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62例

蔡松钦;陈瑞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现报道如下, 中老年, 眩晕症, 发病率, 临床, 疗效, 病因
摘要:眩晕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尤其以中老年为多见,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且易发作.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新生儿高血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各种危重疾患对患儿机体的严重损伤和刺激,临床上显著的特点表现为高血糖[1,2].各种危重新生儿高血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为了探讨危重新生儿高血糖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我们对154例危重新生儿血糖浓度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庄婉珠;张静;施燕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调理脾胃在中风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中风后遗症的特点是本虚标实,多认为本虚是肝肾阴亏,在康复治疗中以滋养肝肾为主,常常忽略了脾胃的生理特点及康复治疗过程中调理脾胃的重要作用.笔者仅就脾胃在中风康复过程中的相关作用略述己见.

    作者:肖子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33例

    儿童哮喘好发于6岁以内患儿,其中84.8%发生于3岁以内患儿.现临床上运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对3岁以下患儿唯一长期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采用简易贮雾器对患儿进行吸入治疗,并做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活血补肾法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方法:选骨折延迟愈合病例30例,随机抽样,15例采用活血补肾法治疗,1 5例采用自然愈合法.结果:采用活血补肾法治疗后,骨折的愈合明显加速.结论:活血补肾法是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之一.

    作者:戴琪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对防治白血病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目前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损伤了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临床上化疗药物对肝细胞的损害比较多见,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血病患者39例,并对化疗药物所致的肝损害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玲玲;曾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拟芩知饮治疗经行口糜42例

    经行口糜指育龄妇女每值经前或经期出现口舌生疮糜烂,呈周期性发作的病变,本病归属于复发性口疮的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芩知饮治疗女性经行口糜,并与西药华素片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萍;陈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亚急性甲状腺炎35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以下简称亚甲炎)多因病毒引起,好发于20~40岁的女性.病程较长,一般4~8周,重者长达半年.强的松类皮质激素治疗本病有一定效果,但病情缓解后易复发或多次复发.对于复发病人,西药除用糖皮质激素外,尚需加用甲状腺素片治疗几个月,以防再发.长期反复使用强的松、甲状腺素片可致严重不良反应,且造成治疗上的矛盾,患者不易接受.笔者采用自拟甲炎方加减,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复发性亚甲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祖贤;林少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加用迪康滴通滴鼻水治疗变应性鼻炎

    笔者于1996年~2001年运用曲安奈德迎香穴位注射加用迪康滴通滴鼻水治疗变应性鼻炎6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孙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学是研究在医院内一切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管理的一门学科.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它的传播途径有很多方面,如何控制和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是当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其中消毒供应室对医疗器械消毒是否合格,灭菌是否彻底,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环节.现就如何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陈少岚;毛巧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可舒治疗老年前期无症状型心肌缺血临床观察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是24 h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后发现的有明显ST-T改变,但无明显心绞痛症状的人群,他们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群体,近10多年来已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体检中发现的72例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仰光;肖敏玉;郑秋影;倪小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识议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任何物质都蕴藏着丰富的能.物质在运动中产生能,能推动物质的运动.物质的质与能是一体两面,以阴阳学说言之,质为阴,能为阳,阴与阳相辅相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但是质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被人们所了解、认同和接受;而能,虽然也是实际存在的,感觉得到的,但却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易被人们所了解、认同和接受.

    作者:朱家云;罗良筹;纪垣;吕尚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制大黄膏外用治验

    在传统医药学中,大黄是临床较常应用的药物之一,但多用来内服.本文就大黄配合其它药物自制成膏外用,对某些外科疾病治疗经多年临床实践有独到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梅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掌握蜜炙中药饮片的适中程度

    中药炮制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而蜜炙中药饮片的适中程度是关系到药材的性味、功效不受损失的重要环节.现根据笔者在中药房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蜜炙中药饮片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陈春花;郑美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62例

    眩晕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尤其以中老年为多见,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且易发作.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松钦;陈瑞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火针的应用

    火针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疗效,有关临床报道逐年增加,其应用范围之广,是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火针可应用治疗包括寒、热、虚、实、风、湿、燥、火、瘀等病因引起的多种疾病,但也有其禁忌证:①糖尿病皮肤破溃久治不愈;②怀孕3个月内禁取孕妇下腹、下肢部;③大血管及重要脏腑器官周围慎用火针;④血友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火针.

    作者:陈金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部弘扬普及性医著的好书--喜读《陈修园医学全书》

    近看到林慧光、俞宜年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推出的<陈修园医学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洋洋160余万字,校注精良,装帧豪华.余故爱不释手,逐一翻阅,发现<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作者:陶御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疏肝理气通瘀法治疗脂肪肝35例

    笔者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对67例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运用自拟平肝脂汤和脂必妥进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宽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0例

    自1994年8月至2001年8月,我院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6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阿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调理肝脾法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02例

    我们自1997年起用调理肝脾法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IBS)10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陈薇;林春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肛瘘42例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容易合并感染.糖尿病合并肛瘘,多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内口继续感染,不能自愈而形成.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并肛瘘42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晖;林祖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