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兰;孙建梅
采用解痉镇咳汤(蜈蚣、僵蚕、地龙、百部等)治疗小儿百日咳(痉咳期)62例,全部有效,提示该方对本病有解痉镇咳、降气化痰之功。
作者:贺建华;张善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失眠在现代医学中属神经衰弱范畴,是大脑机能平衡失调引起的功能性疾患。笔者选用百会、四神聪穴治疗失眠50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50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以失眠为主证,兼有下列8项中的5项症状,并……
作者:南柏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自1991~2001年在骨伤科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由外治法与内服药物相结合,治疗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4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1例,急性外伤性滑膜炎33例,慢性外伤性滑膜炎14……
作者:陈茂义;孙鲁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迎风流泪,古人也称迎风冷泪。本病是以眼睛无红肿,见风泪出,遇冷风尤甚为主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泪小管痉挛、泪管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病。笔者近年对本病采取针刺、拔罐、中药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莹莹;栾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们使用黄芪注射液观察COPD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且作了随机分组对照比较,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0—10~2001—12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56名,其诊断符合慢性阻……
作者:连金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拟宁心汤治疗心血不足型心悸的疗效。方法:以自拟宁心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心血不足型心悸50例,观察心悸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状况。结果:症状总有效率86%,心电图总有效率54%。结论:自拟宁心汤对心血不足型心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曲滨玲;徐国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以往治法多种,虽有一定疗效,但常反复发作,形成粘连性中耳炎。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中耳炎40例(50耳),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
作者:王文田;赵晓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下肢丹毒30例。设单纯西医(对照组)治疗2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72.7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高,一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
作者:孙景兰;孙建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思密达在小儿细菌性痢疾中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分组,145例分为2组,设治疗组和观察组,为更能说明问题,总结时仅选便培养阳性者,治疗组34例,观察组35例,观察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观察热退时间、便成形时间。结果:两组在便成形时间、住院日数上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故认为思密达在小儿细菌性痢疾治疗中疗效确切。
作者:徐志英;朱庆龄;李金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心脑通络液是黑龙江省名中医李延教授经验方。由菊花、天麻、勾藤、牛膝、水牛角、红花、川芎、水蛭组成的汤剂。临床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现将其降压机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衍良;孙一鸣;吴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根据末梢神经痛的临床症候特点制定了具有温阳散寒、清热利湿、祛风止痛的通痹止痛饮,并对36例末梢神经痛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其不仅对干性坐骨神经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其对臂丛神经痛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72%及22.4%。另外我们以布洛芬治疗的12例作为对照组,其有效率为58.3%。两级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停药后通痹止痛饮组88.9%的病例疼痛持续缓解,而西药组疼痛持续缓解率为41.7%,两者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提示通痹止痛饮无论在缓解疼痛方面还是停药后疼痛持续缓解方面都显著优于西药组。
作者:张子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颅脑损伤病人,由于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感知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以及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护理人员不但要为其做好生理上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才能促进病人身心全面康复。……
作者:高建平;王红丽;陈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笔者用自拟二黄二子汤治疗小儿热哮98例,收到显著效果。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中,男性59例,女性39例;年龄小者8个月,大者7岁;病程短者2天,长者3年。血检:白细胞1万以下者19例,1……
作者:秦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举例说明现代人为了工作或生活上的要求,所造成的小环境,与自然界的大环境一样,都可以形成“六淫”致病,如“湿阻”,可以通过审证求因,予以辨证论治。
作者:连家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病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儿,对生长发育颇有影响。本文所治5例,疗效均较满意,简介如下: 病案一 张某,女,9个月。1999—9—6日就诊。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家住牧区,母乳和羊乳喂养。生后发育一般,但佝偻……
作者:王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36例,结果治愈97例,好转39例,总有效率为100%。
作者:姜海中;刘锦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裘笑梅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于妇科更负盛名,对治疗崩漏尤有独到之处,现举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1 血热型(又有实热与虚热之别) 1.1 实热型 例:徐某某,15岁,学生,1993—4—6日初诊。 患者初潮经律错乱,量多如崩,色紫红……
作者:李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不孕症较普遍,且疗效显著,治疗手段多样,手法独特,简便安全,在临床推广应用广泛。本文对针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美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医认为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本文通过42例内伤咳嗽的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7.6%。
作者:谢懿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在1998—7~2002—3月之间,笔者自拟止嗽散加凉血活血药丹皮、赤芍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顽固性干咳5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对照观察,有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
作者:陈允旺;陈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