结论: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医药产业的结构、企业药品的销量和销售成本产生影响.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得和;龚时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方法:数据来源于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的卫生统计报表,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中药品所占比例高,且该比例持续增长;支出中医疗支出比重高,该比例逐年上升;2011-2016年浦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比逐年提高,财政补助比例也逐年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收入逐渐提高,绩效工资是收入主体.结论:浦东新区在落实基本药物、收支两条线过程中,应注意同时完善综合评价体系与绩效考核方案,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积极性.
作者:李明;黄煊;吴俊;刘姗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为更好地理解以药养医政策的终结,运用多源流理论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如下:以药养医政策的终结是在问题、政策方案和政治形势有机结合的情况下,在政府、专家学者与人大代表等政策企业家的积极推动下实现的.以药养医政策的终结必然会引起相关利益群体的阻挠,为消减以药养医政策终结的阻力,应彻底废止以药养医.在取消以药养医的顶层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做好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改革和医生绩效激励机制优化工作.
作者:宋小恒;廖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从社会支付的视角,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我国的一级预防作一初步的成本-效用模型分析.方法:建立ICD一级预防的Markov模型,与不用ICD的对照组比较,输入相应的变量,计算ICD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包括基线分析和概率分析,并作关键变量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基线分析单腔ICD一级预防在中国的ICER为171 304元/QALY.现代ICD因其长寿命、优化程控及远程监测的特点,可望将ICER降至100 187元/QALY,有望为中国每年节约2.13亿元.结论:ICD成本-效用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较多,敏感性分析提示选择高危人群,通过优化程控、远程监测等手段提高ICD的疗效及选用长寿命的器械可改善ICER.
作者:曾治宇;陈博;张明东;张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通径分析研究3 306例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3 306例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人均8 665.97元,中位数7 715.68元;住院日人均14.11天,中位数14.00天.住院总费用及日均费用逐年上升,药品类费用仍处于主导地位.住院日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付费方式、药占比、入院情况、疾病类型、是否手术、有无并发症别和出院时间,并且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住院日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控制住院费用要以控制、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加强对可控因素的控制,采取综合措施,以有效缓解费用的过快增长.
作者:魏亚卿;李育民;王晓茹;李在宝;李林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收集2017年7月广东省实施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13个地区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文件,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文件的基本情况,调整范围和医保配套政策等具体内容,对比不同地区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幅度,总结价格政策的成效并分析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未来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决策和实践提供经验.
作者:邓婕;宋喜国;何涛;郑鹏;姚奕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公立医院人才类型多样,有着各自的特殊周期性发展规律.文章基于数学建模层次分析法理论,在尊重人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公立医院人才培养框架,为人才动态追踪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万曜;田晓洁;李佳璐;邵志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2007年以来我国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及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几年的情况进行预测,以分析分级诊疗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承载能力,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7-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描述近年来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及医疗服务状况,采用指数平滑法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2017-2020年状况进行预测.结果: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到2012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已实现每千人口床位数1.2张这一目标,但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自2015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距离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3.5人这一目标差距在2人以上.对2017-2020年预测可知,未来几年这一指标略呈上升态势,但变化甚微.从医疗服务角度来看,卫生院诊疗人次在全国总诊疗人次中所占的比重自2010年以来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对2017-2020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占比情况进行预测,预测值分别为12.87%、12.21%、11.59%和11.00%;乡镇卫生院入院人数在全国入院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降幅明显,对2017-2020年卫生院入院占比情况进行预测,其预测值分别为16.22%、15.82%、15.59%和15.57%.结论: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备不足且队伍不稳,医疗服务萎缩,恐无力承担分级诊疗赋予的重任.解决人力资源配不足、提升卫生院自身服务能力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环节.
作者:孙葵;尹文强;黄冬梅;于倩倩;陈钟鸣;胡金伟;郭洪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