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武保志
目的 采用新型TaqMan-MGB探针建立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根据普氏立克次体外膜蛋白B的基因(ompB)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克隆的ompB基因片段作DNA模板,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仪(ABI 7900型)上建立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 建立的定量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与巢式PCR相比较,荧光定量PCR检测敏感性是其100倍.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莫氏立克次体及其他相关立克次体和细菌DNA,检出结果均为阴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普氏立克次体感染的豚鼠血标本,某些样本检测为阳性,而用巢式PCR检测的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研究中建立的检测普氏立克次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合于快速检测样本中微量普氏立克次体DNA,可用作临床实验室快速确诊流行性斑疹伤寒.
作者:杨晓;陈梅玲;温博海;牛东升;朱丽娜;李青凤;孙长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了解江西省霍乱弧菌流行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分析爆发性流行和环境与食品监测菌株的特征及相关性,我们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江西省2004年部分O1群、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杨梦;袁辉;张京云;李育强;丁晟;刘晓青;吴婉卿;阚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调查中国部分城市癫痫患者的诊治和需求情况,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癫痫治疗和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北京、长沙三个城市社区人群中的癫痫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就诊情况、治疗情况、对癫痫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途径、生活中的障碍和目前的需要.结果 大多数患者能正确选择医疗机构(90.8%)和专业医生(92.3%)就诊,并遵医嘱服用抗癫痫的西药(77.4%),治疗效果亦较好(82.6%).但仍有部分患者对癫痫知识不太了解(13.5%),去私人诊所就医(12.9%)和使用民间偏方(7.7%),治疗期间不重视随访血药浓度(45.8%)和血生化指标(43.9%).等候时间长(36.8%)、交通不便(23.2%)、费用太高(22.6%)是造成就医不便的主要原因.患者就医主要的障碍是就业(47.2%)、婚姻(29.9%)、心理(44.4%)和人际关系(29.9%);主要的需求是有效(87.0%)和便宜的药物(40.9%)及就医方便(37.0%).结论 应结合患者的需求加强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工作.
作者:丁玎;江滨;刘运海;王文志;吴建中;杨期东;张立;李世绰;洪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北京市大兴区2000-2005年本市人口麻疹发病率为0.91/10万~2.20/10万,符合北京市麻疹的发病水平,但是随着大兴区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成为主要发病群体,麻疹暴发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为探索疫情暴发原因,为麻疹防治提供依据,现将大兴区2000-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侯文俊;李冬梅;高洁;戴慧琴;石春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贵州省苗族和仡佬族人群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生命质量问卷调查582人,同时进行家庭一般情况和个人健康相关行为、2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调查.采用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苗族人群生命质量得分相对高,汉族居中,仡佬族低;三个民族的生命质量在多个领域存在差异,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主要有性别、年龄、2周是否患病、是否患慢性病、是否饮用生水、是否吸烟以及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生活支出费用的多少等.结论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推行合作医疗、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健康教育倡导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发展经济是提高少数民族人群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者:刘国琴;李宁秀;毛立坡;杜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啮齿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状况和病毒型别,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宿主动物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别检测鼠血清特异性总抗体和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鼠肺汉坦病毒抗原.将阳性鼠肺标本接种长爪沙鼠分离HV,阳性鼠肺标本提取病毒RNA,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巢式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从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为9.96%.鼠血标本总抗体阳性76例,IgG阳性56例.成功分离到1株HV,命名为SZ2083.经逆转录-巢式PCR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显示为汉城(SEO)型.序列比较分析发现SZ2083核苷酸序列与L99同源性为97%,而与HTN 76-118株的同源性仅为76%.结论 深圳市存在着以家鼠型为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作者:阳帆;古丽巴哈尔;刘建军;杨洪;张小岚;何建凡;梁焯南;张顺祥;姚苹苹;翁景清;何雅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山东省庆云县2004年至2005年2月报告布鲁氏菌病(布病)10例,均集中在大高村;而该县2000年至2003年3年间仅报告2例.为了解疫情上升原因,于2005年4月7日进行了现场调查.
作者:程慧健;李忠;王显军;丁淑君;李蓬;王连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006年3月25日上午,南昌市东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话报告,该医院3月18日收治了1名发热、头痛患者,初步诊断为可疑人猪链球菌感染,接到报告后,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4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对该患者血液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确认为猪链球菌2型,这是我国大陆继江苏、四川省之后第三个省份发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
作者:吴景文;刘云;涂正波;吴玉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公平性的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7月1-15日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岳西县2112名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公平性现状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用率、比、Gini系数、集中指数(CI)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点地区5组收入状况居民中,从低收入组到高收入组的2周门诊就诊率分别为48.14‰、82.90‰、65.88‰、48.72‰和50.66‰,CI值为-0.026,各组居民就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2,P>0.05);近一年内住院率分别为59.08‰、67.36‰、51.76‰、58.97‰和52.86‰,CI值为-0.017;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95.40‰、243.52‰、230.59‰、225.64‰和176.21‰,CI值为-0.055,不同收入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差异(x2=18.42,P<0.01),随收入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呈增高趋势.5组收入居民中,年人均医药费用占人均家庭支出比例分别为36.12%、26.18%、22.47%、23.26%和15.65%.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措施前后,住院患者的Gini系数分别为0.445和0.448.结论 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趋于公平性,但农村居民在卫生筹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面存在不公平性,低收入居民有较高的卫生服务需要.
作者:叶冬青;何义林;马李;胡爱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吸毒严重地区暗娼HIV和梅毒新发感染及队列保持情况.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招募343名暗娼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在6个月随访时进行HIV和梅毒血清抗体检测,估算HIV和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率,以及分析队列本底的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与队列6个月保持率的关系.结果 暗娼队列6个月的HIV和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00/100人年和6.23/100人年.队列6个月保持率为53.6%(184/343),在队列保持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少数民族(OR=0.36,95% CI:0.18~0.74)、参加过艾滋病防治项目(OR=1.83,95% CI:1.17~2.86)、近6个月嫖客人数≥50人(OR=1.75,95% CI:1.11~2.77)和住所或工作场所变化(OR=0.56,95% CI:0.33~0.94)与6个月仍旧能随访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地区有高的暗娼梅毒新发感染率和高危性行为,汉族、参加过艾滋病防治项目及住所或工作场所稳定的暗娼队列保持率高.
作者:田利光;马泽恩;阮玉华;曹晓蕴;黄建萍;汪德仁;朱国平;姚辉鸣;韩莉;郝春;尹潞;梁姝;秦光明;陈康林;王君;汪宁;邵一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旋毛虫病、弓形虫病血清学检测,探讨了混合血清检测(混检)在寄生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及对成本-效果的影响.方法 根据二项分布原理,探讨混合血清检测的可行性.旋毛虫病或弓形虫病血清学检测,采用3、5、10份等三种混检方法.同时对血清样品逐一检测和混合检测进行了成本-效果评价.结果 只要混有1份弱阳性血清,旋毛虫病或弓形虫病的三种混检都呈阳性结果.如果混合的血清全部是阴性,旋毛虫病3、5、10份阴性血清样品混合各检测24组,全部呈阴性;弓形虫病3、5份阴性血清样品混合,检测12组,都呈阴性,10份阴性血清样品混合,检测18组中16组呈阴性,2组呈阳性.旋毛虫病或弓形虫病混检显示,混检效率与待检寄生虫血清学阳性率有关,血清学阳性率在10%时,4份混检效率较高,血清学阳性率在1%时,以10份混检效率较高,而当血清阳性率在0.1%时,增加混检样品数可明显减少检测次数,但前提条件是要保证混检样品中只要有1份阳性样品,混检时都能测出阳性,而且若全部是阴性样品混检,也不出现阳性.结论 运用卫生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表明寄生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混检成本低,尤其是对预期血清学阳性率较低(≤1%)的调查,混检可节省大量成本.
作者:陈颖丹;王聚君;周长海;许隆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每天平均每小时代谢当量(MET)水平来评价体力活动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的关系.方法 1998年秋季对不同地区35~59岁人群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时无冠心病、脑卒中及恶性肿瘤病史的个体进行随访至2005年上半年.结果 共有11849名研究对象资料完整,平均随访5.9年,共发生84例ICVD事件.将MET值作为连续变量带入Cox回归模型研究其与心血管发病风险的关系,初步调整人口学因素后总人群、男性、女性、城市及农村人群发病风险均与MET值负相关,其中城市人群有统计学意义HR=0.22(95% CI:0.05~0.95).进一步调整其他因素后相关性减弱,城市人群显著性消失.结论 城市人群平均每小时MET水平与ICVD呈负相关,其对心血管病的保护可能主要通过传统危险因素起作用.
作者:张兴;谢高强;张林峰;李贤;赵连成;李莹;周北凡;武阳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该病的发生率世界各地区有较明显差别,我国目前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
作者:刘杰;武保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贵州省4城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择贵阳、遵义、凯里、都匀4城市慢性HBV感染患者共786例,其中无症状携带者(ASC)346例,慢性肝炎(CH)313例,肝硬化(LC)77例,肝细胞肝癌(HCC)50例.用S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确定基因型,直接测序分析B基因亚型,比较主要基因型地区分布及临床特征.结果 786例中,B基因型497例(63.23%),C型275例(34.99%),A型7例(0.89%),D型7例(0.89%),未发现E、F型.B型的分布:凯里市高(96.04%),遵义、都匀市其次(78.79%、64.52%),贵阳市低(53.14%).C型的分布,贵阳(45.84%)高于都匀(34.41%)、遵义(13.13%)及凯里市(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94例B型感染者中,93例为Ba(98.94%)、1例为Bj亚型.从ASC、CH、LC到HCC组,B型的分布逐渐降低,而C型在各组的分布逐渐增高.与B型相比,C型感染者年龄较大;ALT水平较高(P<0.05);HBeAg阳性较低(P<0.025).结论 贵州省存在A、B、C、D 4种HBV基因型,但以B型为主,C型其次,A、D型极少.B型中又以Ba亚型为主.B、C基因型在贵州省4城市的分布有一定差异.
作者:丁静娟;张权;彭亮;刘悦晖;李忠;刘三都;胡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阐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对11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81个碱基在内的286 bp片段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并对经检测显示有突变的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此扩增区域进行序列测定.其中利福平耐药株73株,非利福平耐药株11株,敏感株26株.结果 PCR-SSCP检测显示利福平耐药株中有47株有突变存在,经直接测序分析其中76.6%的菌株存在rpoB基因的单位点突变,主要集中在531位(61.1%)和526位(25.0%);联合突变发生率为23.4%.此外,经PCR-SSCP检测,11株非利福平耐药株中2株有突变存在,26株敏感株中1株有突变存在.经直接测序分析突变涉及位点为511位、526位和535位.结论 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发生突变是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531位丝氨酸和526位组氨酸是常见的突变位点.
作者:刘敬华;张丽水;刘志广;黄明翔;赵秀芹;王琳;万康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中国B'和B'/C亚型HIV/AIDS患者tat第一外显子的基因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的特征和变异特点,探讨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辽宁、吉林和云南省HIV-1感染者中选取病情呈缓慢进展的B'亚型感染者8例和B'/C亚型感染者5例,选择年龄、性别感染时间与前二者匹配的病情呈典型进展的B'亚型感染者26例和B'/C亚型感染者9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的tat基因,纯化后直接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序列编辑后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变异情况分析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 B'和B'/C亚型缓慢进展者、典型进展者Tat第一外显子中发现多种氨基酸替换,但除A58T外均未显示出与病毒载量以及疾病进展的明确相关性.23N、31S、32Y、46F变异均显示出亚型特异性;Tat蛋白的二级结构未发现规律性变化.结论 中国HIV/AIDS患者tat第一外显子某些位点的基因变异,如A58T可能与病毒载量以及疾病进展有关,Tat蛋白的二级结构可能与HIV感染后的疾病进展无明显关系.
作者:韩晓旭;代娣;张岩;张旻;张子宁;刁莹莹;耿文清;尚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温泉度假娱乐场所温泉水军团菌污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北京市昌平地区较大的4所温泉度假娱乐场所,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同时采集温泉水进行军团菌分离、鉴定和菌落计数,分离到的菌株用PCR方法进行mip基因分型.结果 87份温泉水检出47株军团菌,均为嗜肺军团菌(Lp),检出率为54.02%,共有4个血清型(Lp1占57.45%,Lp6占21.28%,Lp12占14.89%,Lp5占6.38%).温泉水通过循环过滤加热系统控制池水的温度在34~47℃之间,34~44℃均有军团菌的检出,34℃以下和44℃以上未检出,其中高温池(40~47℃)37份水样检出Lp 21株,检出率56.75%;低温池(34~39.9℃)42份水样检出Lp 26株,检出率61.90%.高温池与低温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所温泉度假娱乐场所温泉水pH值6.4~7.3,环境温度26~28℃,相对湿度在56%~69%,均为军团菌佳的生长条件.温泉场所的消毒全部采用氯制剂,余氯含量为0.3~0.5 mg/L,但检出率仍在14.29%~48.00%.结论 4所温泉娱乐场所温泉水Lp污染比较严重,血清分型以Lp1为主,环境条件、pH值、温泉水温度以及温泉的形成方式均适合军团菌生长,所以要高度注意由温泉引起的军团菌暴发.由于温泉水温度比较高,氯制剂中氯挥发快,可影响消毒效果,温度达到44℃以上可作为抑制军团菌方法.
作者:王连秀;闫革彬;葛莉娜;乔桂芳;赵维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北京等15个城市35家医院脑卒中患者到达医院前时间(院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统一的问卷,对2002年6月30日至2003年4月30日发病一周内的227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除一般资料外,按是否在脑卒中症状发生后6 h内到达医院将患者分为两组,对影响脑卒中院前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8岁,男性占60.2%.缺血性脑卒中为78.8%,出血性脑卒中为21.2%.(2)发病后决定马上去医院的占27.8%.使用急救电话和急救车的比例为27.2%;约1/4患者知道脑卒中后需要马上去医院诊治和溶栓治疗;1/4的患者对脑卒中基本无认识,发病后不知道求救而盲目等待.(3)发病后≤6 h到达医院的患者占57.5%;首次就诊地点是急诊室的为58.6%;发病后≤6 h到达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率为6.7%.(4)影响脑卒中患者院前时间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到达医院的方式、首次就诊的地点、发病地点到医院的距离、是否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是影响患者≤6 h到达医院的独立因素.结论 42.5%脑卒中患者不能在发病后6 h内到达医院,其院前时间延误的主要原因是对脑卒中知识了解不够、使用急救电话/急救车少、患者转运距离超过20 km等.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知识的了解是提高患者6 h内到达医院的重要因素.
作者:毕齐;张茁;张微微;李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新源野生动物市场从业人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抗体产生情况及其暴露果子狸的关系.方法 对野生动物市场从业人员中的志愿者进行SARS病毒血清抗体监测,对监测结果结合果子狸在市场的存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5和12月、2004年1和7月、2005年6月,共5次分别对328、238、135、139和53名市场从业人员开展调查,SARS病毒IgG抗体检出率依次为25.61%、13.03%、12.59%、5.04%和9.43%,没有检测到SARS病毒IgM抗体.在接受2次以上随访调查的129人中,97人的血清抗体一直为阴性,18人一直为阳性;有13人从阳性转为阴性,有1人从阴性转为阳性.在清除果子狸后进入市场的工作人员,SARS病毒IgG抗体检测全部阴性.结论 广州市新源野生动物市场从业人员SARS病毒抗体检出率和市场内果子狸的存在情况密切相关.
作者:徐慧芳;许锐恒;徐建国;顾菁;张周斌;高凯;景怀琦;罗会明;高阳;郭荣同;梁彩云;赵宇腾;邹晓忠;王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005年9-10月浙江省某县霍乱流行,外来人口发病占全部病例的85.9%.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现场调查依照病例定义在重点地区逐户搜索和调查,医疗机构开展腹泻病例监测.病例定义:2005年9月以来居住或来本地工作、生活的人群,腹泻>3次/天,粪便性质改变或伴有呕吐、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病例.
作者:王希江;林君芬;钱晔;傅利军;张德勇;王樟富;骆淑英;尹月英;葛群华;蔡祖华;黄文忠;叶方友;干伟群;李欢龙;祝绯飞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