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连;印辉;于润吉
卫生机构建立信息主管体制是卫生信息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卫生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卫生信息主管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战略信息管理,其素质要求很高,应具有信息、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卫生信息主管体制应从提高认识、结构调整、实践探索、加强研究等方面着手.
作者:杨善发;洪倩;张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了解医院吸收资本的情况,我们调查了浙江省温州、台州、宁波、杭州等地的19家医院和9家投资单位.结论:社会资本具有投资医院的意愿和能力,医院具有吸收社会资本的愿望和能力,但是,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建议:加强对社会资本投资医院的宏观调控;提供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加强对民营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非营利性医院经营活动的监管.
作者:郭清;杨金凤;应维华;卢祖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各单位财务部门对相关款项的交付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但<医院会计制度>对此项业务在会计核算中如何处理未作详细说明.因此,各单位在处理此项账务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个别的甚至出现了按社会保险机构的托收承付款项减去本单位代扣的养老保险费之差作为当月管理费用列支的问题,违背了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逐步摸索出下面这套切实可行的账务处理方法.
作者:李卫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与要求,论述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及评价原则,论述了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从而设定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并讨论了该指标体系的优点,以及就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颖琰;韩耀风;周文贞;施学忠;吴健;马存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成本-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367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案研究,经过秩和检验、等级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梗死部位与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66),与治疗成本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治疗方法与治疗成本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梗死部位与治疗方法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成本-效果的两大要素.
作者:龙晓凤;任苒;侯文;董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一项基本建设工程从立项到竣工及工程保修期满,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任何一个基建环节,均渗透着资金运动.一个投资较大的基建工程,基建会计工作、财务监督工作必须贯穿于基建的始终.基建会计中对预付工程款的管理是确保正确运用资金的关键.本文就预付工程款的管理,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见.
作者:殷白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契约的筹资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社会医疗保险或其他形式的保险、向利用者收费、社区筹资和各种形式的捐赠.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包括政府筹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向使用者收费、社区筹资、各种方式的捐赠等.但地区之间存在严重的差异,部分地区筹资渠道单一、筹资来源不稳定,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契约多元化筹资的落实.
作者:张新平;巫云辉;周指明;王贤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标志.一个医院固定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医院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医疗技术先进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一个医院达标上等的基本要求.
作者:黄炳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我国加人WTO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资医院的逐渐开放,以及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的不断涌现,决定医院生死存亡的不仅是市场竞争,而且还有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如何吸引和留住医院的优秀人才,激励他们不断创新、奋斗,与医院共同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医院面临的极大挑战.
作者:罗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价格监测方法及数据来源我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卫生部关于改革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有关指示精神,于2002年7月1日开始,按照全国统一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执行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为了及时掌握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对医患双方收支的影响程度,我们采取总量监测的方法,对26所非营利性医院2002年上半年和2003年上半年收支情况和工作量情况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26所医院分布情况见表1.
作者:陕西省医疗成本核算办公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根据医疗科学需要及经济、实用的原则制定合理计划,正确地选购设备,为医院提供品种、性能、精度适当的技术装备1.1医院装备的选择首先应注意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要注意先进技术对客观条件的适应性与可行性医院应根据医学技术全面发展,重点提高,从实际出发,分轻重缓急,统筹规划,分批分期有计划地更新设备,逐步进行配套,从医院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实际出发,首先考虑在医疗活动中大量使用的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医疗设备.在常规医疗设备配备较齐全的基础上逐步考虑引进高、精、尖设备.
作者:宋承木;孔令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位于古城保定市东郊的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是一所具有50年历史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经过几代人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作者:马幼鸿;李淑欣;杜博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可确定各病区、门诊及医技科室为科室成本核算对象.医疗项目成本的核算对象就是单位医疗项目,是核算项目单位完成医疗项目所付出的劳务和消耗的物资.通过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一方面能增强医疗项目操作者的成本意识,主动参与管理,形成良好的内部制约机制;另一方面能为管理者提供开展医疗项目管理的信息.
作者:李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新时期医院文化的形成基础、功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任务、途径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认识,并在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维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生是医院医疗服务提供的核心和主体,是医院服务资本的代表.对医院内部来讲,医院发展规划、全年计划、医疗质量责任,与医疗经营活动有关的法律、政策、纪律、条例等,绝大部分要由医生负责实施;对医院外部来讲,在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中,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得到社会大程度的理解、支持和资助,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实力,无疑医生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医生处于医院资本运营的中心地位,有效的管理能够发挥医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整体功能.因此,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管理机制,使医生在医院资本运营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工作,使医院的服务达到高运营效率,是当前深化医院改革,真正达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一改革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卞鹰;于晶波;Stephen·Jan;孟庆跃;赵增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中经营服务状况.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随机对江苏省不同地区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营状况:10.0%亏损;43.6%有上级拨款;70.0%为国有制;有9.1%未纳入医保;被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均有X光机、B超等设备;学历:大学学历者占7.1%,大专学历者占19.3%,中专学历者占36.7%;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为43.6%;为居民定期体检的仅占21.8%;开展六位一体服务的为7.3%.结论: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备投入到位,总体经营状况良好;各地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支持不平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构成不合理、素质偏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综合性不够,功能相对单一,仍以医疗为主;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较为落后.
作者:刘伟;李君荣;唐艳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安吉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以<安吉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真抓实干,初步建立了一个新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框架,为深化安吉县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作者:王行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各地积极探索构建医疗机构法人代表的收入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中,年薪制作为一个较科学的分配模式正逐渐被引入.这对于充分调动法人代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医疗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持续、健康地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各地在对年薪制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存在差异,在许多方面仍亟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作者:杜志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同其他医院改革一样,改到深处是产权.湖南省在对宜章、桂阳2个县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中,通过提取固定资产有偿使用金明晰债权;通过流动资产全额融资即资本联合明晰股权;通过实行工作岗位全员聘用即劳动联合明晰劳动权;通过薪酬分配绩效为主明晰人力资本权,切实明晰了产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周良荣;曹运才;李钢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用电脑进行会计核算越来越普遍.电脑的使用使得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填制会计报表几乎脱离了手工操作.这不仅只是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会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正因为这样,电脑在会计核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化.但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电算化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减小单位风险损失,就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现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作者:张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