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省84例艾滋病患者更换治疗方案6个月后的随访分析

刘佳;崔为国;薛秀娟;孙国清;田随安;刘春华;程耀武;王哲

关键词:艾滋病, 治疗方案, 随访
摘要:目的 分析河南省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艾滋病患者治疗状况.方法 选择84例接受国家免费一线抗病毒治疗5年以上即将更换治疗方案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基线调查,6个月后随访.调查项目主要包括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基因型耐药.结果 基线调查时84例患者均使用早期一线方案(DDI+ AZT+ NVP),一周内31例患者开始使用后期一线方案(3TC+AZT+NVP),53例患者开始使用二线方案(3TC+TDF+LPV/r).6个月后随访发现8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从基线的374.00 cell/HI上升至406.50 cell/μl (P=0.005),其中更换二线方案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从基线时的267.00 cell/μl上升至365.00 cell/μl(P=0.015),而更换后期线方案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则无显著变化(P=0.158). 84例患者的病毒载量中位数从基线时的3.61 log10copies/ml下降至6个月后的0.00 log10copies/ml( P=0.000),更换不同方案的两组患者随访时病毒载量中位数相比基线时也都有所下降(后期一线方案:P=0.007;更换二线方案:P=0.000).随访时有13例患者体内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其中5例检测到3个以上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另4例患者前后两次调杳的病毒载量无明显变化(<3倍)且未检测到任何耐药突变.结论 长时间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在更换治疗方案6个月后机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合适的调整方案、及时有效的耐药检测以及随访仍不容忽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省2010-2011年新确证病例HIV-1耐药毒株传播调查

    参照WHO提出的HIV-1耐药警戒线方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调查,以评价2010-2011年度河南省HIV-1耐药毒株在新确证未经抗病毒治疗病例中的传播水平.

    作者:薛秀娟;邢辉;崔为国;刘佳;孙国清;何翠;田随安;刘春华;王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陕西省汉中地区农村男性居民吸烟行为与肥胖的关系

    目的 探讨陕西省汉中农村地区男性居民的吸烟行为与不同百分位点上BMI和腰围(WC)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0年汉中农村居民健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将BMI(WC)和吸烟状况(程度)分别以因变量和白变量纳入分位数回归模型,并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结果 调查汉中市农村地区男性居民1039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0%和5.9%,中心性肥胖率为35.0%,现在吸烟率为63 6%;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当BMI处于第80百分位点(BMl=24.4)及以上时,已戒烟者、不吸烟者与现在吸烟者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BMI处于第90百分位点(BMI=24.9)及以上时,随着BMI的增加,与轻度吸烟者相比,重度吸烟者BMI增加的幅度随之增加;当WC处于第95白分位点时(WC=96.7 cm),现在吸烟者的WC显著高于已戒烟者;WC第85百分位点(WC=89.9 cm)及以上时,随着WC增加,中度和重度吸烟者的WC幅度随之增加.结论 吸烟状况和吸烟程度对不同百分位点上的BMI和WC的影响不一致,在较高百分位点上,随着吸烟程度的加深,BMI和WC增加的更明显,应大力倡导肥胖者戒烟.

    作者:任琳;裴磊磊;颜虹;党少农;李强;赵亚玲;刘小宁;杨睿海;任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浙江省1999-2011年麻疹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目的 从全基因组层面探讨浙江省1999-2011年麻疹病毒的变异及其与疫苗株S191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浙江省不同年份分离的麻疹病毒流行株9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全基因组序列,并与疫苗株S191及国外主要流行基因型毒株进行全序列比较分析.结果 1999-2011年浙江麻疹流行株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77% ~ 99.89%,麻疹病毒尚未受到明显的正向压力,各基因的变异仍属随机漂移.与疫苗株S191相比,两者间氨基酸的同源性仅为96.63%~ 98.16%,分别存在135~159个氨基酸的改变,其中共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113个,导致5个糖基化位点的变异.在核苷酸水平上,N基因的平均变异率大(5.5%);而在氨基酸水平上,P蛋白的平均变异率大(7.7%).此外,在全基因组序列上,浙江流行株与各国疫苗株的遗传距离均大于D4、B3基因型流行株与各国疫苗组的遗传距离(t=9.76,P<0.05;t=-12.39,P<0.05).结论 浙江麻疹流行株与疫苗株S 191在各基因上均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现行疫苗株与H基因型流行株之间的差异远大于疫苗株与国外优势流行株(D4、B(1)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应密切关注这一变化趋势,及早研究后备麻疹免疫株.

    作者:金青青;冯燕;徐昌平;卢亦愚;钟淑玲;莫世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成人重组酿酒酵母和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及相关因素研究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是乙肝防治的有效手段.我国自1992年在新生儿中普种HepB,儿童HBsAg携带率显著下降,但成人HBsAg携带率仍较高.目前我国成人尚无确定的免疫策略,不同种类、剂量HepB的抗体应答仍有争议.本研究对10 μg重组酿酒酵母HepB(HepB-SC)和10μg重组汉逊酵母HepB(HepB-HP)的抗体应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观察.

    作者:颜丙玉;张丽;吕静静;刘甲野;冯艺;纪峰;徐爱强;陈士玉;龚晓红;崔富强;梁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云南省德宏州2011年HIV-1不同亚型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云南省德宏州HIV-1亚型的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5月德宏州HIV-1抗体确认阳性血浆样品300份,提取RNA后用巢式PCR对gag基因和env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序列测定,所得序列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IV-1的分子亚型.结果结合2个基因片段,共有222份样品获得分型结果,主要为C亚型(43 2%,96/222),其他依次为独特重组形式(URF;27.0%,60/222)、CRF01_AE(212%,47/222)、CRF08 BC(5.0%,11/222)、B'(2 3%,5/222)和CRF07 BC( 1.4%,3/222).C亚型是性传播人群和注射吸毒人群中的首要亚型,但不同传播途径人群中亚型分布具有不同的模式.异性传播人群包括该地区检测到6种基因型,主要为C亚型(40 7%,70/172)、CRF 01AE(25.0%,43/172)和多种URF(25.0%,43/172),呈现亚型分布的多样化.注射吸毒人群中包括除B '和CRF07 BC以外的3种亚型及多种URF,主要为C亚型(54.8%,23/42)和URF(38.1%,16/42),呈现亚型相对集中的趋势.URF比例的显著上升成为该地区的另一个流行特点,包括BC重组(41 7%,25/60)和与CRF01 AE相关的重组(58 3%,35/60),这两种URF在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人群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德宏州HIV-1流行株较为复杂,存在5种亚型和多种URF,其中C亚型为主要流行株,不同传播途径亚型分布模式存在差异.

    作者:陈敏;姚仕堂;马艳玲;何翔;王继宝;程春林;杨锦;苏莹珍;李艳玲;段松;陈会超;付丽茹;贾曼红;陆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应用指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腑)是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感染引起以腑膜炎和败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道传染病.全球每年流脑发病人数约为50万,死亡5万,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是大多数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Nm已发现12个血清群,儿乎所有侵袭性腑膜炎球菌病都是由A、B、C、Y和W135群感染引起.自20世纪以来,不同国家和地区均存在流行菌群变迁现象[1].

    作者:中华预防医学会;梁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气象因素对脑出血死亡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分析气象因素与脑出血死亡率关系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BP神经网络的特性,利用MATLAB 7.0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2007-2009年哈尔滨市气象数据建立脑出血死亡率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并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脑出血死亡率与高气温、小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脑出血死亡率的非线性相关系数(RNL)为0.7854,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 MAPE)为0.21,均方误差(MSE)为0 22,平均绝对识差(MAE)为0.19,预测准确度(P)为81.31%,平均误差率为0.19.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脑出血死亡率的RNL为0 7967,MAPE 为0.19,MSE为0.21,MAE为0.18,P为82.53%,平均误差率为0.17.结论 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2010年哈尔滨市脑出血死亡率进行预报,通过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报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报准确度.

    作者:高菡璐;兰莉;乔冬菊;赵娜;杨佳琦;邵冰;焦喆;李航;王滨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癫痫综合干预成本-效用分析

    目的 对癫痫综合十预的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在河南省9个项目示范点对874例癫痫患者进行调查.以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研究为依托,计算癫痫综合干预的成本,以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为效用指标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结果 874例患者中,综合干预组(422例)人均损失8 58个DALY,获得27 95个QALY,获得1个QALY需付出的成本为2454 10元,挽救1个DALY需付出7995.40元;相对于无干预对照组(452例),综合干预组获得QALY所需成本减少,挽救1个DALY少投入21 73510元.结论 癫痫对社会、家庭、患者本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害,综合性干预可以更好地降低癫痫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用收益,值得推广.

    作者:常亮;常靖;冯石献;周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云南省德宏州2010-2011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比例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BED HIV-1捕获酶联法(BED Capture EIA,BEDCEIA)可区别近期感染与既往感染以估算新近感染率[1].云南省德宏州对2010-2011年新报告HIV感染者进行了BED-CEIA检测研究.

    作者:王继宝;李艳玲;杨锦;杨跃诚;李丹;项丽芬;叶润华;段星;龚渝蓉;高洁;徐翠萍;冯晓静;郭彩红;方可芬;李菊央;肖瑶;蒋岩;何纳;段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06年和2010年食盐加碘改善儿童智力评估

    目的 评估食盐加碘对学龄儿童的智力改善情况.方法 2006年和2010年均采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第二次修订版(CRT-C2)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州)8个县(市)3518名和1611名8~10岁儿童智力进行测试.结果 2006年儿童平均智商为85.1,IQ≤69比例为16 7%;各县(市)儿童平均智商为80 ~ 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8、9和10岁儿童平均智商分别为92.0,90 6和81 8,10岁组低于其他两组8~10个I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男女童智商平均值分别为84 5和85 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年儿童平均智商为97 2,比2006年提高12个I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105个I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IQ≤69的比例为4 7%;临夏市和永靖县儿童均达到100个IQ值的理论水平,其他县(市)儿童平均智商约为95个I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和10岁儿童平均智商分别为96 3,97 1和98 4,年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男女童智商平均值分别为98 8和95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全民食盐加碘措施逐步落实,临夏州儿童平均智商接近理论水平,碘盐对儿童智力发育起到关键性作用,但2010年儿童智商仍然低于甘肃省同期水平,且各县(市)儿童平均智商有明显差异.

    作者:曹永琴;王燕玲;朱小南;窦瑜贵;李洪波;孙玮;郑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病观察性研究论文统计学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中华医学会影响因子在0.5以上的核心期刊中慢性病观察性研究论文的统计学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近5年影响因子在0 5以上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杳表,对是否有研究设计类型、样本量估计、变量及赋值描述,以及统计描述、推断及解释等进行调查,分析慢性病观察性研究论文统计学应用情况.结果 共 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肿瘤杂志》6种期刊中的352篇慢性病观察性论著人选.明确说明研究目的、目标对象、抽样对象、对象入选标准和变量定义率的分别为99.43%、98.57%、95.43%、92.86%和96.87%;计量资料和分类变量描述正确率分别为90.94%、91.46%;计量资料、分类变量及模型推断正确表达率分别为100%、95.32%和87.19%;研究结论正确回应研究目的的占89.49%.没有明示研究设计类型的占69.60%,需要进一步说明人选对象排除标准而没有说明的占11.14%,仅有5.16%论著提及了样本量估计情况,变量赋值说明率为24.21%.介绍了数据库建立方法的为24.15%,18.75%论著统计推断方法介绍不全.进行率标准化的论著约有1/4使用不当,对统计检验前提条件进行验证和说明的仅占24.12%,有9.94%论著需要做推断分析而未做.结论 目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的慢性病观察性研究论文统计学应用总体良好,但设计类型表述、样本量估计、变量赋值说明不充分;统计方法介绍不够明确;应加强了解统计推断使用的前提条件.

    作者:洪志恒;王苹;曹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流行病学研究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A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有效的方法.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共有2804个治疗机构开展抗病毒治疗(ART);全国累计133 524例成年患者接受ART,正在治疗106 593例;累计治疗儿童2563例,正在治疗2104例.ART覆盖率由2009年的62.0%上升至2011年9月底的73.5%[1].由于接受ART使患者生命得以延长,目前HIV感染者的数量多于以往,而因为更多HIV/AIDS获得治疗,其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在过去5年中下降超过10%[2].本文从HAART效果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耐药性及其影响,以及HAART对艾滋病疫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彭志行;鲁佳菲;王岚;王璐;喻荣彬;陈峰;汪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台湾地区30~59岁健康体检人群肥胖5年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目的 构建台湾地区30 ~ 59岁健康体检人群肥胖5年发病风险(个体化)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1998 -2006年首次参加台湾美兆健康体检的30~59岁人群15 085人,剔除基线患肥胖者91 8人共计14 167人.将4个体检中心分为建模队列(台北中心,n=8104)和验证队列(另3个中心,n=6063).按建模队列5年后是否发生肥胖为因变量、基线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单变量分析,并建立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为判定预测模型拟合优度的主要指标,用验证队列对模型的外部效度进行评估.建模后再将人群预测风险概率正态化转为可实际应用操作的4个风险等级.结果 4个体检中心基线时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比例分别为50.00%~ 60.00%、26.47% ~ 31.11%和5.76%~7.24%.剔除基线患者后,全部受检者5年肥胖发病率为2.73%(386/14 167),4个中心肥胖发病率为2.66%~2.91%.多变量logistic回归构建的预测模型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近3个月体重变化≥4kg和腰围5个指标.建模队列建立的预测模型AUC约为0.898(95%CI:0.884~ 0.912),验证队列外部效度验证结果为AUC=0.881(95%C1:0.862 ~ 0.900).将建模队列划分为4个风险等级后,显示中危(16 0%)和高危(2.9%)的个体5年内发生肥胖的危险分别比一般人群高7.8倍和16.6倍.结论 利用台湾美兆健康体检纵向数据资料建立的肥胖5年个体风险预测模型,其效度和信度均较高,且评价标准简单实用,无论对个体自身肥胖风险评价还是对社区人群肥胖监测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孙凤;陶庆梅;陶秋山;杨兴华;曹纯铿;詹思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郑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毒株变异特征及其与既往有偿供血感染者的关系

    目的 分析郑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HIV感染者的毒株变异特点及其与当地有偿供血者中流行毒株的关系.方法 以郑州市2010年确证的31例MSM的HIV感染者和41例既往有偿供血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标本并收集流行病学信息.RT-PCR法扩增全部研究对象的HIV-1 gag、pol全长基因(分别为1584 bp和3147 bp)及env基因的C2V3片段(558 bp)并测序,使用LosAlamosHIV Database在线工具确定病毒基因亚型、绘制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可能的传播关系.结果 在72例研究对象中,获得全长gag序列53条、pol序列38条、env(C2V3)序列48条;31例MSM的HIV感染者中,CRF01 AE亚型14例、CRF07_BC亚型5例、B亚型12例(B'亚型11例、B亚型1例),41例既往有偿供血的HIV感染者均为B'亚型.MSM人群的CRF01 AE亚型毒株与河北、辽宁省的毒株关系密切、CRF07 BC毒株与河北省石家庄和北京市的毒株关系密切.在MSM人群中的12条HIV-1 B亚型中,有8条聚集成簇并与1例有偿供血感染者的序列距离近、2条形成可靠的进化簇且与02HNseq4的序列距离近,提示MSM人群中的B'毒株可能来自有偿供血员,且在MSM人群中存在传播关系.结论 郑州市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毒株遗传背景复杂、有多个来源.首次发现目前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 B亚型毒株主要是B'亚型,可能来自当地的有偿供血人群.

    作者:王哲;崔为国;孙国清;刘佳;田遂安;刘春华;薛秀娟;李林;李敬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国部分省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方法 以2005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制定基层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方案,并规范化培训全国基层医务人员按照方案管理高血压患者.以北京、河北、甘肃、江苏、浙江、广东省(市)实施项目社区内符合人选标准的管理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分析基线登记时的血压控制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至2010年12月接受项目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共242 182例,平均年龄(61.0±10.5)岁,其中男性48.5%.调查人群血压控制率为27.4%.较低年龄组、男性、较高BMI、吸烟、饮酒、膳食偏成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较低,而有高血压家族史、常参加体育锻炼及接受抗高血压治疗人群的血压控制率较高.结论 中国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进一步加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干预措施.

    作者:王增武;王馨;王文;陈伟伟;朱曼璐;胡盛寿;雷正龙;孔灵芝;刘力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与急性脑梗死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6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病史相关资料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分≥5或住院期间死亡定义为不良结局.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有研究结局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均高于无研究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按四分位法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分为4个水平,经多因素调整后,与白细胞计数≤5 6×1 09/L者相比,≥8.7×1 09/L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为1883( 1.306 ~ 2.716);与中性粒细胞比率≤0.56者相比,0.57~ 0.64和≥0.74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依次为1.572(1.002~ 2.466)和2.577(1.698~3.910);与红细胞沉降率≤4mm/h者相比,≥17 mm/h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为2 426(1.233~ 4.776).随着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升高,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线性趋势性检验P<0.05.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无线性关系,线性趋势性检验P>0 05.结论 急性腑梗死患者人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有关.随着人院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水平的升高,住院期间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性也相应升高.

    作者:叶家楷;张金涛;孔艳;许锬;邹婷婷;张永红;张绍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浙江省动物米库尔新埃立克体及其16S rRNA基因分析

    2003年Kawahara等[1]从日本Mikura岛野生褐家鼠中分离得到新埃立克体.在此之前,已有研究在荷兰蓖子硬蜱和中国广州褐家鼠中检测到相似的16S rRNA[2,3].2010年,瑞士首次报道在1例患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热患者血中检测到米库尔新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4],之后德国2例严重发热患者被确诊为米库尔新埃立克体感染[5].2008年在中国浙江野生啮齿动物中也检测到米库尔新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GenBank登录号:HM439431).本研究对浙江省动物米库尔新埃立克体的自然感染状况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

    作者:陆群英;程苏云;彭伟龙;赵江灵;姜理平;葛君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陕西省0~12岁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陕西省农村地区0~ 12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对今后开展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做好预防工作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2010年5-6月,在陕西省蒲城、淳化、西乡、佳县、榆阳5个区县开展农村儿童意外伤害调查.以儿童是否发生意外伤害为结局变量,以村庄为2水平,个体为1水平建立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将家庭住房特征和耐用消费品等因素做主成分分析,构造综合财富指数.数值越大,说明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分析时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即贫困、中等、富裕.使用SPSS 20.0软件和SAS 9.1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作者:孙雷焕;张超;曾令霞;颜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江苏省启东市1972-2011年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研究1972-2011年江苏省启东市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启东市1972-2011年癌症死亡登记数据库,计算肺癌粗死亡率(CR)、中国标化死亡率(CASR)、世界标化死亡率(WASR)、35 ~ 64岁截缩死亡率、0~ 74岁累积死亡率、累积死亡风险及占全部癌症的百分率,并分析做性别、年龄、时间趋势.结果 1972-2011年启东市肺癌年均CR为31.15/10万(其中男性45.68/10万,女性16.95/10万),CASR为14.04/10万,WASR为22.95/10万,35~64岁截缩死亡率为31.82/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2.93%,累积死亡风险为2.89%,占全部癌症比例为20.50%.肺癌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性比值为2.69∶1.30岁以上年龄组肺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P=0.000).1972、1973-1977、1978-1982、1983-1987、1988-1992、1993-1997、1998-2002、2003-2007、2008-2011年9个时期比较,肺癌CR、CASR、WASR、截缩死亡率、累积死亡率、累积死亡风险及占全癌百分率均有所上升,肺癌死亡率时间趋势分析P=0.000.近40年来启东中肺癌CR、CASR和WASR分别增长6.78倍、1.60倍和1.92倍,年均增长百分比则分别为4.78%、1.86%和2.04%.结论 近40年来启东市肺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朱健;陈建国;张永辉;陈永胜;丁璐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河南省84例艾滋病患者更换治疗方案6个月后的随访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艾滋病患者治疗状况.方法 选择84例接受国家免费一线抗病毒治疗5年以上即将更换治疗方案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基线调查,6个月后随访.调查项目主要包括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基因型耐药.结果 基线调查时84例患者均使用早期一线方案(DDI+ AZT+ NVP),一周内31例患者开始使用后期一线方案(3TC+AZT+NVP),53例患者开始使用二线方案(3TC+TDF+LPV/r).6个月后随访发现8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从基线的374.00 cell/HI上升至406.50 cell/μl (P=0.005),其中更换二线方案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从基线时的267.00 cell/μl上升至365.00 cell/μl(P=0.015),而更换后期线方案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则无显著变化(P=0.158). 84例患者的病毒载量中位数从基线时的3.61 log10copies/ml下降至6个月后的0.00 log10copies/ml( P=0.000),更换不同方案的两组患者随访时病毒载量中位数相比基线时也都有所下降(后期一线方案:P=0.007;更换二线方案:P=0.000).随访时有13例患者体内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其中5例检测到3个以上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另4例患者前后两次调杳的病毒载量无明显变化(<3倍)且未检测到任何耐药突变.结论 长时间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在更换治疗方案6个月后机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合适的调整方案、及时有效的耐药检测以及随访仍不容忽视.

    作者:刘佳;崔为国;薛秀娟;孙国清;田随安;刘春华;程耀武;王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