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

侯生华

关键词:机遇, 西部, 开发创造, 医疗, 卫生环境, 计划免疫工作, 预防保健, 卫生事业, 卫生工作, 人民健康, 民族素质, 经济发展, 防治工作, 成绩显著, 接种率, 甘肃省, 地方病, 大发展, 目标, 建设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甘肃省的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各项卫生工作成绩显著,在保护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预防保健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成效.计划免疫工作经过艰苦努力,分别于1989年、1991年和1996年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四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相关文献
  • 发挥中医学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调动和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资源和优势,发挥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作用和优势,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的新路子,这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霍清萍;鲍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医疗事故所致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和标准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法律原则和规定,结合我国医疗事故所致人身损害的特点,探讨了其赔偿范围和标准.

    作者:石光;卢建海;周宏柱;王亚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患者欠费对策初探

    医疗欠费困扰着医院管理者,阻碍医院的发展.笔者提出治理办法,实乃抛砖引玉.1.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经常过问此事,院内应制定有关规定,对于无欠费或少欠费的科室和单位给予表扬,欠费较多特别是由于单位或个人管理不善造成不应欠的费用应提出批评教育,必要时与奖金挂钩.

    作者:杨万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个人住房公积金管理方法初探

    1.应加强住房公积金缴存的管理工作,达到管理程序科学化、严密化、扣缴额度标准化、存储工作法制化.①按单位职工人数每人建立公积金缴存底卡.底卡内容包括姓名、个人工资构成全部、公积金缴存占个人工资的比例和单位比例、公积金个人账号.

    作者:朱孟奇;赵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医院公开招标采购物品应注意的问题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精神,卫生系统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部门职能和行业管理改革.力争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这就要求医院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减少支出,降低资金消耗,在各种物品购买方面达到质优价廉.因此,采购物品实行公开招标很有必要.

    作者:李仁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医院发展

    在医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医院的方方面面,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大力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搞好医院建设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荣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一日清单制』好

    新世纪伊始,我院党委积极响应河南省卫生厅关于省内医疗机构二○○一年七月一日前必须实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的号召,迅速在全院宣传『一日清单制』的重要性,强调医院不改革就要落伍,就没有出路,搞好『一日清单制』是医院开展优质服务的突破口;是赢得患者信赖的根本;是树立医院形象的基础;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保证.

    作者:谢虹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深化医院改革之我见

    某市级综合性医院始建于1954年,经过46年的发展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2000年末,开放床位712张、职工1 019人,卫生技术人员占85%,其中,正、副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30人,账面总资产1.56亿元.

    作者:刘军;冯家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妇幼保健医院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

    一、以科研为龙头,提高妇幼保健机构防治结合能力妇幼保健机构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必须以预防保健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临床为基础,把保健、医疗、科研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结合起来,完成各项妇幼保健和医疗任务,正确处理好院内保健工作和临床工作的关系,在管理上,应当以科研为龙头,制订防治科研计划,共同协作,以提高保健和临床的合作能力.

    作者:冯刚;王立敏;綦迎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我县贫困卫生院是怎样走出低谷的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都山脚下,是一个多民族、多灾情、地域广阔、经济落后、交通极为不便的深山区,全县50万人口,人均耕地0.7亩,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不足850元,多年来一直是全国贫困县之一.

    作者:潘英君;肖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医院如何走向市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医疗卫生单位如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谢才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黑龙江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日趋突出.黑龙江省实施医疗保险的各个地区,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的探索,以使医疗保险工作日趋完善.

    作者:许凡娟;里玉文;施梅;曹继晨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谈医院的负债管理与融资风险

    医院负债是指医院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即负债反映的是医院资产总额中属于债权人的那部分权益和利益,代表了医院对其债权人所应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

    作者:张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对我院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的分析

    医院管理是一项系统上程,科室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把责、权、利很大程度上赋予科主任是分级管理的具体体现.科主任作为专科的负责人,一方面改变了过去由大科主任统一管理,却又无法管的局面,使科室管理摆脱依附于大科的限制;另一方面使院长对专科实现垂直领导,信息传递准确、及时.

    作者:肖万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几个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当前改革传统医疗体制,实现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16号文件下发以后,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并严重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是:

    作者:孙兰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整顿医疗市场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事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重医轻防,城市医疗机构设施重叠,条块分割.近年来,在城市盲目发展个体诊所,加剧了城市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持续下降的趋势.

    作者:多布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关于吉林省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国家卫生信息网的建设,是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良好契机,并将全面提高卫生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一、增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的需要,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首先在核磁共振、CT等大型设备检查中得到应用,使病人的诊断准确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杨明信;郝久利;冷荣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医院业务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为了解医院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前后的运行情况,笔者将漯河市市直医疗单位3年的第一季度业务收入及业务量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有关数据显示:2000年各项指标(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比例除外)比1999年都有所提高,而2001年各项指标都比2000年有所下降(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除外).业务收入2000年比1999年增加388万元,而2001年比2000年下降156万元,门诊人次下降10 340人次,出院人数下降276人,门诊药品收入下降56万元.

    作者:刘福玉;丁保乾;范伟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卫生诊疗项目成本标准化探究

    卫生诊疗项目成本标准化是科学管理医疗经费的前提,是运用高科技网络信息技术与我国卫生经济管理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证性探索,是我国卫生经济管理进一步向科学化、规范化拓展的基础工程和必备条件,除此很难使一切与成本相关的研究与测定具有科学性.卫生诊疗项目是构成医疗费用的基础记数单元,卫生诊疗项目成本的标准化将从根本上为我国的医疗价格制定、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单病种核算、建立医院责任管理会计体系等卫生经济管理重大课题的终突破奠定基础,使我国的卫生经济管理尽快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质的飞跃.

    作者:林国红;韩雄;高介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6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0]233号)的精神,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推动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就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作者:孙兰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