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喜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公立医院财税政策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发现现有研究较滞后、零散,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局限于强调增加财政投入、建立财政补助与预算执行结果的关联等,尚未系统地分析财税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公立医院改革亟须开展相关财税政策研究,以便发现更多问题,提出使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在公立医院落实到位的政策建议.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河北省2014年卫生资源配置的地理公平性,为制定“河北省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河北省11市的医疗机构、卫生人力和床位数量,并使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进行地理公平性评价.结果:各类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在0.420~0.529之间,总泰尔指数在0.264~0.382之间;将11市划分为两个区域后,区域内的泰尔指数在0.020~0.077之间,区域间的泰尔指数在0.239~0.329之间,区域间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结论:河北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着地理不公平现象,坝上地区的资源配置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是造成地理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时,应兼顾人口公平性和地理公平性,从而提高卫生资源的覆盖率和服务可及性.
作者:唐龙妹;高霞;闫丽娜;杨海明;周志山;牛玉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审视全球、东盟区域组织以及我国的全民健康覆盖进程基础上,以全球视野阐释了全民健康覆盖的总体进展和不同卫生体系模式下的进展,归纳了联合国机构和区域组织等关于全民健康覆盖的行动倡议;阐述了“东盟十加三全民健康覆盖网络”中十三国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总体进程、卫生体系模式选择、卫生筹资渠道和制度设计考量;提出了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宋大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制对次均住院补偿、住院补偿比、次均住院自付费用和住院自付比例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差法控制非干预因素,测算总额预付制的净影响.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制使次均住院补偿下降了14.37元,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补偿比上升了5.23个百分点,次均住院自付费用下降了141.51元,自付比例下降了5.23个百分点,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具体病种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提高了住院受益程度,但因病种不同而不同,总额预付标准测算仍需科学化与合理化.
作者:薛秦香;苏敏;孙璐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重大疾病保障制度实施现状,为我国重大疾病保障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建议.从政策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政策特点等方面对日本高额疗养费制度和特定疾患财政补贴两种政策进行解读和评价.可通过按收入水平设置不同起付线、制定一系列减负措施、对特定疾病实施按病种补偿方式等来提升重大疾病保障水平.
作者:徐伟;马丽;高楠;杨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核算四川省经常性卫生费用,为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HA 2011),分别从经常性卫生费用总量、机构流向、筹资方案、功能配置及受益人群等进行核算.结果:2014年四川省经常性卫生费用为1854.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5%.其中治疗费用和预防服务费用分别为1380.6亿元和183.9亿元,分别占74.5%和9.9%.经常性卫生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36.9%,高于卫生总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31.7%.结论:居民就医负担仍较重,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优化筹资结构,合理配置卫生资金;加强重点人群干预,增强居民防病意识.
作者:杨练;黄云霞;谭玲;孙群;陈国钢;王美先;王滢;熊开举;黄诗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为加快辽宁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研访谈法,探求辽宁省发展健康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瓶颈因素.结果:辽宁省药材资源丰富而独特,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集群集聚优势凸出,领军企业示范效应显著,但同时健康产业发展面临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标准缺失、研发创新不足、健康产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结论: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潜力,目前仍不够成熟,需政府与企业各方共同努力,完善其发展模式.
作者:陈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确定医疗保险费用宏观影响因素,提出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宏观对策.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影响上海医疗保险费用的关键宏观影响因素.结果:从宏观角度分析,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影响医疗保险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大政府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发展成本下降型医疗技术进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强政府监督.
作者:罗娟;汪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新医改实施前后,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0---2015年个人现金支出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率的时间序列数据纵向比较不同年份变化,采用横截面数据横向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影响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率变化的各因素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纵向比较发现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率呈现稳定下降趋势,横向比较发现中国与中高收入国家的个人现金支出比率仍有较大差距.人均GDP、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率是影响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显著因素.结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率有待继续降低,应采取加快经济增长、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等措施,降低居民医疗经济负担.
作者:廖宇航;张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河南省农村居民常见病首诊机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农村居民就诊行为的因素,为完善基层首诊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进行简单描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村居民在患常见病时首诊机构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居民在患“感冒发烧”与“感冒发烧以外”常见病的就医行为方面存在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职业不同对“感冒发烧”首诊行为影响不同(P<0.05);文化水平不同对“感冒发烧”以外常见病首诊行为影响不同(P<0.001).结论:常见病类型影响了居民的首诊行为,对于“感冒发烧”,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基层首诊,对于“感冒发烧以外”的常见病,文化程度越高的村民越倾向于大医院首诊,收入水平并未成为农村居民常见病就医的障碍,首诊制的认知情况并未对农村居民首诊行为起到引导作用.
作者:吴焕;聂丽;吕晖王;桂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分级诊疗制度下山东省村卫生室的供给侧进行分析.方法:基于供给侧理论,运用Cobb-Douglas函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012-2014年,山东省固定资产、基本药物补助和人力资源三类资源供给要素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10、0.218和0.495;人力资源减少对卫生室服务产出下降的贡献率大,为92.620%.2012-2014年,山东省固定资产弹性系数略有上升,基本药物补助的弹性系数明显下降,人力资源弹性系数先升后降.结论:山东省村卫生室发展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人力资源是卫生室发展为重要的动力源,人力资源不足成为当前制约卫生室发展的主要原因,财政投入对卫生室发展的推动力不足且不断弱化.
作者:尹文强;唐昌海;丰志强;宋俊伟;闻庆柱;陈钟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我国卫生系统绩效的公平性,为我国卫生系统加强提供依据.方法:基于WHO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框架,利用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扩点省份数据和相对集中指数方法,从地区、收入、教育等维度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和省份的卫生系统绩效不平等.结果:我国卫生系统健康状况和满意度方面集中指数一般不超过0.1,而经济风险保护在各个维度的相对集中指数总体在0.2以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结论:我国卫生系统绩效健康和满意度方面公平性较好,但是经济风险保护不平等问题突出;卫生系统绩效呈现出弱势人群脆弱性,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人群受到健康冲击更严重.国家和地区层面需要更多的关注贫困地区以及弱势人群,给予更多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支持.
作者:姚强;徐玲;张耀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许多国家针对各类癌症制定出不同水平的筛查和治疗规划,但筛查率并不理想.文章回顾了2005年1月至2016年7月间国内外学者在离散选择实验用于癌症筛查偏好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利用DCE研究癌症领域筛查偏好的背景与方法,梳理出影响人群参加癌症筛查的主要因素,为国内癌症筛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童童;李顺平;陈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葡萄相关指标,评估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对平谷区医院相关DRGs指标以及基层住院和试点乡镇门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急症短期住院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占比等下降;基层医疗机构不必要住院大幅降低、基层门诊回流.结论:北京市平谷区采用急症短期住院按诊断相关组(DRGs)、慢病长期住院按床日和与签约服务相结合的门诊按人头付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数据显示,医院工作效率提高并可获得相应控费激励性收益,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效引导医疗行为的效果.
作者:纪京平;张乐辉;郭默宁;曹卫民;邓小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住院费用成分,对各医保类型脑出血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脑出血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脑出血患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描述统计,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用和材料费用比例较高,其中入院情况对于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重要影响.结论:应加强医疗机构费用控制,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加强贵重药品监管,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杨耀淞;孙常洁;梁超;崔立君;滕惠杰;迟昕航;刘琳;陈博;王超;张祖明;李林隼;李洋;林松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2003-2015年北京市精神疾病住院病人医疗服务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为合理配置精神卫生资源和有效使用医疗费用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精神疾病住院病人的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2003-2015年北京市精神疾病住院病人出院人次逐年增多,从2003年的7861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4898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08%.2011年以来的平均住院日较低,均在40天左右.日均费用逐年增长,从2003年131.04元增加到2015年的461.02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住院需求逐渐增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亟须调整付费政策以促进医疗费用的合理有效使用.
作者:李叶;邓小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 (SHA2011)扩展维度本土化核算的一般性方法,并以资本形成账户为例进行本土化对接,提出具体核算方法与建议.方法:根据SHA 2011核算要求与我国已开展的核算研究,总结SHA 2011本土化核算的基本原则,以此为依据调整适用于我国的资本形成账户核算框架,确定具体的核算方法.结果:实现SHA 2011资本形成扩展维度与我国实际情况的对接,确定了SHA 2011扩展维度本土化核算的4个基本原则.结论:该原则有助于明确扩展维度的核算目标、步骤与方法.
作者:王玮玉;满晓玮;蒋艳;赵丽颖;程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估上海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效果和商业保险公司运行现状,为优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阅读、政策查阅、定量数据收集方法,收集自政策实施以来,即2014-2016年的大病医保数据和商业保险公司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大病医保受益人数和人均补偿金额需有待提高,经办机构中两家公司业务量占总置的80%.结论:建议适度扩大病种,完善委托管理模式,发挥商业保险公司控费动力及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提高保障的精准性.
作者:陈珉惺;王力男;李芬;张晓溪;徐维维;金春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我国社会办医医院效率绩效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类型社会办医效率影响因素的差异,为社会办医医院改善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在前期对160家社会办医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医院的地区、性质、所有制形式、是否政府投入、是否医保单位、职工总数、床位、服务数量等信息为自变量,以总体效率为因变量,进行Tobit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准入政策、投入政策、所有制形式、床位规模、医师数占比、人均服务量、资产设备等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社会办医效率与宏观政策、经营模式和内部管理因素相关.
作者:韦潇;孟庆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与DRGs分组情况,探讨结直肠手术病种DRGs分组的规律,为DRGs付费推广作参考,为医疗机构费用管理作借鉴.方法:回顾搜集2015年结直肠肿瘤相关数据,回归分析费用及DRGs分组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次均费用中位数为88642元;分为15组DRGs、主要集中在GB23组和GB25组;平均住院日、病理类型、专病科室与否、肿瘤部位,是不同DRGs分组的主要差异因素.结论:要根据肿瘤病种的治疗阶段与方案,进一步细化病种的DRGs分布,一方面政府应积极、科学发挥支付制度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应强化多部门合作,摸清肿瘤病种规律,为DRGs付费作铺垫.
作者:冷家骅;刘忆;刘晶;陈治水;郑启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