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昌慧;李士雪;黄思桂;李林贵
退休职工基本医疗保障程度是评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志.利用2002-2004年昆明市参保人员的医疗消费数据,对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的参保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基本医疗保险对退休职工住院、特殊疾病门诊就诊保障程度较高;(2)住院、特殊疾病门诊患者中个人支付比例以退休职工为高;(3)退休职工普通门诊就诊率、就诊费用相对于在职职工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李玲;贾建海;熊林平;龚明星;马修强;孟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可避免的医疗安全问题既普遍又代价昂贵,而在国内还没有得到相应关注.对目前国内外关于住院医疗安全问题的研究及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我国研究和关注医疗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作者:胡笑霞;Jeffrey Braithwaite;马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通过界定潜在医疗服务需求的定义,进行研究现状分析,从医疗服务需方和供方着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需求转化的对策.
作者:李凌;张鹭鹭;朱燕刚;马玉琴;李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是早生活在澳洲大陆的种族,土著人和他们的祖先在澳洲居住和生活的历史大概有5万年左右.1788年1月26日,随着英国第一舰队将流放到澳洲的759个罪犯和294个士兵和海员运送到悉尼港,澳洲开始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白人种族则逐步攫取了统治地位.到1901年1月26日澳大利亚宣布成立联邦制的国家,白人种族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和强化,土著人则由于政治地位和自身经济社会条件低下等多种因素时常受到歧视.1967年,澳大利亚全民公决决定消除种族歧视,土著人的各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权利才逐步和非土著人实现平等.从这时候起,联邦政府开始重视和改善土著人的卫生状况,尽力缩小他们与非土著人的健康差距,土著卫生也得以成为澳大利亚农村卫生的重要内容.
作者:姚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建国以来预算科目大的一次改革,对医疗卫生预算执行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医疗卫生单位财务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掌握改革的主要内容,准确理解新旧科目的衔接,以保证新的收支科目按时顺利过渡.
作者:郑风春;郭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近几年各地医院在增收方面做了不懈努力,相反忽视了支出的控制,可见增收与节支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一把双刃剑,在某种程度上节支比增收还重要,因为增收是毛收入的增加,节支是纯可分配资金的节约.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加强医院管理长期的任务.但是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控制支出、降低消耗有不同的重点和途径.在城镇卫生改革全面启动、整体推进的新形势下,从总体上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现实意义特别重大,其重点是:
作者:张北齐;王晓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仅关系到保护农民健康,而且与农村的贫困有着密切的关系.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关键在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新.安徽省霍山县中荷扶贫项目在进行卫生扶贫的实践中,通过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培训农村医生、增添医疗设备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并对筹资标准、管理体系、监督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其经验为贫困地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余茂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了解上海市外来人口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情况,本课题组通过问卷和焦点组访谈的形式对闵行区外来人口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24%的外来人口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其两周患病率(23.48‰)、住院率(0.83%)、慢性病患病率(4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文化程度低、经济水平差、流动性强等原因,外来人口中存在着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对卫生服务利用较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晓程度不高、公共卫生服务难以实施等问题.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一些应对思路,建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尽量向外来人口倾斜,卫生部门与其他各部门联动起来做好外来人口的卫生服务工作,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转变外来人口的健康意识,提高外来人口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璐莹;程晓明;邹振东;沈文英;高晓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思考我国公立医院导入PPP机制的适配性,对物有所值的认识,分析PPP机制与我国公立医院体制的冲突和对策.
作者:周俐平;严素勤;周成武;陈建平;李荣华;马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是1所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大型地市级综合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和国家863计划肿瘤科研基地.医院现有职工865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为74人,教授为15人.拥有全身伽玛刀、全身热化疗、开放式超导磁共振和双螺旋CT机等大批高新诊疗设备,固定资产达2.7亿元,综合实力居湖北省地市级医院前列.
作者:院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医院选择适宜的经营方式终目的是实现医院发展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是营利大化和股东财富大化.由于公立医院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其福利性的社会属性和公益性的本质属性,决定其不能搞商业化经营,而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业务收入,而忽视公益性的倾向.尤其是在目前出现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现象与医院经营方式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情况下,正确选择经营方式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王朝英;王承馨;于润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回顾安徽省世界银行贷款基本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探讨影响贫困地区卫生项目支付进度的主要障碍.结果:全省项目总投资年支付进度为10.78%,每县每月平均完成投资11.70万元;项目贷款年支付进度为10.34%,每县每月平均完成信贷7.00万元;项目县之间、各领域和各开支类别之间支付进度相差较大;配套资金市级到位率很低.结论:主管领导的项目意识、项目办的综合管理能力、债务偿还责任的落实、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专家业务指导能力和现场督导力度是决定项目进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王万荣;孙丽;何晓琦;陈叶纪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医院商誉是医院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为医院管理者逐步重视.然而,其评估和测量却刚刚起步,这方面的工作亟需加强.在会计学界对商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医院商誉的定义、性质和特点、评估方法和医院商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医院商誉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李林;田文华;李捷伟;孙庆文;段光锋;王瑞;甘辉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医院领导必须实现从管理者到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的转变.医院的改革目标及经营策略必须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定位于满足病人的需求,并将需求转化为病人受益、医院收益,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医院的经营要有正确的思想基础.
作者:陈金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辽宁省首家慈善医院于2000年在本溪市建立,历经4年,既有喜阅的成就感,也有困惑的忧虑.但毕竟在全省为建立济困医院或者济困病房闯出了一条新路,为今后各地建立济困医院提供了经验和教训.近辽宁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到这家医院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各地借鉴和参考.
作者:孙远玲;于润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以哈尔滨市卫生局为切入点调查黑龙江省卫生行政机构应急保障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结论: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人员保障、设备设施3个因素对其有影响.
作者:焦明丽;吴群红;郝艳华;李斌;任延禄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前,对医院的补偿只承认显性的或现金补偿,忽视了众多隐性的政策优惠补偿,如医院免税和医疗保险的补偿功能等.医院更多地从非医疗服务中获得补偿,国家和医院对医生也存在补偿的扭曲,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也存在目标不清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今后要拓宽补偿渠道,拓展补偿外延,改变补偿的重点,并实行与补偿结构相联系的医院定位和分类管理,提高政府监管能力,树立政府、社会、医院、企业和个人责任共担的理念.
作者:胡苏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规范医院药品核算权责发生制的标准及其方法.方法:比较和分析深圳市4家医院2003-2006年分别采用收费处实际收款制和采用处方、医嘱发生制进行药品核算的数据结果.结果:采用处方、医嘱发生制进行药品核算的盘点亏盈率为0.1%~0.9%,与国家制定的标准相符:采用收费处实际收款制进行药品核算的盘点亏盈率为1.0%~16.0%,与国家制定的标准相差较远.2种方法比较也有显著差别.结论:处方、医嘱发生制是实现医院权责发生制的正确方法.
作者:谢钰珍;赵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借鉴国外卫生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卫生事业建设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行探讨,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从不同视野和角度总结出政府主导卫生规律等6条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规律,并阐述其各自成因.结论认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总结和完善.
作者:成昌慧;李士雪;黄思桂;李林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救医护人员要实现急救过程的顺利和成功,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基础和条件.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医护人员处于主动和控制地位,医者先行.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冷静处理问题是良方,加强沟通是桥梁,良好医德是保障,过硬技术是根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急救工作和谐的医患关系的目的,从而推动急救医学事业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作者:谭光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