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军区第七届卫生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第四次研讨会在晋召开

杨成

关键词:北京, 军区, 卫生经济管理专业
摘要: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情况和改革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本报告对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背景、弊端、影响和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钟东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艾滋病防治经费来源与使用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在<2001年艾滋病状况>中指出,2001年全世界共有500万人感染艾滋病(以下简称AIDS)病毒.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4 000万AIDS病毒携带者,其中270万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亚洲的情况不容乐观,2001年新发现的AIDS病毒感染者人数第一次超过100万,共有43.5万人死于这种疾病,目前,亚洲已有700多万人感染AIDS.

    作者:李亚青;王梅;刘克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国农村规范基层卫生人员用药行为研究 --试点地区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药物不合理使用不但耗费了有限的药物资源,而且可能造成药源性损害,危害人体健康.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对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等问题;滥用激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滥用注射可能会引起血源性感染,导致病人受到不应有的损害.

    作者:姚岚;金建强;崔斌;陈迎春;卢祖洵;罗五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北京军区第七届卫生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第四次研讨会在晋召开

    作者:杨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要着力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问题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增强创新意识实现医院快速发展

    更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是实现快速发展成功与否的内在决定因素.创新是实现快速发展的前提,而创新的能力来源于丰厚的基础.

    作者:袁庆福;金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药品降价政策对药品用量和药品费用的影响

    目的:为了评价药品降价政策对药品用量和药品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上海市47家医院的购进药品作为代表药品,把与降价有关的品种的用量单位折算成DDDs(限定日剂量).把与降价品种剂型相同的未降价药品作为其参比品种,并把片剂与胶囊、颗粒剂与干混悬剂、混悬剂、干糖浆也作为参比剂型,分别计算各个降价品种和参比品种降价前后的用量费用.结果:降价品种和参比品种的总用量与总费用在降价后都有所下降.结论:本次药品降价政策对控制药品用量和药品费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崖冰;胡善联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青海省民和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改革调研报告

    就青海省民和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改革中所采取的一些做法以及成功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指出: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贫困农村,政府与市场在卫生服务领域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政府可以在公共卫生以及准公共卫生领域,在保证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维护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上承坦起更大的责任;市场与竞争有利于提高药品供给的技术效率以及药品质量.

    作者:马进;张振忠;吴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谈医院微机网络化与药库管理

    目前,我院正在试行全院微机网络化管理.药库管理子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库的微机管理水平正不断向网络化程度高、程序运行稳定的方向发展.笔者就微机联网在药库系统应用中的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作者:张春雨;江立;胡宝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开源节流降低成本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院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通过对内部经营要素、经营环境实行科学管理,来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低成本经营是医院竞争战略思想的体现,是保持医院运营机制与医院环境相适应的佳状态的经营管理模式.

    作者:罗小南;尹旭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对两县90年代合作医疗兴衰的分析

    对山西省两县90年代合作医疗兴衰原因分析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一时性的政策鼓励和行政手段不利于合作医疗的长期稳定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与其他保障制度一样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方方面面的条件支持:政府有关部门间政策的协调是建立合作医疗的保证;所定政策具体、组织管理机构明确是合作医疗长期大范围在农村运行的基础;增加现有补偿水平和受益面是发展合作医疗的动力;提高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是维护合作医疗的关键.而现阶段,在上述条件短期内无法改善的情况下,选择一种过渡方式以缓和类似农村地区医疗保障需求的巨大压力是当务之急.

    作者:刘克军;范文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问题、成因和调整方案(下)

    (上接第5期)三、价格扭曲的成因价格扭曲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是卫生服务系统多年来遗留下来的问题之一.形成价格扭曲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二是对价格政策的认识不统一;三是定价和调价方法不得当.

    作者:葛人炜;卞鹰;孙强;孟庆跃;郑振玉;贾莉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对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改革的思考

    一、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社会福利事业,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维持运转.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加成收入逐步成为医疗机构补偿的重要来源.

    作者:许克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如何解决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中的两个问题

    (一)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在购置时已经列支,当提取修购基金时又重列支出,有悖于会计核算的真实性.2.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已提取修购基金,资产净值也随之减少.医院的修购基金与企业的累计折旧在提取上性质相同,但在资产负债表上,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可以反映资产的净值,而修购基金余额无法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单位的资产总额仍按固定资产的原值反映,虚增了医院资产和净资产.由此计算出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会影响决策者的正确判断.

    作者:王东梅;苏广玲;王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区域卫生规划实施难探源

    某城市现有一专科医院业务量严重不足,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但新的一家同类专科医院大楼又在其附近拔地而起.新建的这一专科医院是否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其资金提供部门在资金投放上是否征求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如果均照此办理,必将导致卫生服务市场的无序竞争,看病贵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终受苦的还是广大群众.

    作者:高惠琦;金艳;张天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体会

    目前,中小医院利用计算机全面管理还没有完全普及,一些医院只是利用计算机收款,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应用和管理.笔者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门诊部、住院部和海林市第二医院(皆为综合性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进行了考察,分析体会如下:

    作者:孙志明;孙娜;周静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

    信息化根本的宗旨在于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医院为了适应管理创新的需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探索信息化与医院管理的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应医院管理需要的医院信息系统(HIS).

    作者:张士层;赵水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要正确处理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中的几种关系

    在医院成本核算十多年的探索中,深感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关系成本核算只是简单地把医疗服务成本中的14项或药品经营成本中的16项内容全部或部分记入科室成本,与科室的收入相配比计算出科室的收支结余,以此作为科室计提奖金的依据.而成本控制是变事后核算为事前、事中控制,使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杜绝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使医院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郭畅达;李贵增;苏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转型时期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一、合理增长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1.问题的提出可持续发展(Continue Development)首先是在能源环境经济系统提出的,主要针对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及其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而转型时期医疗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社会目标的程度.因此,考核医疗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关注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合理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效益,大限度地实现医疗产业的社会目标.要实现医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需要技术进步,寻找以内生技术进步为代表的医疗服务内生经济增长模式.在充分考虑到环境外在影响的前提下,其核心是医疗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要依靠宏观政策调控与微观医院的经营管理战略的共同作用.

    作者:张鹭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从1994年开始,国家在镇江市和九江市进行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1996年又在全国57个城市扩大试点,并提出在全国城镇基本建立起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同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经过几年的运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1)有效地遏制了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势头.(2)从根本上打破了职工医疗费用完全由国家、用人单位包揽的格局.(3)建立了新型的医患双方制约机制.(4)增强了职工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作者:蔡久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