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62例

蔡松钦;陈瑞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现报道如下, 中老年, 眩晕症, 发病率, 临床, 疗效, 病因
摘要:眩晕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尤其以中老年为多见,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且易发作.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如何掌握蜜炙中药饮片的适中程度

    中药炮制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而蜜炙中药饮片的适中程度是关系到药材的性味、功效不受损失的重要环节.现根据笔者在中药房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蜜炙中药饮片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陈春花;郑美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改良骶管注射结合腰背肌锻炼治疗慢性腰腿痛102例

    慢性腰腿痛是骨伤科多发病、常见病.笔者采用大剂量封闭液骶管注射结合腰背肌锻炼治疗慢性腰腿痛10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林松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0例

    自1994年8月至2001年8月,我院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6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阿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疏肝理气通瘀法治疗脂肪肝35例

    笔者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对67例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运用自拟平肝脂汤和脂必妥进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宽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艾灸对雷公藤甲素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

    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健康实验用Wistar雄性大鼠,体重为200±20 g,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作者:李守栋;顾一煌;徐恒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制大黄膏外用治验

    在传统医药学中,大黄是临床较常应用的药物之一,但多用来内服.本文就大黄配合其它药物自制成膏外用,对某些外科疾病治疗经多年临床实践有独到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梅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肛瘘42例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容易合并感染.糖尿病合并肛瘘,多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内口继续感染,不能自愈而形成.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并肛瘘42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晖;林祖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健脾固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自2000年1月起至2001年5月,我们运用中药健脾固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设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秀月;陈翔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调理脾胃在中风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中风后遗症的特点是本虚标实,多认为本虚是肝肾阴亏,在康复治疗中以滋养肝肾为主,常常忽略了脾胃的生理特点及康复治疗过程中调理脾胃的重要作用.笔者仅就脾胃在中风康复过程中的相关作用略述己见.

    作者:肖子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冷冻所致兔脑水肿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冷冻所致兔脑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冷冻所致兔脑水肿模型,检测兔脑水肿前及脑水肿后6 h、24 h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含量的变化和病理学改变,并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和尼莫地平对其影响.结果:脑水肿模型组术后6 h和24 h脑组织含水量(78.74%±0.64%和80.67%±0.43%)较冷冻术前(77.13%±0.49%与77.21%±0.46%)增加;尼莫地平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6 h与24 h的脑含水量(分别为77.97%±0.51%、77.91%±0.47%与78.23%±0.66%、78.31%±0.58%)较脑水肿模型组为低(P均<0.05).脑水肿模型组术后6 h和24 h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mg/g干脑重,分别为63.25±6.72和85.10±8.05)高于尼莫地平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分别为46.68±5.13、48.54±6.33和54.68±6.92、52.47±5.86),P<0.05.病理学检查见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尼莫地平组之脑组织细胞水肿改变较脑水肿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有效防治创伤后脑水肿.

    作者:杨堃;蒋先惠;王荣亮;陈坚;张人杰;蒋子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活血补肾法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方法:选骨折延迟愈合病例30例,随机抽样,15例采用活血补肾法治疗,1 5例采用自然愈合法.结果:采用活血补肾法治疗后,骨折的愈合明显加速.结论:活血补肾法是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之一.

    作者:戴琪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脉泰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111例临床研究

    我们采用中药三类新药脑脉泰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中医辨证属中经络之气虚血瘀汪和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111例,并与偏瘫复原丸110例作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炳辉;方素钦;叶盈;陈志斌;俞征宙;叶钦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中医整体护理病房中的实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士的角色已从单纯的病人照顾者转变为病人身心施护者和健康教育者.从自1999年5月我科开展整体护理2 a多的实践来看,我们深刻体会到针对性健康教育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护理环节,是提高整体护理的前提.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洪花;卓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当归六黄汤治疗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30例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在妇科门诊中经常遇到人工流产后(排除不完全流产)阴道出血伴下腹痛的病人,我们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妙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学是研究在医院内一切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管理的一门学科.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它的传播途径有很多方面,如何控制和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是当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其中消毒供应室对医疗器械消毒是否合格,灭菌是否彻底,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环节.现就如何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陈少岚;毛巧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亚急性甲状腺炎35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以下简称亚甲炎)多因病毒引起,好发于20~40岁的女性.病程较长,一般4~8周,重者长达半年.强的松类皮质激素治疗本病有一定效果,但病情缓解后易复发或多次复发.对于复发病人,西药除用糖皮质激素外,尚需加用甲状腺素片治疗几个月,以防再发.长期反复使用强的松、甲状腺素片可致严重不良反应,且造成治疗上的矛盾,患者不易接受.笔者采用自拟甲炎方加减,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复发性亚甲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祖贤;林少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对防治白血病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目前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损伤了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临床上化疗药物对肝细胞的损害比较多见,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血病患者39例,并对化疗药物所致的肝损害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玲玲;曾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调理肝脾法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02例

    我们自1997年起用调理肝脾法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IBS)10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陈薇;林春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益母草配合中医辨证治疗中风56例

    近年来,我们应用大剂量益母草配合中医辨证治疗中经络型中风56例,疗效较佳,这对发掘我国中医中草药治疗脑血管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振兴;梁立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火针的应用

    火针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疗效,有关临床报道逐年增加,其应用范围之广,是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火针可应用治疗包括寒、热、虚、实、风、湿、燥、火、瘀等病因引起的多种疾病,但也有其禁忌证:①糖尿病皮肤破溃久治不愈;②怀孕3个月内禁取孕妇下腹、下肢部;③大血管及重要脏腑器官周围慎用火针;④血友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火针.

    作者:陈金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