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锋;熊尚全;温茂详;杨永东;兰东辉
我科从1992年4月至1996年3月采用中草药熏洗、封闭注射和手术3个不同步骤治疗248例跟痛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承群;葛跃华;温云君;丘继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采用中药三类新药脑脉泰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中医辨证属中经络之气虚血瘀汪和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111例,并与偏瘫复原丸110例作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炳辉;方素钦;叶盈;陈志斌;俞征宙;叶钦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士的角色已从单纯的病人照顾者转变为病人身心施护者和健康教育者.从自1999年5月我科开展整体护理2 a多的实践来看,我们深刻体会到针对性健康教育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护理环节,是提高整体护理的前提.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洪花;卓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儿童哮喘好发于6岁以内患儿,其中84.8%发生于3岁以内患儿.现临床上运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对3岁以下患儿唯一长期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采用简易贮雾器对患儿进行吸入治疗,并做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任何物质都蕴藏着丰富的能.物质在运动中产生能,能推动物质的运动.物质的质与能是一体两面,以阴阳学说言之,质为阴,能为阳,阴与阳相辅相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但是质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被人们所了解、认同和接受;而能,虽然也是实际存在的,感觉得到的,但却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易被人们所了解、认同和接受.
作者:朱家云;罗良筹;纪垣;吕尚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健康实验用Wistar雄性大鼠,体重为200±20 g,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作者:李守栋;顾一煌;徐恒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在传统医药学中,大黄是临床较常应用的药物之一,但多用来内服.本文就大黄配合其它药物自制成膏外用,对某些外科疾病治疗经多年临床实践有独到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梅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新一代抗生素的问世,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细菌性感染性急性疾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其发病率日趋下降,而非感染性的各种心身慢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增高.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发表的资料表明,这类疾病已占各种疾病的80%左右.慢性疾病中尤以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症),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症),慢性消化系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肝胆系疾病),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气管炎),精神心理性疾病(如神经衰弱症、抑郁焦虑症、头痛)的发病率相对提高.中医治疗上述各种慢性疾病,经过历代医生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本文就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的优势发表一点窥见,并请教于同道.
作者:范德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冷冻所致兔脑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冷冻所致兔脑水肿模型,检测兔脑水肿前及脑水肿后6 h、24 h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含量的变化和病理学改变,并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和尼莫地平对其影响.结果:脑水肿模型组术后6 h和24 h脑组织含水量(78.74%±0.64%和80.67%±0.43%)较冷冻术前(77.13%±0.49%与77.21%±0.46%)增加;尼莫地平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6 h与24 h的脑含水量(分别为77.97%±0.51%、77.91%±0.47%与78.23%±0.66%、78.31%±0.58%)较脑水肿模型组为低(P均<0.05).脑水肿模型组术后6 h和24 h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mg/g干脑重,分别为63.25±6.72和85.10±8.05)高于尼莫地平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分别为46.68±5.13、48.54±6.33和54.68±6.92、52.47±5.86),P<0.05.病理学检查见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尼莫地平组之脑组织细胞水肿改变较脑水肿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有效防治创伤后脑水肿.
作者:杨堃;蒋先惠;王荣亮;陈坚;张人杰;蒋子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药炮制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而蜜炙中药饮片的适中程度是关系到药材的性味、功效不受损失的重要环节.现根据笔者在中药房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蜜炙中药饮片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陈春花;郑美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大剂量益母草配合中医辨证治疗中经络型中风56例,疗效较佳,这对发掘我国中医中草药治疗脑血管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振兴;梁立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高血压病(E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1991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病发病率约为11.88%,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该病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围绕着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实质,国内开展了许多现代研究.本文旨在通过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间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这些指标的相关关系,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指标提供新的依据,同时对指导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也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吴启锋;熊尚全;温茂详;杨永东;兰东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对67例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运用自拟平肝脂汤和脂必妥进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宽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在妇科门诊中经常遇到人工流产后(排除不完全流产)阴道出血伴下腹痛的病人,我们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妙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风后遗症的特点是本虚标实,多认为本虚是肝肾阴亏,在康复治疗中以滋养肝肾为主,常常忽略了脾胃的生理特点及康复治疗过程中调理脾胃的重要作用.笔者仅就脾胃在中风康复过程中的相关作用略述己见.
作者:肖子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女扎综合征是女扎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以心身疾病和慢性腹痛为常见.
作者:阮绍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院感染学是研究在医院内一切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管理的一门学科.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它的传播途径有很多方面,如何控制和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是当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其中消毒供应室对医疗器械消毒是否合格,灭菌是否彻底,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环节.现就如何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陈少岚;毛巧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腰腿痛是骨伤科多发病、常见病.笔者采用大剂量封闭液骶管注射结合腰背肌锻炼治疗慢性腰腿痛10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林松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2000年1月起至2001年5月,我们运用中药健脾固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设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秀月;陈翔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跟痛症患者81例,计105足,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占洲;郑世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