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家骅;刘忆;刘晶;陈治水;郑启文
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对药品的核算与管理进行了改革,对药品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信息能够客观、准确、及时,以便能够为医院的管理层对医院的管理与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依据当前医院的药品管理现状,分析了当前药品流转过程及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对其中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能为医院今后的规范药品管理、优化会计核算、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姜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确定医疗保险费用宏观影响因素,提出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宏观对策.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影响上海医疗保险费用的关键宏观影响因素.结果:从宏观角度分析,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影响医疗保险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大政府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发展成本下降型医疗技术进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强政府监督.
作者:罗娟;汪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分级诊疗制度下山东省村卫生室的供给侧进行分析.方法:基于供给侧理论,运用Cobb-Douglas函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012-2014年,山东省固定资产、基本药物补助和人力资源三类资源供给要素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10、0.218和0.495;人力资源减少对卫生室服务产出下降的贡献率大,为92.620%.2012-2014年,山东省固定资产弹性系数略有上升,基本药物补助的弹性系数明显下降,人力资源弹性系数先升后降.结论:山东省村卫生室发展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人力资源是卫生室发展为重要的动力源,人力资源不足成为当前制约卫生室发展的主要原因,财政投入对卫生室发展的推动力不足且不断弱化.
作者:尹文强;唐昌海;丰志强;宋俊伟;闻庆柱;陈钟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制对次均住院补偿、住院补偿比、次均住院自付费用和住院自付比例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差法控制非干预因素,测算总额预付制的净影响.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制使次均住院补偿下降了14.37元,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补偿比上升了5.23个百分点,次均住院自付费用下降了141.51元,自付比例下降了5.23个百分点,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具体病种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提高了住院受益程度,但因病种不同而不同,总额预付标准测算仍需科学化与合理化.
作者:薛秦香;苏敏;孙璐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葡萄相关指标,评估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对平谷区医院相关DRGs指标以及基层住院和试点乡镇门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急症短期住院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占比等下降;基层医疗机构不必要住院大幅降低、基层门诊回流.结论:北京市平谷区采用急症短期住院按诊断相关组(DRGs)、慢病长期住院按床日和与签约服务相结合的门诊按人头付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数据显示,医院工作效率提高并可获得相应控费激励性收益,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效引导医疗行为的效果.
作者:纪京平;张乐辉;郭默宁;曹卫民;邓小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公立医院财税政策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发现现有研究较滞后、零散,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局限于强调增加财政投入、建立财政补助与预算执行结果的关联等,尚未系统地分析财税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公立医院改革亟须开展相关财税政策研究,以便发现更多问题,提出使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在公立医院落实到位的政策建议.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2003-2015年北京市精神疾病住院病人医疗服务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为合理配置精神卫生资源和有效使用医疗费用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精神疾病住院病人的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2003-2015年北京市精神疾病住院病人出院人次逐年增多,从2003年的7861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4898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08%.2011年以来的平均住院日较低,均在40天左右.日均费用逐年增长,从2003年131.04元增加到2015年的461.02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住院需求逐渐增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亟须调整付费政策以促进医疗费用的合理有效使用.
作者:李叶;邓小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1892,2017,125,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数字,恰恰巧妙地组合成了与“鼓楼”息息相关的时间元素.大步跨入2017年,这所建院于1892年的百年老院迈进了125年的历史进程,在“人文鼓楼卓越鼓楼”的愿景指引下,正绽放出人文引领、创新担当、卓越发展的鼓楼之光.一、百年钩沉,人文引领1892年,加拿大籍传教士威廉·爱德华·麦克林医学博士受美国基督会派遣,在南京建立了一所“基督医院”,即鼓楼医院的前身,也是南京大屠杀时期唯一开诊的医院.其所倡导的“基督、仁爱”“无损于患者为先”“平等对待王子与乞丐”等理念,构筑起鼓楼医院的百年医魂.在百余年薪火相承中,人文成为汇聚鼓楼医院过去、现在和未来重要的价值信念.
作者:曹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对物资全流程,尤其是医疗业务层面信息的可追溯.方法:基于管理会计的要求,对会计信息一体化以及会计与业务信息集成.结果与结论:通过在药品、卫生材料和检验试剂等物资进出医疗机构这个闭环上设置不同管理结点,获取相关会计或业务信息,实行闭环管理,从根源上解决目前医疗机构内部对药品、卫生材料和检验试剂等物资的粗放管理和断层管理带来的这种问题,提高医院对物资的管理效率.
作者:江蒙喜;李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 (SHA2011)扩展维度本土化核算的一般性方法,并以资本形成账户为例进行本土化对接,提出具体核算方法与建议.方法:根据SHA 2011核算要求与我国已开展的核算研究,总结SHA 2011本土化核算的基本原则,以此为依据调整适用于我国的资本形成账户核算框架,确定具体的核算方法.结果:实现SHA 2011资本形成扩展维度与我国实际情况的对接,确定了SHA 2011扩展维度本土化核算的4个基本原则.结论:该原则有助于明确扩展维度的核算目标、步骤与方法.
作者:王玮玉;满晓玮;蒋艳;赵丽颖;程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我国卫生系统绩效的公平性,为我国卫生系统加强提供依据.方法:基于WHO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框架,利用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扩点省份数据和相对集中指数方法,从地区、收入、教育等维度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和省份的卫生系统绩效不平等.结果:我国卫生系统健康状况和满意度方面集中指数一般不超过0.1,而经济风险保护在各个维度的相对集中指数总体在0.2以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结论:我国卫生系统绩效健康和满意度方面公平性较好,但是经济风险保护不平等问题突出;卫生系统绩效呈现出弱势人群脆弱性,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人群受到健康冲击更严重.国家和地区层面需要更多的关注贫困地区以及弱势人群,给予更多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支持.
作者:姚强;徐玲;张耀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医疗资源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为促进广东省各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从医疗人力资源、医疗服务设施和医疗业务效益3个方面共1O个指标构建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和医疗资源集聚水平,同时借助GIS技术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医疗资源的空间差异.结果:万元以上设备、房屋建筑面积和执业(助理)医师指标对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广州和深圳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超过0.6,汕尾、云浮、阳江、河源和潮州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低于0.1;珠三角地区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结论: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水平呈现出两极分化和区域差距的特征,提出应制定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培养和放宽医疗卫生机构准入门槛,以缩小地区卫生资源差异.
作者:龚韩湘;吴泽墉;伍宝玲;叶秋丽;罗桢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医改工作的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和医改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与政府补助三个渠道全面调整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机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在政府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药占比有所下降以及医疗收入结构有所变化的同时,政府补偿缺乏科学界定、价格体系不完善、医院参与补偿机制改革的动力不足以及三医联动的协同性欠佳等问题依旧显著.
作者:刘俊峰;褚湜婧;万爽;翟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4年政府卫生投入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利用政府卫生投入监测系统,采用Excel 2013和SPSS 17.0对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4年政府卫生投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内蒙古政府卫生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基层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及中蒙医投入较少.结论: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投入重点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
作者:闻岚;孙静;范艳存;常青;武仲宇;于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河北省2014年卫生资源配置的地理公平性,为制定“河北省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河北省11市的医疗机构、卫生人力和床位数量,并使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进行地理公平性评价.结果:各类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在0.420~0.529之间,总泰尔指数在0.264~0.382之间;将11市划分为两个区域后,区域内的泰尔指数在0.020~0.077之间,区域间的泰尔指数在0.239~0.329之间,区域间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结论:河北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着地理不公平现象,坝上地区的资源配置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是造成地理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时,应兼顾人口公平性和地理公平性,从而提高卫生资源的覆盖率和服务可及性.
作者:唐龙妹;高霞;闫丽娜;杨海明;周志山;牛玉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审视全球、东盟区域组织以及我国的全民健康覆盖进程基础上,以全球视野阐释了全民健康覆盖的总体进展和不同卫生体系模式下的进展,归纳了联合国机构和区域组织等关于全民健康覆盖的行动倡议;阐述了“东盟十加三全民健康覆盖网络”中十三国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总体进程、卫生体系模式选择、卫生筹资渠道和制度设计考量;提出了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宋大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管理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基本产业群体,为健康管理产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对促进整个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机制保障、体系建设、新模式发展、完善要素、健康文化培育、支付机制创新及特色挖掘七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策略.
作者:杨星;龙茜;龙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重大疾病保障制度实施现状,为我国重大疾病保障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建议.从政策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政策特点等方面对日本高额疗养费制度和特定疾患财政补贴两种政策进行解读和评价.可通过按收入水平设置不同起付线、制定一系列减负措施、对特定疾病实施按病种补偿方式等来提升重大疾病保障水平.
作者:徐伟;马丽;高楠;杨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为加快辽宁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研访谈法,探求辽宁省发展健康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瓶颈因素.结果:辽宁省药材资源丰富而独特,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集群集聚优势凸出,领军企业示范效应显著,但同时健康产业发展面临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标准缺失、研发创新不足、健康产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结论: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潜力,目前仍不够成熟,需政府与企业各方共同努力,完善其发展模式.
作者:陈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河南省农村居民常见病首诊机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农村居民就诊行为的因素,为完善基层首诊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进行简单描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村居民在患常见病时首诊机构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居民在患“感冒发烧”与“感冒发烧以外”常见病的就医行为方面存在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职业不同对“感冒发烧”首诊行为影响不同(P<0.05);文化水平不同对“感冒发烧”以外常见病首诊行为影响不同(P<0.001).结论:常见病类型影响了居民的首诊行为,对于“感冒发烧”,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基层首诊,对于“感冒发烧以外”的常见病,文化程度越高的村民越倾向于大医院首诊,收入水平并未成为农村居民常见病就医的障碍,首诊制的认知情况并未对农村居民首诊行为起到引导作用.
作者:吴焕;聂丽;吕晖王;桂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