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幼鸿;李淑欣;杜博勋
目的:探索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成本-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367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案研究,经过秩和检验、等级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梗死部位与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66),与治疗成本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治疗方法与治疗成本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梗死部位与治疗方法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成本-效果的两大要素.
作者:龙晓凤;任苒;侯文;董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地处贵州南部城市,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三级乙等医院.在职职工764人,固定床位500张,年收入5 200万元,年医疗收入2 600万元,病床使用率为79.16%,财务状况是负债经营,主要用银行贷款投资医疗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地处贫困山区,地区经济水平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较大.医院也面临着政府投入不足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加强市场竞争力及提高诊疗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医院引进了部分先进医疗设备,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1],带动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但也出现一些科室设备利用率不高和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我们通过对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评估,建立设备使用管理机制,对促进大型设备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益,缩短设备投资回收周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姜亚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通过分析揭示1995年以来,中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地方政府参与调控的积极性不高,政策不协调,管理滞后于工作需要,经验决策导致失误等.在此基础上,对完善和提高中国大型医用设备宏观管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改革管理体制,及时调整设备管理目录,加强配置许可证管理,尽快制定配置规划和标准,改善和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作者:雷海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安吉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以<安吉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真抓实干,初步建立了一个新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框架,为深化安吉县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作者:王行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统购分发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为农村用药安全、乡镇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目前,我市学习外地经验,结合实际重新开展了统购分发业务,虽然是旧话重提,但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者:聂存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生是医院医疗服务提供的核心和主体,是医院服务资本的代表.对医院内部来讲,医院发展规划、全年计划、医疗质量责任,与医疗经营活动有关的法律、政策、纪律、条例等,绝大部分要由医生负责实施;对医院外部来讲,在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中,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得到社会大程度的理解、支持和资助,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实力,无疑医生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医生处于医院资本运营的中心地位,有效的管理能够发挥医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整体功能.因此,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管理机制,使医生在医院资本运营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工作,使医院的服务达到高运营效率,是当前深化医院改革,真正达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一改革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卞鹰;于晶波;Stephen·Jan;孟庆跃;赵增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1980-2000年20年间新疆卫生资源拥有量的发展变化及卫生服务利用的变化进行分析.新疆卫生人力及医院床位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尤其是床位数近5年已是负增长.医生工作负荷减少,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下降,居民医疗负担加重.卫生资源配置应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卫生资源发展及现状及居民的健康需求,合理规划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作者:秦江梅;胡善联;郭淑霞;杨磊;王忠;刘军;井明霞;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通过对急性阑尾炎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在2002年北京市107家医院上报的资料中,检索出以诊断急性阑尾炎为对象的出院病人的病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对病例中有关住院信息对住院费用高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就诊医院级别、有无其他诊断、手术与否、年龄、治疗结果、院内感染情况对住院费用的高低都有显著影响.其中,住院天数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的住院天数,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已成为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者:张红丽;谭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报告和概要描述200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并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重点分析中国公共卫生费用与农村卫生投入状况.反映中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后,公共卫生投入比例相对减少,农村卫生投入不足,以及中国公共卫生与农民健康存在的潜在危机.
作者:赵郁馨;万泉;陶四海;黄结平;王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标志.一个医院固定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医院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医疗技术先进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一个医院达标上等的基本要求.
作者:黄炳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契约的筹资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社会医疗保险或其他形式的保险、向利用者收费、社区筹资和各种形式的捐赠.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包括政府筹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向使用者收费、社区筹资、各种方式的捐赠等.但地区之间存在严重的差异,部分地区筹资渠道单一、筹资来源不稳定,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契约多元化筹资的落实.
作者:张新平;巫云辉;周指明;王贤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多渠道筹措资金,医院在一定条件下需向有关部门、银行或其他机构借款来开展经济活动,这就是医院负债的形成,而负债也是医院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目前,全国卫生部门医院资产负债率达到30%左右.那么,医院对债务偿还情况如何呢?有些医院一方面受市场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自身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使财务状况发生困难,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或出现亏损,资金周转不灵,出现资金紧缺,难以按期偿还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不希望借款医院被解散或终止经营而财务清算给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债权人为了缓解债务人暂时的财务困难,大限度地收回债权,往往会自愿和债务人达成协议,作出某些让步,使债务人减轻负担,渡过难关.而债务重组就是解决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就现有债务如何清偿所发生的经费事项.
作者:李兆连;印辉;于润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中经营服务状况.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随机对江苏省不同地区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营状况:10.0%亏损;43.6%有上级拨款;70.0%为国有制;有9.1%未纳入医保;被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均有X光机、B超等设备;学历:大学学历者占7.1%,大专学历者占19.3%,中专学历者占36.7%;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为43.6%;为居民定期体检的仅占21.8%;开展六位一体服务的为7.3%.结论: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备投入到位,总体经营状况良好;各地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支持不平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构成不合理、素质偏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综合性不够,功能相对单一,仍以医疗为主;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较为落后.
作者:刘伟;李君荣;唐艳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疗保险规划和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是否科学客观,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是否规范,制度管理执行的是否严肃认真,医疗费用分担及制约机制是否切实可行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只有从制度上、机制上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能力相适应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起解决医疗保险问题的长期稳定机制,才能保证医疗保险事业稳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厦门市几年来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情况作如下探讨.
作者:蒋更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价格监测方法及数据来源我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卫生部关于改革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有关指示精神,于2002年7月1日开始,按照全国统一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执行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为了及时掌握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对医患双方收支的影响程度,我们采取总量监测的方法,对26所非营利性医院2002年上半年和2003年上半年收支情况和工作量情况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26所医院分布情况见表1.
作者:陕西省医疗成本核算办公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可确定各病区、门诊及医技科室为科室成本核算对象.医疗项目成本的核算对象就是单位医疗项目,是核算项目单位完成医疗项目所付出的劳务和消耗的物资.通过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一方面能增强医疗项目操作者的成本意识,主动参与管理,形成良好的内部制约机制;另一方面能为管理者提供开展医疗项目管理的信息.
作者:李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发展,实现农村卫生信息采集、交换、管理已成为许多省、市卫生主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山东省东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广和实施,开发了<山东省东营市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具有资金收缴、账户管理和农民医药费补偿等主要功能,突出疫病预警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形成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数据信息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重点描述信息化建设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并对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孙庆九;宋勇;张立民;李维刚;段成惠;刘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新时期医院文化的形成基础、功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任务、途径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认识,并在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维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卫生机构建立信息主管体制是卫生信息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卫生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卫生信息主管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战略信息管理,其素质要求很高,应具有信息、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卫生信息主管体制应从提高认识、结构调整、实践探索、加强研究等方面着手.
作者:杨善发;洪倩;张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根据医疗科学需要及经济、实用的原则制定合理计划,正确地选购设备,为医院提供品种、性能、精度适当的技术装备1.1医院装备的选择首先应注意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要注意先进技术对客观条件的适应性与可行性医院应根据医学技术全面发展,重点提高,从实际出发,分轻重缓急,统筹规划,分批分期有计划地更新设备,逐步进行配套,从医院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实际出发,首先考虑在医疗活动中大量使用的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医疗设备.在常规医疗设备配备较齐全的基础上逐步考虑引进高、精、尖设备.
作者:宋承木;孔令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