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补肾法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临床观察

戴琪萍

关键词:活血补肾, 骨折延迟愈合, 中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方法:选骨折延迟愈合病例30例,随机抽样,15例采用活血补肾法治疗,1 5例采用自然愈合法.结果:采用活血补肾法治疗后,骨折的愈合明显加速.结论:活血补肾法是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之一.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漫谈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优势

    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新一代抗生素的问世,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细菌性感染性急性疾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其发病率日趋下降,而非感染性的各种心身慢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增高.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发表的资料表明,这类疾病已占各种疾病的80%左右.慢性疾病中尤以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症),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症),慢性消化系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肝胆系疾病),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气管炎),精神心理性疾病(如神经衰弱症、抑郁焦虑症、头痛)的发病率相对提高.中医治疗上述各种慢性疾病,经过历代医生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本文就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的优势发表一点窥见,并请教于同道.

    作者:范德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千金方》心腹痛与胃脘痛的关系探讨

    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其第13卷心腹痛[1]大部分医论,包含着胃脘痛论治.因此探讨心腹痛与胃脘痛的二者关系,对指导胃脘痛论治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此作如下探讨.

    作者:林道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中医整体护理病房中的实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士的角色已从单纯的病人照顾者转变为病人身心施护者和健康教育者.从自1999年5月我科开展整体护理2 a多的实践来看,我们深刻体会到针对性健康教育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护理环节,是提高整体护理的前提.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洪花;卓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62例

    眩晕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尤其以中老年为多见,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且易发作.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松钦;陈瑞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肝肾治疗女扎综合征

    女扎综合征是女扎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以心身疾病和慢性腹痛为常见.

    作者:阮绍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肛瘘42例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容易合并感染.糖尿病合并肛瘘,多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内口继续感染,不能自愈而形成.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并肛瘘42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晖;林祖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健脾固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自2000年1月起至2001年5月,我们运用中药健脾固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设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秀月;陈翔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点拨推拿治疗菱形肌损伤综合征68例

    菱形肌损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背部软组织疼痛性疾患,临床上常与颈椎病混淆在一起.近几年来,我们以点拨推拿手法治疗该病6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幸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儿童多瞬症45例

    我院自1997年至2000年在门诊中用自拟补益清肝汤治疗儿童多瞬症4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汉武;谢薇;郑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学是研究在医院内一切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管理的一门学科.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它的传播途径有很多方面,如何控制和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是当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其中消毒供应室对医疗器械消毒是否合格,灭菌是否彻底,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环节.现就如何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陈少岚;毛巧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制大黄膏外用治验

    在传统医药学中,大黄是临床较常应用的药物之一,但多用来内服.本文就大黄配合其它药物自制成膏外用,对某些外科疾病治疗经多年临床实践有独到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梅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对防治白血病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目前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损伤了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临床上化疗药物对肝细胞的损害比较多见,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血病患者39例,并对化疗药物所致的肝损害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玲玲;曾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识议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任何物质都蕴藏着丰富的能.物质在运动中产生能,能推动物质的运动.物质的质与能是一体两面,以阴阳学说言之,质为阴,能为阳,阴与阳相辅相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但是质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被人们所了解、认同和接受;而能,虽然也是实际存在的,感觉得到的,但却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易被人们所了解、认同和接受.

    作者:朱家云;罗良筹;纪垣;吕尚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脉泰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111例临床研究

    我们采用中药三类新药脑脉泰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中医辨证属中经络之气虚血瘀汪和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111例,并与偏瘫复原丸110例作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炳辉;方素钦;叶盈;陈志斌;俞征宙;叶钦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加用迪康滴通滴鼻水治疗变应性鼻炎

    笔者于1996年~2001年运用曲安奈德迎香穴位注射加用迪康滴通滴鼻水治疗变应性鼻炎6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孙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三阶段治疗跟痛症

    我科从1992年4月至1996年3月采用中草药熏洗、封闭注射和手术3个不同步骤治疗248例跟痛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承群;葛跃华;温云君;丘继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临床研究

    高血压病(E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1991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病发病率约为11.88%,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该病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围绕着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实质,国内开展了许多现代研究.本文旨在通过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间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这些指标的相关关系,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指标提供新的依据,同时对指导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也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吴启锋;熊尚全;温茂详;杨永东;兰东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可舒治疗老年前期无症状型心肌缺血临床观察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是24 h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后发现的有明显ST-T改变,但无明显心绞痛症状的人群,他们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群体,近10多年来已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体检中发现的72例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仰光;肖敏玉;郑秋影;倪小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调理肝脾法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02例

    我们自1997年起用调理肝脾法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IBS)10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陈薇;林春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疏肝法治疗管腔阻塞性疾病体会

    笔者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疏肝法治疗心血管、输尿管、乳腺导管、输精管等机体管腔痉挛、狭窄、梗阻及舒缩障碍性疾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曾加益;叶实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