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恪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规范的标准化市场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同样渗透到医疗市场的内部,影响着医疗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管理机制,既有利于医院内部的经济管殚,适应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又有利于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医院逐步走向集约型发展道路.
作者:姚慧珍;原春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为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城市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现状,总结经验,为制定我国社区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受卫生部基妇司委派,我们于2000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赴太原、兰州和石嘴山3城市进行了专题调查.本研究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考察和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3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共调查了15所医院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包括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作者:米光明;胡兆铭;韩永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小型医院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制定正确的医院经营战略,保证医院经营活动的规划性,减少盲目性,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医院内部的经营机制与医院环境始终保持相适应的佳状态,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宪法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医院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但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也使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竞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抓管理,上水平,提高医院的效益,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每个医院领导者和医院管理者的共识.正是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医院形象和医院形象建设才被管理者们重视起来.
作者:卢尔夫;杜伟民;刘丽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医学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氛围中,医院遵循科研创新的客观规律,突出重点学科建设,科技兴院,科技兴医,使医院具有优秀的人才队伍、特色的重点学科优势、精湛的医疗技术、精良的医疗设备、独特的管理方式,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医院.
作者:孙岩;马景学;薛新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国的网上用户对医疗信息有极大的需求,拥有各种医疗资源的医院可以建立网站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医院在建设网站时,应根据服务的对象及其内容、网站规模和网页制作来制定相应的原则.医院的网站应注重宣传本医院的医疗特色和相关服务,从长远的角度看,医院应该把网站看作是与病人联系的一个重要窗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网上医疗服务.
作者:王卫国;黄晏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企业医院与母体企业分离,实现社会化运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即定目标之一.如同当初企业办社会、建医院是实行计划经济的产物一样,今天提出企业医院社会化的问题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医院社会化不是简单地由企业举办转为地方政府举办,而是需要全新的思路,在多种选择中实现企业医院社会化.
作者:宋文舸;苏有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对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实施评价和教育质量分析,认为全省已基本落实了继续医学教育政策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供给量不足,与学分需求的矛盾突出.应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调整学分结构,增加Ⅰ类比重,开发Ⅱ类学分项目,规范学分登记管理.
作者:李国庆;彭伟;钱卫国;姚树坤;郝岩君;王锋;杨天聪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几点做法1.1基本原则(1)党管干部的原则;(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4)注重实绩、民主推荐的原则;(5)按章操作、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
作者:郭志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新世纪医院质量管理新动向.医院追求高质量,必须采用高标准.ISO国际标准是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经验的结晶,提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重大贡献,医院应积极采用.但应考虑自己的总体条件,做好思想发动,选好咨询公司,讲究实际效果.
作者:阎惠中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简称GCP)是新药研究领域里国际通行的规范,国外新药临床研究的长期实践证明,它是保证新药临床研究准确可靠,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不可缺少的规范.目前我国在新药临床研究中也已全面推行GCP.实践证实它确实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十分重要的一环.我们在从事中医药科研的管理中深切体会到,由于中医理论的特殊性,中医药临床研究有着更多的复杂性,研究过程中又有很多可变因素影响到研究结果.因此,如何提高中医药临床科研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作者:刘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为了分析门诊量影响因素,对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8~1999年全院门诊增长情况进行回顾,对吸引病人来院就诊的主要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该院年平均增长率为10.7%,有6个科室年增长率大于全院平均增长率.吸引病人来院就诊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就近就诊、医疗水平、有熟悉的医生、定点医院、知名专科、服务热情、医院环境等;在希望改善的8项因素中,降低收费排名第一.通过调查得出:门诊量与就近就诊、医疗质量相关;与专科知名度、服务质量、门诊环境密切相关;医疗费用值得重视.
作者:李林;张明;黄倩;林健;梁霭青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针对市场经济下医院面临的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实施等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居民健康需求的新变化,提出了医院经营管理必须要适应这些新变化,内部的经济管理内容要深化、范围要拓宽、结构要调整、制度要健全,并与行政管理、业务技术管理、政治思想管理等互动的思路;提出了医院开展成本核算,规范科室核算以及探索产权改革的建议等.
作者:王保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国务院1987年颁布的.十几年来,<办法>在处理医疗事件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处理现实的医疗事件中<办法>显得力不从心,暴露出了欠缺和滞后.因此,就当前医疗纠纷处理的情况,急需相应的法规出台,以更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王永晨;赵长久;康天光;梁子君;栾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42年,是浦东新区历史为悠久的医院.医院坐落于浦东新区东南部的百年老镇--川沙镇,距浦东国际机场仅8公里.
作者:段丽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质量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样错综复杂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抓?抓什么?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只要抓住持续质量改进这个核心,质量就会不断提高,也就会适应和满足病人需求的不断变化.
作者:高恪 刊期: 2001年第10期
5质量营销是医院质量经营的灵魂与支柱5.1医院质量营销体系与结构营销不是一个质量名词,而是贯穿于医院诸医疗环节、诸经营过程的一种灵魂.如果将医院质量营销作为一种体系来看待,我们可将其分成硬体系和软体系两大类(如附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质量作为医院生存、获利和发展的支柱是影响面极为宽广且深远的.
作者:陈绍福;徐宝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学科建设管理是医院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学科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更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证.立足于医疗工作,建立科学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形成系统规范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以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全面发展,更快地形成专科优势和特色,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实力,就是我们建立和完善医院学科建设管理体系的目的.
作者:余春华;潘润全;黄静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近10年来,由于我国医疗市场的拓宽和发展,使原本单一的就医流向发生了变化,社会办医分流了医院的病人.另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单位对职工医疗费用的控制,直接影响了医院的门诊量、病床使用率等业务指标的完成,并呈下降趋势.我院是本市惟一的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病床520张,年门诊量37万人次,收住病人1万人次左右,负责全市主要的预防保健、医疗、急救任务.
作者:卢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自1993年开始对住院医师实行轮转培训和学分考核,1998年以来,按照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对培训内容、学分考核项目及考核方法等进行了修订,使这项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崇远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