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脘痛寒热辨证中舌诊与喜凉饮热食的比较--附506例分析

林俊哲

关键词:胃脘痛, 寒热辨证, 中焦虚寒, 临床观察, 寒热虚实, 寒热错杂, 症状, 胃痛, 舌质, 闽南, 患者, 腹泻
摘要:胃脘痛的辨证,首辨寒热虚实.笔者于闽南从医廿余年,临床观察胃脘痛以中焦虚寒及寒热错杂占绝大多数,但胃脘痛患者经常出现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用凉性药后出现胃痛加剧或腹泻等症状.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总攻疗法治疗胆石症60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治疗60例胆石症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明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柴银白虎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152例

    笔者从事临床十几年来,采用自拟柴银白虎汤治疗外感发热疗效较好,现将收集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吴少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针药并施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56例

    1999年1月~2001年9月笔者采用针刺合并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56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新生;施根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六神丸运用40例分析

    六神丸原方由珍珠、麝香、蟾酥、冰片、雄黄,配以百草霜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临证用于烂喉丹痧、喉风乳蛾、咽喉疾病、疔疮疖肿、乳痈、无名肿毒等.

    作者:杨际芳;翁祖琼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肺癌化疗后消化道反应30例

    我们自1998年3月至2001年8月对原发性肺癌患者,在行术后辅助化疗或晚期肺癌姑息性化疗后出现纳呆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反应,运用四君子汤临床辨证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爱琴;孙在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医药科技查新及常见用户问题分析

    中医药科研人员的课题立项和成果鉴定报奖前,科研主管部门一般要求提供查新咨询报告.查新咨询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查新机构履行的重要管理职能,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科研决策和科研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科学化、规范化的程度倍受重视,科研查新咨询是规范化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已成为科研课题立项及成果申报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

    作者:杨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脘痛寒热辨证中舌诊与喜凉饮热食的比较--附506例分析

    胃脘痛的辨证,首辨寒热虚实.笔者于闽南从医廿余年,临床观察胃脘痛以中焦虚寒及寒热错杂占绝大多数,但胃脘痛患者经常出现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用凉性药后出现胃痛加剧或腹泻等症状.

    作者:林俊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参归脾丸临床应用2则

    人参归脾丸因其配方精良,疗效显著,便于服用,所以笔者在临床上常辨证选用该药或与其他药配合应用,获得较好的效果,兹举例分析如下.

    作者:唐逍;乔立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拟益母逐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40例分析

    笔者以益母逐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4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怡真;张素英;汪敏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OL-2000电动牵引、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3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指术后一段时间原有症状或相似症状再次出现.有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在椎板缺损区形成大量纤维瘢痕组织与硬膜或神经根粘连,使术后症状复发[1],文献报道其复发率在5%以上,其治疗较非手术者困难.

    作者:郭健红;林木南;刘献祥;高晖;刘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推拿整脊治疗原发性脊柱侧凸症50例

    近10a来笔者运用推拿整脊手法治疗原发性脊柱侧凸症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毛忠清;郑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50例乳癖分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笔者近年来采用分期治疗方法治疗乳癖症(乳腺增生病)1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珠;徐建国;林阿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正交法研究复方黄芩液制备工艺

    为建立复方黄芩液的佳工艺条件,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HPLC法测定样品中黄芩苷的得率.结果:佳工艺条件为A1B3C1.即煎煮时间1.5 h,浓缩倍数1 kg/L,101澄清剂(5%)添加量7%.结论:本研究实验结果可靠,佳工艺条件适合批量生产.

    作者:褚克丹;沈小萍;邱水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活血化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30例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粘膜损害为主的慢性粘膜病变.近年研究发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存在血液的高凝特性等微观血瘀症.

    作者:黄发盛;林群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无症状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考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医区别于西医临床诊疗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一,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先进检测手段的不断出现和改进,一些疾病在未出现症状或体征时已被确诊.

    作者:吕崇山;冯桂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性胃脘痛的病因学再认识

    慢性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包括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其它器质性疾病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中以慢性胃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占绝大多数.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皮三针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80例

    我院从1996年3月起应用三根针经皮内固定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颈骨折80例,经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凡;林侃;林善流;林勇;周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云南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1临床资料142例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诊断均参照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标准I并经颅脑CT确诊(以发病15d之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按全国标准Ⅱ)[1].

    作者:黄辉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滋阴活血汤治疗肺结核盗汗症8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滋阴活血汤治疗肺结核盗汗症8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培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76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7年5月~2002年5月,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146例,其中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者7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邱志洁;张雪梅;严晓华;蓝健姿;骆杰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