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arkov模型及其在基本药物遴选中的应用

孙国君;吴华铃;单伟光

关键词:基本药物, 遘选, Markov模型, 药物经济学
摘要:目的:在基本药物遴选中引入Markov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实现基本药物的“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方法:探讨基本药物遴逸中存在的问题,介绍Markov模型及其在卫生经济学中的应用.结果:采用Markov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有助于基本药物遴选的科学化和程序化.结论:Markov模型适用于我国基本药物遴选.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相关文献
  •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64层螺旋CT成本管理的尝试

    文章通过作业成本法应用于64层螺旋CT成本管理中的尝试,旨在探索较为合理的医院成本管理模式,为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科学的依据.

    作者:王琨;张清芝;王紫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于《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0版)定价指导手册(征求意见稿)》的解读与思考

    为了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0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在认真研究上述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对当前执行的2001版及2010修订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调整及变动进行对比分析,列举征求意见稿中存在异议尚需改进或说明的部分,为新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不断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王燕;付国宏;陈景春;李铁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底线公平视角下深圳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研究

    目的:在全民医保目标下,用底线公平的视角评价深圳市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公平性.方法:借鉴政策过程理论中的夏康斯基模型,以定性分析为主,以2009年深圳市医疗保险统计数据为佐证,对3种医保制度运行绩效中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深圳市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保障了各类人群的参保权利与能力,体现了制度可及性上的底线公平.通过制度设计,平滑了由筹资水平的显著差异造成的受益不公的风险,维护了体系的底线公平.

    作者:王欢;黄贵权;沈华亮;马敬东;李伯阳;张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绩效考评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卫生支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之成为一项长期制度,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对支农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激励管理.文章就绩效考评体系的目标与原则、对象与指标、方案的制订、实施与反馈等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以供参考.

    作者:雷光和;刘瑞明;陈小嫦;肖俊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医学院校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

    科研经费管理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项艰巨的工作,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文章对高等医学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如何加强和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祖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基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力配置标准

    以9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样本,借鉴传统的医疗服务成本测算方法和先进的作业成本法部分原理,根据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要求的工作内容与流程,设计调查表,调查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据此计算每万服务人口所需的人力货币成本和应该配备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

    作者:姚克勤;周勇;陈虾;陈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国外药品需求研究评述

    文章对国外药品需求研究新情况做了较为系统的评述,综合介绍了国外药品需求研究的理论假设、估计模型和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相关变量选择和确定以及主要研究结果,重点分析了价格、收入、保险和广告等重要因素对药品需求的影响.

    作者:罗龙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院预算管理结合全成本核算应用案例分析

    文章综述了医院通过实行全成本核算,规范了医院的经济行为,并将各项经济活动纳入科学管理轨道,实现了对医院的成本控制,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张海龙;张海英;高虹;卢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突发性聋治疗策略卫生经济学优化筛选

    目的:评估4种方案治疗突发性聋(SSHL)的经济性.方法:回顾分析4组SSHL治疗方案的疗效及成本-效果:A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地塞米松;B组:A组+金纳多;C组:A组+金纳多+凯时;D组:A组+金纳多+东菱迪夫.结果:4组平均总有效率为65.18%,各组总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HL患者的例均及日均住院总费用和药品费用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组成本-效果比依次为:A组33.82元、B组48.93元、C组67.90元、D组93.50元.结论:SSHL 4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方案为成本-效果佳方案.

    作者:陈平;唐安洲;张哲;尹时华;潘杰;李东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深圳市福田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实现基层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介绍了深圳市福田区2008年4月起在社区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加成政策的主要做法与成效,认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财政补偿机制,有利于转变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有利于居民群众就医观念的转变.关键要科学制定社区基本用药目录,建立稳定的药品差价补偿渠道,实行严格的基本药品监管.

    作者:王跃平;刘敬文;陈建;周勇;李玉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系统动力学建模在卫生资源配置研究中的应用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对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卫生资源配置流向及效率进行因果关系分析,构建系统动力学流图,筛选模型变量,确立动力学方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为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在方法学探索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作者:张彦琦;石凯;易东;唐贵立;伍亚舟;刘岭;谢莎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深圳市居民就医期望与“看病难、看病贵”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市居民就医期望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的就医期望以及居民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时对“看病难、看病贵”的感受.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就医期望值较高,居民就医期望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密切关系.结论:应通过改善服务流程、加强卫生资源配置、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等措施缓解居民就医期望与“看病难、看病贵”之间的矛盾.

    作者:夏挺松;赵志广;彭绩;江捍平;陈广钦;严吉祥;卢祖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优化模型研究

    文章依据系统分析法提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优化模型.模型包括逻辑框架和结构框架,逻辑框架依据“系统目标——系统环境——系统要素”的逻辑链条建立.结构框架由4个方面构成,即政策衔接、组织管理、技术设计和服务管理.其中组织管理包括部门职责和协调机制两方面,技术设计包括4个衔接步骤以及5个关键技术环节,服务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监督控制、信息服务和结算服务.

    作者:陈埙吹;姚岚;陈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学习体会

    针对新修订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根据医院成本管理、开展成本核算实际情况,主要从计提累计折旧及实行药品零差率弥补收入缺口措施等方面,浅谈学习两个制度的几点认识和体会,积极做好应对准备,以便更好地贯彻和执行.

    作者:李卫兵;张绍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筹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和配套政策.通过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政府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总体布局,制定合理的筹资政策,采用多种途径来解决培训经费不足的矛盾,以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振华;李瑞波;吴亚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网点空间布局研究

    精神卫生服务网点空间布局是研究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公平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变量.当前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网点的空间布局存在网点容积率低、地区布局不均衡、各点之间离态过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网点容积率,淡化网点布局的外围模型.

    作者:刘飞跃;肖水源;曾望军;陈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试论建立以医保总量为纽带的医疗联合体

    建立医疗联合体是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的重要尝试;包括“预算控制”在内的医保管理的现行政策是有效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防范医保基金风险的监管措施.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当两者协调发展,就会形成合力.建立一种两者兼顾的——既能发挥整合效应,又能灵活利用、有效控制医保基金的医疗联合体可以为区域卫生规划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许朝晖;徐卫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Markov模型及其在基本药物遴选中的应用

    目的:在基本药物遴选中引入Markov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实现基本药物的“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方法:探讨基本药物遴逸中存在的问题,介绍Markov模型及其在卫生经济学中的应用.结果:采用Markov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有助于基本药物遴选的科学化和程序化.结论:Markov模型适用于我国基本药物遴选.

    作者:孙国君;吴华铃;单伟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宁夏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临床效果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以NAH高血压个体化疗法为例

    目的:通过对NAH高血压个体化治疗方法的全面系统评价,探讨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高血压防治方法.方法:运用SPSS软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应用NAH法与传统方法对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和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AH法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通过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用分析,发现前者的比值均明显小于后者.结论:NAH法无论在效果还是成本方面均比传统方法具有优势,因此适宜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凤;李林贵;张文胜;郎颖;刘鸿宇;孙玮;李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低成本广覆盖是基本药物精选之精髓

    目的:到2015年使95%的人口获得支付得起的基本药物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一,但是基本药物的遴选和人口覆盖目标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建立.方法:原创性地建立了以人口、药费和药物目录等为变元的数学模型.结果:将世界卫生组织、我国2004和2009年的基本药物目录数据代入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我国2004年目录药费总开支大,而2009年目录药费总开支小,年均可比2004年目录药费节约1 400亿元.结论:削减基本药物却反而可扩大其人口覆盖率,并使药费支出总额减少,这恰是基本药物政策的精髓所在.

    作者:许强;张新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