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英;邢辉;赵宏儒;何翔;路新利;辛若雷;李巧敏;程春林;李保军;邵一鸣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EIA)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申报批批检验的31种HBsAg EIA试剂盒,应用国家参考品进行检测,并用国家参考品中的灵敏度标准品,建立浓度和吸光度(A)值双对数曲线,将各试剂盒的Cut-off值代入曲线方程,计算其分析灵敏度,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对27个国内厂家(351批)和4个国外厂家(27批)HBsAg EIA试剂盒进行分析,其中2个批次国产试剂盒的灵敏度低于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总符合率为99.43%(349/351).国产试剂盒对adr、adw、ay血清型的分析灵敏度均值分别为0.307、0.419、0.51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30,P<0.01);进口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均值分别为0.054、0.066、0.050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5,P>0.05).进口试剂盒各血清型分析灵敏度均高于国产试剂盒(P<0.01).部分国产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对相同血清型的分析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厂家试剂盒加酶后孵育30min和60min,其血清型分析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厂家生产的试剂盒显色10 min和15 min,其血清型分析灵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国产试剂盒应提高分析灵敏度,特别是对adw和ay血清型.
作者:辜文洁;黄维金;周诚;吴星;蓝海云;姚昕;林京香;李河民;梁争论;庄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两起食物中毒调查中分离到的施万菌属(Shewanella spp.)菌株进行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对200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间,马鞍山市的两起食物中毒患者的肛拭、从业人员手拭和剩余食物标本进行采集,按照国标方法(GB/T4789),对所有标本进行增菌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疑似菌落用VITEK-32和AP120E系统鉴定,用辅助生化、生长、溶血和药敏实验分析菌株特性,同时扩增16S rDNA并测序,用MEGA 4.0软件建立进化树并进行分群.结果 所有标本经增菌后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共有8份标本在TCBS和BP培养基上长出单一的菌落,在三糖铁琼脂(TSI)斜面上的主要生长特征为:产硫化氢、不产气,氧化酶阳性.8株菌经VITEK-32鉴定仪鉴定为海藻施万菌(S.algae)或腐败施万菌(S.putrefaciens),经AP120E系统鉴定为腐败施万菌.在WS、SS和EMB培养基均未检测到施万菌生长.比较施万菌的16S rDNA序列表明,其中7株为海藻施万菌,1株为腐败施万菌.没有从这8份标本中检测到其他肠道病原菌,包括霍乱弧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从食物中毒患者中分离到施万菌,为该菌作为可能的食物中毒病原菌提供了线索.
作者:汪永禄;王多春;詹圣伟;郑锦绣;刘燕;陶勇;石志峰;郝民;于礼;阚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相关空肠弯曲菌(C.jejuni)的Cj1136、Cj1138、Cj1139基因序列特征,并同GenBank中的非GBS相关C.jejuni菌株对应序列进行比较,找出可能使C.jejuni菌株具有致GBS能力的碱基突变.方法 选取分离自GBS患者粪便并经动物模型证实为致GBS的AMAN型C.jejuni 3株进行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测序.将基因测序结果与NCTC11168菌株进行对照比较,寻找此3株C.jejuni的Cj1136、Cj1138、Cj139基因突变位点,并计算此3株致GBS C.jejuni的Cj1136、Cj1138、Cj1139基因序列间的遗传距离.结果 3株致GBSC.jejuni菌株的Cj1136基因由1173个碱基构成;Cj1138基因由1170个碱基构成;Cj1139基因由912个碱基构成,与NCTC11168的Cj1136、Cj1138、Cj1139基因序列相比,此3株致GBS C.jejuni中只有Cj1138存在2个相同的碱基突变.遗传距离计算,3株致GBS C.jejuni的Cj1136、Cj1138、Cj1139基因之间大遗传距离为2.1%.结论 与NCTC11168相比GBS相关C.jejuni中Cj1138基因序列存在相同碱基突变,这些碱基突变可能与C.jejuni致GBS能力的改变相关.该3株致GBSC.jejuni的Cj1136、Cj1138、Cj1139基因遗传距离较小,反映河北地区致GBS的C.jejuni在进化上存在聚类现象,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作者:李鑫;李震中;白欣立;刘慧;赵子春;刘卫卫;高爱民;邢丛丛;李春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浙江省分离的2株野生动物鼬獾狂犬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从分子水平进行遗传变异特征分析,了解狂犬病毒在浙江省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 RT-PCR测定鼬獾狂犬病毒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基因序列和编码蛋白相似性比较及种系发生分析.结果 测序获得2株鼬獾狂犬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信息:基因组全长11 923 nts,leader长58 nts,由5个编码区组成:NP(1353 nts)、PP(894 nts)、MP(609 nts)、GP(1575 nts)、LP(6386 nts),N-P-M-G间隔序列长2、5、5 nts;G-L基因间伪基因ψ长423 nts;trailer长70 nts.核酸BLAST及多序列比对显示,浙江省鼬獾狂犬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特征;鼬獾病毒株负链RNA基因组5个基因编码氨基酸的长度没有变异,编码区基因没有发生重组,编码蛋白仅表现较少的序列变化,多数只发生碱基的替代;中国病毒株之间特别是同种动物狂犬病毒之间各个基因区域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鼬獾狂犬病毒基因组序列相似性在氨基酸水平明显高于核苷酸水平,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变异大多属于同义突变.结论 鼬獾狂犬病毒与研究中选择的代表性疫苗株或者街毒株的变异位点和变异类型相似,多序列相似性比较和N基因种系发生分析显示,鼬獾狂犬病毒均属于基因1型,具有中国地域性特点,2株野生动物鼬獾狂犬病毒极有可能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固有的街毒株.
作者:雷永良;王晓光;柳付明;陈秀英;叶碧峰;梅建华;兰进权;唐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前已知与人类致病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有100多种,与生殖道感染和子宫颈癌有关[1].HPV病毒分为高危型(HR)和低危型[2].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CIN)的首要致病因素.
作者:张劲丰;苏荣;安宏亮;吴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福州市鼓山镇农村≥65岁人群痴呆的患病率.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福州市鼓山镇22个村委会≥65岁的老年人进行痴呆患病率的调查,调查采用筛查和确诊两阶段法,按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标准诊断痴呆.结果 符合样本纳入标准的人群共2913人,实际调查2696人,共确诊痴呆患者197例,患病率为7.3%.其中男、女性痴呆患病率分别为5.1%、8.9%,男性低于女性.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痴呆患病率不同,文盲人群痴呆患病率高,达9.2%;小学文化程度痴呆患病率居其次,为5.2%;初中文化程度痴呆患病率为3.9%;高中文化程度痴呆患病率低,为2.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婚姻状况、月收入、看电视、打麻将及照顾家人是老年痴呆的影响因素.结论 痴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受教育程度低者痴呆的患病率较高;经常看电视/电影或现场表演、玩牌,麻将或下棋及照顾家人等业余活动者痴呆的患病率较低.
作者:李红;张洪惠;黄和;汪银洲;黄华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和寿命的延长,寿命中的生命质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前用于评估人群健康状态和决定老龄人口政策制订所采用的指标是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但预期寿命只能反映生命的数量,无法反映生命的质量.
作者:张仲迎;汤哲;冯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自1996年以来,我国狂犬病疫情一直持续上升,2007年达到近年来高点3302例,病例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为明确我国狂犬病疫情新地理分布区域和流行特征,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特对收集的2007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
作者:李浩;申辛欣;唐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05-2007年中国登革热监测资料,描述中国登革热流行现状、疾病分布和特征.方法 对2005-2007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登革热病例资料及国家登革热监测点的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全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623例,死亡1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356例,临床诊断267例.输入性病例151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3%;本地感染病例1472例.全国仅广东和福建省的9个地市报告本地感染疫情,其他省区均为输入性病例,输入地区主要为东南亚国家.夏季南方省份的蚊媒密度仍然较高,有84.6%的布雷图指数(BI)>5,约72.2% BI≥10.监测点未从蚊媒中分离到登革病毒,但广东省曾检测到病毒核酸.结论 国内本土持续性登革热流行尚未有效建立,但输入病例的威胁逐年增加.媒介伊蚊的广泛分布和较高的伊蚊密度、健康人群较低的抗体阳性率以及难以避免的登革热输入威胁使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具备了发生登革热本地爆发性流行的潜在条件,有必要在重点地区建立蚊媒综合监测和控制系统.
作者:王芹;许真;窦丰满;周航;王晓芳;殷文武;李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气污染与脑出血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 应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分析杭州市2002-2004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与脑出血急性发作的关系.结果 在调整了气象因素后,不同时间段大气污染对脑出血急性发作的滞后期及OR值均不同.AOD每增加1个单位,上半年(滞后2 d)OR=1.727(95%CI:1.103~2.703),春季(滞后2 d)OR=2.412(95%CI:1.230~4.733),其他时间段OR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SO2每增加10μg/m3,全年(滞后2d)OR=1.119(95%CI:1.019~1.229),上半年(滞后2d)OR=1.230(95%CI:1.092~1.386),春季(滞后2 d)OR=1.254(95%CI:1.076~1.460),其他时间段OR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NO2每增加10μg/m3,上半年(滞后2 d)OR=0.841(95%CI:0.734~0.964).其他时间段OR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PM10各时间段OR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杭州市大气污染对脑出血急性发作存在影响,尤其是上半年和春季.
作者:叶瑜;李秀央;陈坤;刘庆敏;项海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以交通安全知、信、行为评价指标,探讨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济南市7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为干预组,以合肥市某中学相同年级学生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学生交通安全知、信、行的变化,并与同期对照比较.结果 随访时干预组各项交通安全知识的平均得分比基线调查时均有显著提高(范围:0.9~3.8),对照组提高幅度较低(范围:0~0.2);随访时两组学生的交通安全态度都趋向消极,但干预组的变化幅度较小,且有更多的学生将交通事故的原因归咎于中学生自身;随访期间两组学生每周违反交通规则的频率没有显著变化,每周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在2次以下者所占比例约为75%~80%.干预组3种违章行为有所改善,但有2种行为变得更差,而对照组有1种行为有所改善,3种行为变得更差.结论 交通安全教育对提高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有明显作用,对改善交通安全态度也体现出一定的积极作用.交通安全教育应及早进行,探索新的更有效的干预方法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作者:金会庆;李迎春;张树林;余皖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不同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和分子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6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整合酶基因及per基因,选取不同的耐药克隆菌株进行序列测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关系,确定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结果 50株菌(78.1%)携带blaOXA-23-like基因,经测序分析确定为OXA-23;1株菌检测出blaOXA-58-like基因;57株菌(89.1%)携带I类整合子;25株菌(39.1%)检测出blaPER-1基因.PFGE图谱显示64株菌分为A、B、C、D、E等13个基因型,三家医院分别以A型、B型和U型为主要流行株.结论 三家医院均发现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播散流行,不同医院间和同一医院不同科室间存在同型别流行;三家医院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常携带OXA-23型酶,同时检测出blaOXA-58、I类整合子和balPER基因.
作者:曹敬荣;魏星;闫中强;沈定霞;罗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HIV具有基因易变性特点,为探讨河北省HIV-1感染人群传播特点,监测不同人群中亚型毒株的分布和基因变异规律,开展了此项研究.
作者:赵翠英;邢辉;赵宏儒;何翔;路新利;辛若雷;李巧敏;程春林;李保军;邵一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酒生产和消费日益增加,饮酒相关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愈加突出,对人类的危害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而位居第三[1].为此对河南省卫辉市农村男性居民的酒依赖和酒滥用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聪;张瑞岭;杨世昌;李福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流行情况.方法 对云南省2003-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PV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07年云南省报告1171例AFP病例,1138例采集到粪便标本,57例分离到PV,PV分离率5.0%.159例分离到NPEV(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分离率14.0%,922例分离结果阴性.PV型别以PV II型居多,单型合计占总数的31.6%.57例PV阳性AFP病例分布在37个县,占全省总县数的28.7%(37/129),病例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儿童共43例,占75.4%,口服脊灰疫苗≥3次29人,全程口服脊灰疫苗者占50.9%.麻痹前有发热的41例,占71.9%;麻痹部位以单下肢为主共28例,占49.1%.60 d后随访有26例残留麻痹,占45.6%;经统计学检验,未全程免疫者残留麻痹率大于全程免疫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继续开展高质量的口服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消除免疫空白地区和空白人群.
作者:张丽芬;丁峥嵘;罗梅;庞颜坤;张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肥胖症已被确认为20世纪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与肥胖症相关的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改变可能从儿童时期开始.近年来儿童期肥胖症在我国大中城市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掌握常州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病情况,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对常州市区7~12岁小学生血压及BMI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吕建中;华飞;黄晓燕;徐洪;高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宁夏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国家级监测点,泾源县于1994年发生爆发性流行,发病率达259.52/10万[1],随后发病率逐年下降.本研究通过对该县一般人群HFRS IgG 阳性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HFRS控制策略与免疫方案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波;刘小波;拜世英;马学旻;闫毅;王琳;郭胜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远郊农村40岁以上人群颅内外动脉狭窄患病率、卒中发病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样调查北京市远郊农村40岁以上人群1337例,经颅多普勒检查发现颅内外动脉狭窄89例.在平均16.7个月时对所有人群进行电话及入户随访,调查卒中发病情况.结果 1337例调查对象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6.6%.其中颅内动脉狭窄5.8%、颅外动脉狭窄0.4%、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0.4%.平均16.7个月随访期内,无颅内外动脉狭窄者的脑梗死、脑出血发病密度分别为410.6、351.9/10万人年;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发病密度为3303.7/10万人年,无发生脑出血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组与无颅内外动脉狭窄组之间脑梗死发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外动脉狭窄(OR=6.593,95%CI:1.712~25.390,P<0.01)、吸烟(OR=8.437,95%CI:2.327~30.598,P<0.01)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发病密度为3303.7/10万人年,明确无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发病密度为2799.6/10万人年,颅内外动脉狭窄、吸烟史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邢海英;高惠珍;谭秀革;范常锋;高山;孙永安;张华;钟鲜华;刘惠君;黄一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真菌可引起人类慢性传染病,发病率高,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可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又名系统性真菌病).皮肤癣菌(例如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是浅部真菌病,包括头癣、股癣、甲癣等.
作者:胡永峰;赵蓉;金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综合评价中国不同地区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Glu298Asp)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以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凼分布的OR值为统计,检索相关文献;应用MIX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分析,并进行数据合并,评估发表偏倚的影响.结果 共10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包括19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216例对照者,10篇文献中高血压组与对照组(GT+TT)/GG基因型频率和T/G等位基因频率OR值效应量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均显著(P=0.013;P=0.011),并存在发表偏倚(P=0.049;P=0.038).高血压组与对照组(GT+TT)/GG基因型频率的合并OR值(95%CI)为1.79(1.33~2.42),显著性检验Z=3.83,P<0.00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T/G等位基因频率的合并OR值(95%CI)为1.73(1.32~2.27),显著性检验Z=3.92,P<0.001.结论 中国人(汉族为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894G→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
作者:王从菊;赵景波;许加亮;向泽林;梁长威;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