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孙建
目前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损伤了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临床上化疗药物对肝细胞的损害比较多见,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血病患者39例,并对化疗药物所致的肝损害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玲玲;曾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容易合并感染.糖尿病合并肛瘘,多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内口继续感染,不能自愈而形成.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并肛瘘42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晖;林祖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是24 h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后发现的有明显ST-T改变,但无明显心绞痛症状的人群,他们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群体,近10多年来已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体检中发现的72例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仰光;肖敏玉;郑秋影;倪小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从1992年4月至1996年3月采用中草药熏洗、封闭注射和手术3个不同步骤治疗248例跟痛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承群;葛跃华;温云君;丘继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腰腿痛是骨伤科多发病、常见病.笔者采用大剂量封闭液骶管注射结合腰背肌锻炼治疗慢性腰腿痛10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林松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跟痛症患者81例,计105足,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占洲;郑世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采用中药三类新药脑脉泰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中医辨证属中经络之气虚血瘀汪和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111例,并与偏瘫复原丸110例作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炳辉;方素钦;叶盈;陈志斌;俞征宙;叶钦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菱形肌损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背部软组织疼痛性疾患,临床上常与颈椎病混淆在一起.近几年来,我们以点拨推拿手法治疗该病6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幸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2000年1月起至2001年5月,我们运用中药健脾固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设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秀月;陈翔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冷冻所致兔脑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冷冻所致兔脑水肿模型,检测兔脑水肿前及脑水肿后6 h、24 h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含量的变化和病理学改变,并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和尼莫地平对其影响.结果:脑水肿模型组术后6 h和24 h脑组织含水量(78.74%±0.64%和80.67%±0.43%)较冷冻术前(77.13%±0.49%与77.21%±0.46%)增加;尼莫地平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6 h与24 h的脑含水量(分别为77.97%±0.51%、77.91%±0.47%与78.23%±0.66%、78.31%±0.58%)较脑水肿模型组为低(P均<0.05).脑水肿模型组术后6 h和24 h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mg/g干脑重,分别为63.25±6.72和85.10±8.05)高于尼莫地平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分别为46.68±5.13、48.54±6.33和54.68±6.92、52.47±5.86),P<0.05.病理学检查见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尼莫地平组之脑组织细胞水肿改变较脑水肿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有效防治创伤后脑水肿.
作者:杨堃;蒋先惠;王荣亮;陈坚;张人杰;蒋子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大剂量益母草配合中医辨证治疗中经络型中风56例,疗效较佳,这对发掘我国中医中草药治疗脑血管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振兴;梁立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4年8月至2001年8月,我院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6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阿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其第13卷心腹痛[1]大部分医论,包含着胃脘痛论治.因此探讨心腹痛与胃脘痛的二者关系,对指导胃脘痛论治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此作如下探讨.
作者:林道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眩晕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尤其以中老年为多见,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且易发作.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松钦;陈瑞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在妇科门诊中经常遇到人工流产后(排除不完全流产)阴道出血伴下腹痛的病人,我们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妙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疏肝法治疗心血管、输尿管、乳腺导管、输精管等机体管腔痉挛、狭窄、梗阻及舒缩障碍性疾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曾加益;叶实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院感染学是研究在医院内一切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管理的一门学科.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它的传播途径有很多方面,如何控制和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是当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其中消毒供应室对医疗器械消毒是否合格,灭菌是否彻底,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环节.现就如何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陈少岚;毛巧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风后遗症的特点是本虚标实,多认为本虚是肝肾阴亏,在康复治疗中以滋养肝肾为主,常常忽略了脾胃的生理特点及康复治疗过程中调理脾胃的重要作用.笔者仅就脾胃在中风康复过程中的相关作用略述己见.
作者:肖子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对67例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运用自拟平肝脂汤和脂必妥进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宽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自1997年起用调理肝脾法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IBS)10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陈薇;林春裳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