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红;陆岷;张秋菊;张敬云
会计电算化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日常控制.日常控制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日常控制包括数据输入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
作者:于艳红;刘宏军;秦可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成本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我院通过不断强化医院成本管理,努力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走出了一条内涵效益型发展之路.
作者:叶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在全国各地推行,一种新型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不断提高,居民的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参保人员的年龄结构也逐渐向老龄化过渡,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应及早对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对镇江市参保人员年龄结构的分析,提出了缓解老龄化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的措施,供管理层决策参考.
作者:李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药品价格管理采取了多种形式:国管价格、省管价格、高零售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对遏制药品虚高定价,还利于百姓,彻底转换药品采购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但要真正规范和完善药品管理,当务之急必须规范药品编码,它的惟一性是药品营销的需要,也是利用 Internet进行药品招标采购的基础性工作.
作者:袁维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医院材料物资是医院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它是医院重要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 (药品除外)等,且数量大、种类多、实用性强,经常处于销售、消耗及重置状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变现力.因此,加强材料物资管理,规范采购行为,合理制定储备限额和消耗比例,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严格各项管理制度,保证材料物资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材料物资的效能,既是医院管理的需要,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具体做法及成效.
作者:周国杰;刘凌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SWOT法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优势 (Strengths)和劣势 (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 (Opportunites)和威胁 (Threats)的动态综合分析来确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战略的一种有用而简单的决策分析方法.它在国外商业领域和卫生服务政策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环境研究,我们认识到,外界在变化过程中可能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怎样的威胁或提供怎样的发展机会.同时,根据医院自身在资源拥有和利用能力上有何优势和劣势,按照两方面的结合点就可以制定出指导医院生存和发展方向的战略方案.
作者:郎建新;舒象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债权与债务问题.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医院的业务消耗需要获得相应的补偿.当正常的业务收入及其他渠道 (如上级拨款 )满足不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时,医院便产生了负债.医院把负债筹资用于事业发展,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筹资策略,但是,如何用好、管好这笔资金,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为医院管理者和医院财务人员所关注.笔者拟在这里对国有非营利性医院负债经营的现象做一些探讨.
作者:高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卫生改革也在稳步深入地推进,医疗市场竞争正日趋激烈.那么,医院要立足自身生存和发展,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作者:王玉君;郭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2002年第 9期第 55页刊登了孙梅芳等 3位作者的文章<关于银行退票的账务处理>.
作者:孙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了解重庆市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状况,并预测其床位和人力数量,采用情景分析法与需要需求法进行系统、客观地分析.结果发现,重庆市营利性医疗机构未成规模,卫生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效率不高;其中,三类经济发展区均有不同程度允许营利性医院和个体诊所建立、发展的空间.故应鼓励和加大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质量,在营利性医疗机构中开拓医疗保健新领域.
作者:易静;许平;周燕荣;钟晓妮;邓先碧;向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供给和需求为导向的市场机制必将代替传统计划经济运作方式,以优胜劣汰为本质特征的竞争机制必将打破行业的垄断局面,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剧烈的竞争莫过于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谁能高水平地经营人力资本,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医院经济运行机制和模式,改革旧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调动医疗机构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合理地开发、配置、运用和管理卫生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成为当前国有医疗机构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作者:洪冬微;蔡战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国内综合性医院在人才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我院正逐步完善设置专职秘书岗位制度,为专家学者和科主任配备专职秘书.医院专职秘书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协助专家教授、科室主任、技术骨干完成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中的服务性工作.如拟定合理的工作流程、草拟各类文稿、处理各方面的突发事件、参与一般性事务,有效地将专家教授、科室主任、技术骨干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和时间在管理理念的创新上、业务水平的提高上,工作流程的再造上,使医院卫生人才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作者:郭肖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医院成本核算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涉及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全院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特别是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
作者:李向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了深化医疗改革,促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医院的竞争实力,我们于 2001年 8月在全省率先宣布了在妇科、儿科、眼科对正常分娩、子宫肌瘤、婴幼儿急性肠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性白内障、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6种疾病实行单病种核算和住院医疗费用高限价,以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争取更多的病员前来就诊.
作者:王淑红;陆岷;张秋菊;张敬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主要的矛盾.如何生存?怎样发展?怎样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是医院决策者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于拥军;曹道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医疗保险体系中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医疗保险体系中包括参保人、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 (医疗服务的提供者 )等 3大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目标之间的差异及它们与整个体系的目标关系在根本上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
作者:胡惠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当前,我国在实施会计监督方面,还存在着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这除了认识方面的因素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舆论监督主体没有独立的人格体现和组织依托,以及由此决定的利益机制.由于会计人员的聘用取决于单位领导,收入来源于单位,这种隶属关系实际上已将会计人员监督者的身份淡化.财会人员一方面要对法人领导负责,积极认真、不折不扣地执行指令;另一方面却要履行监督职能.如果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会计人员可能会从自身的利益考虑,选择弱化监督职能,甚至完全放弃的做法.由此可见,会计监督职能的执行主体,如果隶属于监督对象之下,监督对象对监督主体的属性就直接影响着监督职能的发挥.
作者:刘春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疗保险的初级形式--合作医疗仍然是保障农民健康的有效手段.在对沈阳市农村卫生资源的调查过程中,如何构建沈阳市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帮助农民抵御大病的风险,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作者:鲍学军;崔国生;许伟;金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实行成本核算的具体做法1. 1 建立成本核算组织机构,提高职工对成本核算工作的认识医院成立了由主管副院长任组长,财务科、总务科、药械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建立了责任成本核算中心、责任成本网点和责任核算单位三级核算网络,设立专、兼职核算员.成本核算组织机构成立后,结合医院实际,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成本核算总体方案>和<成本核算实施细则>.成本核算领导小组通过召开中层领导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向职工宣传实施成本核算的目的及其重要意义,让职工认识到实行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能把成本核算简单地理解为医院进行奖金分配的一种手段.通过成本核算,合理调整奖金分配,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终目的是将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效益,减轻患者及国家的负担,同时,也使医院的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档次.
作者:胡玉婷;孙少华;刘福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 (HIS)的建设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几乎所有已经使用或正在建设 HIS的医院都面临着大量的医院业务流程重组问题的困扰,这个问题不能正确解决将严重阻碍 HIS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作者:孙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