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1-2008年三明市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桂生苟;陈绍惠

关键词:疟疾, 血检, 传疟媒介
摘要:[目的]了解三明市人群疟疾感染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和传疟媒介调查资科.[结果]2001-2008年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检出率0.015%(17/116 387),年平均发病率小于1/100万,70%为输入性病例;8年闻共捕获按蚊15 693只,未发现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结论]随着群众卫生习惯的改变,农药的广泛施用、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实施,传疟媒介栖患场所生态改变,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基本灭绝,疟原虫感染大幅度下降.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过敏性休克案例分析

    [目的]分析1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过敏性休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对病例开展系列调查.[结果]本例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结论]严禁对食物和药物过敏者、对氨基甙类药物过敏者、近1次接种疫苗过敏或对流感疫苗接种曾过敏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严格执行接种后观察30min,指定专人负责现场观察并配有临床医生;接种点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5%~10%葡萄糖、氧气袋、血压计等急救用品;抗组胺药治疗应持续5~7 d.

    作者:周勇;萧剑雄;张冬娟;严延生;郑高;王镜泉;郑能雄;官升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福州地区献血者中梅毒阳性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献血者中梅毒阳性的情况,保障用血安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71 926人献血者(242例确认梅毒阳性)的献血地点、年龄、性别、出生地、献血次数和职业分布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梅毒阳性率为3.4‰,初次献血者梅毒阳性率为6.6‰,两次以上献血者阳性率为零.流动献血点梅毒阳性率高于固定献血屋;18~25岁女性梅毒阳性率高于同龄男性.各年龄段中,36~45岁阳性率高,男女性类似;不同职业和地域,以农民和外省市献血者阳性率高.[结论]献血者招募和保留工作的重点仍是加强血液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和巩固一支数量充足的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

    作者:纪淑华;赖东生;刘剑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04-2008年高高屏登革热病媒蚊密度调查分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西安市长安区 2003-2008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长安区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趋势,提出其控制措施.[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资料,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8年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年发病率均在20/10万以上.发病高峰为5~7月小高峰(24.2%)和10~12月的大高峰(62.6%).性别以男性为主,年龄以15~60岁为主(88.9%).职业以农民为主(69.9%).鼠类调查野外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室内为褐家鼠,带毒率分别为20.0%(5/25)和1.8%(2/114).该地区为混合型疫源地,流行仍以野鼠型为主,尽管褐家鼠带毒,但对该疫区的流行趋势影响不大.[结论]长安区EHF为典型的野鼠型流行特征,一般为3~5年为一个流行高峰.自然因素、农业作业模式改变、生态环境改变、疫苗接种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对发病与流行有一定影响.

    作者:阮英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烯鱼油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多烯鱼油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按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喂饲高脂饲料,同时给与不同剂量的多烯鱼油灌胃45 d,结束时测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多烯鱼油0.333 g/kg·BW和1.00g/kg·BW剂量组可使大鼠血清TC、TG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鱼油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作者:黄宗锈;林蔚;钟礼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福州市肠道蠕虫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分析福州市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和流行态势,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福建省统一制定的调查方案抽样选点,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透明胶带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卵;用Epidata 2.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5种肠道蠕虫,总感染率9.8%,比2003年的15.1%下降了35.3%,农民的钩虫感染率8.5%和小学生的蛲虫感染率9.2%均较高;平潭县与永泰县感染率较高,达18.4%和12.6%.[结论]福州市肠道蠕虫防治成效明显,但对重点人群仍需进行驱虫治疗.

    作者:叶道光;郑婉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彭州市桂花镇灾民集中安置板房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目的]评估桂花镇灾民集中安置板房存在和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查看集中安置板房建设图纸和现场入户调查核实方式,逐个调查安置板房有关卫生设施建设情况.[结果]该镇板房集中安置点选址、公共卫生设施、卫生服务机构配置、传染病防治、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等基本符合要求,但存在缺乏配备相应垃圾收集桶或垃圾集中收集池;居民公共厨房缺乏防蝇、防尘等设施;饮用水供应不足等问题.[结论]集中安置板房可能存在呼吸道、肠道、介水和蚊媒等传染病暴发流行和传播的风险.

    作者:刘振江;黄家梅;李朝晖;裴振义;许晓明;许小鹏;余国平;蔡宏;朱肇光;吴长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门诊药房管理的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免疫的扩大,预防接种广泛受到重视,接种门诊药房的规范化管理也逐渐步入正轨.门诊药房作为为患者服务的直接窗口,其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及取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在门诊的整体形象.因此,加强门诊药房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意义重大.现对本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药房管理工作的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郑世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建立城市生物恐怖袭击快速应对机制初探

    综述当前生物恐怖袭击的特点及国内外应对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卫生系统应对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建立城市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卫生应急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提出适合我国实际的应急机制.

    作者:梁纪伟;于飞;薄涛;姜法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09年福建省麻疹强化免疫疫苗冷链监测评价

    [目的]确保强化免疫各级所供应使用的疫苗有效,评价福建省冷链系统运转状况.[方法]从省→设区市→县→乡级规范化接种点(临时接种点),对麻疹疫苗进行跟踪抽样主动监测,同时选择3条疫苗运输线(闽东、闽西和闽南),检测比较各环节供应和使用的疫苗效价,评价冷链运转效果.[结果]抽检74份麻疹疫苗样品,100%达到出厂合格滴度(≥3.5 logTCID50/ml),运输线上各环节供应和使用的疫苗滴度均值均在3.5 logTCID50/ml以上.[结论]本次强化免疫工作供应使用的麻疹疫苗效价有保证,冷链系统运转正常.

    作者:林光灿;何爱华;杨秀惠;许江阳;张红榕;潘伟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955-2004年龙海市麻风病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龙海市1955-2004年麻风病的流行特征与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资料.[结果]50年来共治疗麻风患者2 243例,治愈1 476例,治愈率为65.8%.1986年实施联合化疗方案以来,治愈266例(CMD181例、PB85例),治愈率为81.6%.[结论]麻风病复发率和畸残率高,不能忽视监测与防治工作,应定期监测随访,及时发现复发病人,减少和预防畸残的发生,实现消灭的目标.

    作者:林国华;颜翠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目的]分析与评定自配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不确定度.[方法]按GB/T 5009-2003<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配制标定>自配硝酸银标准滴定液.并分析评定.[结果]对氯化钠标准物质、称量误差、使用玻璃器、重复性测定、终点观察误差、温度引起的误差等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与评定,求得本次白配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79%.[结论]评定本次自配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提高实验室和化学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评价分析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覃祠强;冯日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米东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现况调查分析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提高各族群众认识地方病危害,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主动参与地方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的有效措施.根据<新疆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技术方案>,结合我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实际,我们于2008年6月和11月在全区开展针对性的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我区群众对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保健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332份农村饮用井水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夏区农村井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对332件农村饮用井水的水质按GB/T5750.12-2006规定的方法进行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茵群检测.[结果]总大肠菌群阳性检出率为95.8%;耐热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73.2%.[结论]农村井水微生物污染主要为耐热大肠菌群,且污染比较严重,存在暴发肠道传染病的可能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潘新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卫生统计信息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阐明卫生统计信息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论述卫生统计信息数据的性质和职能来说明统计信息工作对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影响.[结果]在新形势下,要加强管理,促进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卫生统计信息功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全面发展.[结论]卫生统计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叶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游泳加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游泳加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出生第2天给予游泳加抚触至生后42 d,对照组单纯沐浴,比较两组新生儿奶摄入量、睡眠和42 d体重增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24 h后新生儿平均摄入奶量明显增多;睡眠情况明显改善,42 d体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游泳加抚触可使新生儿奶摄入量增加,促进睡眠,使其体重增加,对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蚁持缨;顾国桢;林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07-2008年莱芜市瓶(桶)装水卫生质量分析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瓶(桶)装水以其方便、快捷进入千家万户和办公场所,其卫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解莱芜市瓶(桶)装水卫生质量状况,我们对2007-2008年进行检测榆验的瓶(桶)装水生产企业的水质检测结果汇总分析,并对其生产情况进行卫生学调查.

    作者:王勤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3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性质未定的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及进一步处理的临床路径.[方法]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中被诊断为ASCUS的310例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宫颈ASCUS患者中,CIN I级65例(20.9%)、CINⅡ级13例(5.9%)、CIN III级3例(1.0%),宫颈癌2例(0.6%),宫颈尖疣46例(14.8%).高危型HPV阳性者CINI检出率为61.3%(65/106);高危型HPV阴性者CINI检出率11.3%(23/204).高危型HPV阳性者CIN检出率较高(χ2=85.94,P<0.01).[结论]对诊断为ASCUS的患者应予足够重视,HPV-DNA检测和阴道镜检查是进一步处理的有效手段;HR-HPV检测对ASCUS患者的分流具有重要意义,高危HPV阳性或无条件随访的患者可直接行阴道镜检查.

    作者:叶健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 854例海岛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分析海岛妇女生殖健康的现状,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舟山市现代女子医院妇科门诊自愿接受调查的2 854例做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妇科及实验室检查,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岛妇女平均初潮年龄、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次数均较高,妇科疾病主要是慢性宫颈炎和阴道炎,还有子宫肌瘤、卵巢和乳腺疾病等.[结论]应在海岛女性中进一步普及相关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

    作者:王晓莺;龚戬芳;李燕波;郁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宫旁血管结扎技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官旁血管结扎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8例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术中施行宫旁血管结扎术,对手术方法、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使用宫旁血管结扎术止血均获得成功,病例均保留子宫,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所有病例术后42 d子宫复旧良好,无晚期产后出血.[结论]宫旁血管结扎术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成功率高,无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金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