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英;朱庆龄;李金颖
举例说明现代人为了工作或生活上的要求,所造成的小环境,与自然界的大环境一样,都可以形成“六淫”致病,如“湿阻”,可以通过审证求因,予以辨证论治。
作者:连家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乌蛇蝉衣汤是张锡君在验方乌蛇败毒散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方剂。临床治疗荨麻疹30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依据:全身起散发性大片红色丘疹块,高出皮肤,遇热加重、瘙痒,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影响正……
作者:闫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健脾强肾灵”治疗男性不育症134例,效果理想,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不育症者共134例,年龄25~38岁。原发性不育129例。继发性不育者5例,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排除女方不孕,精液……
作者:谢玉梅;李善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心脑通络液是黑龙江省名中医李延教授经验方。由菊花、天麻、勾藤、牛膝、水牛角、红花、川芎、水蛭组成的汤剂。临床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现将其降压机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衍良;孙一鸣;吴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从1998~2001年,采用自拟烧伤散治疗Ⅰ、Ⅱ度烧烫伤200例,其疗效满意,该方法具有止痛效果好,治疗时间短、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1998~2001年间,共收治烧烫……
作者:杨旭辉;孙杰;杜金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在1998—7~2002—3月之间,笔者自拟止嗽散加凉血活血药丹皮、赤芍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顽固性干咳5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对照观察,有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
作者:陈允旺;陈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采用解痉镇咳汤(蜈蚣、僵蚕、地龙、百部等)治疗小儿百日咳(痉咳期)62例,全部有效,提示该方对本病有解痉镇咳、降气化痰之功。
作者:贺建华;张善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颈椎病是指因颈维间盘、椎体后缘、椎体后小关节、韧带等发生退行性改变,颈使邻近的神经根、椎动脉、颈脊髓、交感神经等组织受压迫或刺激,所引起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证。又称颈椎综合症。往往影响患者……
作者:胡津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舒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胃脘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大者56岁,小者23岁。疗程长者9年,短者……
作者:杜秀清;林树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们使用黄芪注射液观察COPD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且作了随机分组对照比较,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0—10~2001—12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56名,其诊断符合慢性阻……
作者:连金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病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儿,对生长发育颇有影响。本文所治5例,疗效均较满意,简介如下: 病案一 张某,女,9个月。1999—9—6日就诊。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家住牧区,母乳和羊乳喂养。生后发育一般,但佝偻……
作者:王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再通后存在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问题,如何减轻MIRI而获得大的“净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观察了灯盏细辛注射液联用复方极化液对AMI患者冠脉再通后的MIRI的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作者:王弘道;缪文丽;于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汉唐时代,书中多称之为“下剩”,宋代以后则统称“泄泻”。引起泄泻的病因很多,现在这里专谈肾阳衰所致泄泻。 1 肾阳衰的病因 导致肾阳衰的原因较多,举常见者有因素体阳虚,久病或久泄,或由劳损过度,下元……
作者:谭锦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患者,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CO2潴留。尽管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根据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资料,长期氧疗(LTOT)被认为是能影响COPD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新的……
作者:浦明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对肝胃气痛片生产中的用淀粉糊浓度和干燥温度进行考察,提高片剂硬度和碳酸氢钠含量,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佳工艺条件。
作者:姜国庆;王艳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裘笑梅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于妇科更负盛名,对治疗崩漏尤有独到之处,现举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1 血热型(又有实热与虚热之别) 1.1 实热型 例:徐某某,15岁,学生,1993—4—6日初诊。 患者初潮经律错乱,量多如崩,色紫红……
作者:李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自1991~2001年在骨伤科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由外治法与内服药物相结合,治疗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4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1例,急性外伤性滑膜炎33例,慢性外伤性滑膜炎14……
作者:陈茂义;孙鲁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在1998—1~1999—12月期间,运用祛瘀生新法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52例,取得一定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2例均系门诊收治女性,年龄19~40岁,停经38~49天,经临床、实验室、B超确诊……
作者:潘扣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黄连为清热燥湿药,《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热气目痛”,《珍珠囊》指出:“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主产四川,以雅州、眉州产者为优,故名“川黄连”、“雅连”。本品大苦大寒,上泄心胃肝胆之实火,下燥胃肠积滞之……
作者:杨小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下肢丹毒30例。设单纯西医(对照组)治疗2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72.7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高,一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
作者:孙景兰;孙建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