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医院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与思考

胡静;葛锋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医院文化, 路径, 人文管理
摘要: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和确立,是支撑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对于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提出了构建医院核心价值体系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医院核心价值体系给出了具体路径,并对构建医院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简介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所以关节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成立于1958年,2003年第二冠名“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类风关专科医院”,2013年1月成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2013年7月成立了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关节炎研究所,2014年更名为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月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场评审.

    作者:徐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BJ-DRGs在某综合医院科室住院服务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利用“北京版疾病诊断相关组”为风险调整工具,评价各科室住院服务产出,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方向.方法 参照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评价方法选取指标及计算公式,分别对科室产出指标计量结果进行科室间比较和与前3年自身平均水平比较,进而评价分析.结果 全院住院服务水平逐步向好;各科室贡献水平不同,外科系统贡献优于内科系统,质量得分对排名影响较大.结论 多维度分析,改进住院服务评价方法适应科室间评价;以住院服务质量安全为评价重点;评价方法及结果应用需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作者:魏俊丽;孙晶晶;万昊;赵冠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供给侧视角的我国分级诊疗相关问题思考

    自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供给侧”作为经济改革新词逐渐在医疗领域也引起热议,继续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更有现实必要性.从医疗服务提供者和相关配套措施角度详细分析了我国分级诊疗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逐步剥离医院门诊服务、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和加强不同医疗机构协作的建议.

    作者:王雪云;姚峥嵘;田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上海市薄弱专科医院财政投入现状、挑战及对策

    目的 了解薄弱专科医院的财政投入现状,探索落实倾斜政策的路径.方法 现场调研、专家咨询和深入访谈等方式.结果 上海市财政对精神卫生、传染等薄弱专科医院提高了基本建设投入比例、优先扶持科教项目、提高基本支出比例等举措,使这些医院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和医疗服务有序开展.然而,近期基本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医药分开等改革举措给医院带来新的挑战.结论 现行财政投入政策有一定的作用,但近期改革主要影响人力成本.建议短期内以绩效工资补偿为切入口,根据公益程度、经济运行状况等分梯度对薄弱专科医院进行补偿,同时加强公共卫生的补偿力度.

    作者:李芬;王力男;彭颖;金春林;杜云峰;龚莉;李潇骁;柯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盈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盈亏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2011年12月-2016年6月北京某三甲医院28 995例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出院病历首页信息和医疗保险费用信息,以医院是否盈亏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是否盈亏与住院日、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呈负相关,与年龄和性别呈正相关.结论 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是否盈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日、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

    作者:曾俊群;李慧江;马艳良;王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量表的研制及验证研究

    目的 针对当前学术界及实践工作者聚焦关注的患者满意度测评,以及文献综述发现其门诊患者测评量表在医疗服务技术及费用核心要素设计上,普遍存在指标粗略、患者难以理性判断等问题,修正、研制、完善其测评量表并进行信、效度评价.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及专题小组讨论法,从患者能够理性体验和客观判断的视角研制该量表,并对浙江省8家综合医院421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内部一致性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量表总体的分半信度为0.96,Cronbach's α系数为0.94,量表5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4~0.87之间;因子分析共提取“服务环境”“服务效率”“服务态度”“服务技术”“医疗费用”5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1.66%.结论 修正、研制的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量表侧重及细化设计丰富了医疗服务技术及费用维度的条目内容,总体及各维度信、效度均较好,可作为医院门诊医疗服务效果社会评价及治理的参考工具.

    作者:郑国管;钱宇;王小合;方文风;冯婉;汪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生对绩效考核与分配要素的认识与实践感受研究

    目的 了解公立医院临床医生对绩效考核与分配要素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感受的差异以及临床医生绩效考核与分配的要素权重.方法 调研某公立医院各专业层面的临床一线医生,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对绩效考核与分配要素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信度和效度分析、因子分析与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等.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临床医生对绩效考核与分配部分要素重要性的认识与实践感受有统计学差异,临床医生认为绩效考核要素中重要的是医德医风(0.363),绩效分配要素中重要的是工龄(0.210).结论 临床医生绩效考核与分配需突出医疗质量等主体要素,绩效制度只有获得临床医生的认可,医疗改革才能获得成功.

    作者:顾松涛;周斌;史戈;蒋颖轶;林苡竹;程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JCI思维在中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分析了当前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并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运用“JCI思维”开展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为例,介绍了医院在调整组织架构、完善标准流程、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和培育文化氛l围4个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

    作者:胡敏敏;瞿甦;易利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构建医院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与思考

    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和确立,是支撑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对于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提出了构建医院核心价值体系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医院核心价值体系给出了具体路径,并对构建医院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胡静;葛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患满意度测评研究进展、问题及治理思考

    医患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治理及综合反映医疗改革社会成效的重要指标,构建医患满意及其和谐关系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命题和价值追求.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医患满意度的概念、指标体系及测评工具文献回顾和述评,发现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测评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缺失了考察患方、现行社会医疗体制和舆论因素以及医患满意协同作用等影响,基于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论、有限理性、协同治理理论提出了医患满意度测评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治理研究的若干思考与展望.

    作者:钱宇;王小合;郑国管;汪慧;方文风;冯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EICU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EICU的建设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2010-2015年黑龙江省内设置有EICU病房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查,内容包括EICU设置情况、床位数、医务人员数量及构成情况等.结果 医护人员配置无法满足床位上升的需求,护士队伍呈现年轻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所占比例逐年递减,医护人员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结论 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设置的EICU病房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仍存在医护人员配置不足、职称学历梯队欠合理等问题,亟需进一步优化配置,以满足EICU不断发展需要.

    作者:任慧;王世鹏;王立成;李妍;栾瑞;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现状,分析影响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的多维因素,探索和实践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改善方法和途径,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方法 以上海市隶属于4个不同系统的8家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三级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在统计分析过程中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结果 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临床医生的工作幸福感认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对人际关系的幸福感认知较高,对福利报酬的幸福感认知较低.消极情感体验与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呈负相关,积极情感体验与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呈较强的正相关.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收入水平、职业发展是影响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作者:高卫益;陈玮;戚倩;吴正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生和护士的信息需求和沟通策略研究

    目的 了解医护沟通的现况,探索潜在的信息技术改善策略.方法 在3家三甲医院对6名医生和6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1)医护对沟通状态满意,但护士的信息需求可能被忽视;(2)医护沟通主要通过同步方式,也有查看信息系统等异步方式;(3)基于信息技术的异步沟通逐渐增加,有望通过新的互动模式改善沟通.结论 目前临床中的医护沟通能满足工作需求,基于通信技术的更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值得进一步探索开发.

    作者:文栋;张兴厅;雷健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龙头引领抓内涵以民为本铸品牌——记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肖涟波

    自1958年成立至今,光华医院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10年来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对每一名光华人而言,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精彩画卷,更是值得记取和珍视的宝贵财富.10年间业务收入增长了272.21%,门诊人次累计增幅达72.8%,手术人次累计增幅达186.2%.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电子文件的分级诊疗模式研究

    目的 了解我国分级诊疗现状和业务流程,提出基于电子文件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方法 采用描述分析法对当前分级诊疗业务及所产生的电子文件进行研究,结合电子文件的特性,探索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结果 从电子文件中心构建、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慢性病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基于电子文件的分级诊疗模式.结论 基于电子文件开展分级诊疗服务能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为分级诊疗进程的不断推进提供信息化支撑.

    作者:秦盼盼;雷行云;李国垒;胡红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我国分级诊疗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研究

    分级诊疗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制度体系,并作为重塑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分级诊疗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的梳理,总结分析了不同阶段分级诊疗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为分级诊疗制度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制度的分析视角和历史资料的参考.

    作者:谢宇;于亚敏;佘瑞芳;黄薇;赵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通过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德尔菲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法对选取的样本医院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27个.结论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与导向.

    作者:张娜;于智新;赵晓雯;佟雪欣;张宝燕;樊超;李俊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故障树方法的非计划再次手术风险评估

    目的 探索一种适合于在过程复杂、环境多变、风险多样的手术治疗系统中,对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医疗护理及管理等贯穿围手术期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方法 通过危险事件的风险影响因子识别、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基本事件综合风险等级评价,绘制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风险矩阵图,全面识别手术治疗系统风险、科学分析危险事件与风险影响因子,有效评价风险等级与可容忍度.结果 构建包括7个中间事件、29个基本事件、9个逻辑或门和1个逻辑与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故障树模型,故障树由8个一阶割集和104个二阶割集组成.当所有小割集均存在时,被调查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概率为0.950 10,同时确定25个基本事件在该医院的综合风险重要性等级,并根据绘制的风险图谱进一步确定风险应对的优先顺序.结论 基于故障树的手术治疗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全面识别手术治疗系统风险,科学分析风险影响因子,有效评价风险等级.

    作者:姚瑶;张梅霞;宋晓玉;袁方;李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DRGs死亡风险分级在医疗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探讨死亡风险分级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方法.方法 以死亡风险分级方法评价医院整体医疗质量,进行科室间、专业间横向对比,并与总住院死亡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总死亡率2015年0.137%低于2014年0.236%,低风险死亡率2015年0.008%高于2014年0,高风险死亡率2015年3.341%高于2014年1.773%;(2)非手术科室A和手术科室A在两类科室中总死亡率都是高的,其中非手术科室A中高风险和高风险死亡率是高的,而手术科室A仅中高风险死亡率是高的;(3) MDCR专业组总死亡率为0.15%居第6位,低风险和中低风险死亡率分别为0.01%和0.24%.结论 基于DRGs死亡风险分级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凤玲;刘晶;季新强;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信息化入院服务新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按照“一站服务、分级入院、全院统筹”的总体思路,在“全信息化管理”理念下整合原有资源,自主研发入院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入院服务流程,构建入院服务新模式,为优化入院服务流程、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品质提供了借鉴.

    作者:胡琳;余江;李军;张硕果;张玲;张云福;王琦;廖通权;杨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