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戊型肝炎病毒的动物宿主研究进展

柳剑;陈焰锋;李政泰;吐达洪;吴华;朱永红;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 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区, 开放读码框架, 发展中国家, 两种形式, 患者, 发达国家, 动物宿主, 单股正链, 肠道传播, 意大利, 墨西哥, 基因型, 编码区, 北京株, 学者, 希腊, 污染
摘要: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1982年发现的一种新型肝炎病毒[1],当时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正式命名为HEV.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7.2 kb,基因组编码区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s).HEV至少有8个基因型[2];基因1型和2型分别为亚非型和墨西哥型;美国的猪和人HEV为基因3型;中国的北京株和台湾株HEV属于基因4型;欧洲株、意大利株和希腊株等属于HEV基因5~8型.HEV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有流行和散发两种形式.流行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多因水源被污染引起.散发主要发生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患者多有到流行区的旅游史,但也有的患者发病前未到过流行区.为弄清楚HEV感染和流行的真正原因,各国学者对HEV的动物宿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173例老年涂阳肺结核病例转归特征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肺结核已成严重危害老年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为探讨其转归特征,分析评价防治效果,改进防治措施,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分析了173例新登老年涂阳结核病例转归特征.

    作者:杨国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沈阳农村60岁以上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沈阳市某郊区农村60周岁以上BPH患者,对照组为无前列腺增生(排除前列腺癌、前列腺炎等疾病)的老年男性,病例与对照各100例,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PH发病与下列5种因素有关:患前列腺炎(OR=5.577,95%CI:2.147~14.482);20世纪80年代初每月肉类摄入量(OR=4.930,95%CI:2.404~10.111);舒张压(OR=1.050,95%CI:1.017~1.083);吸烟量(OR=0.660,95%CI:0.500~0.872);饮酒量(OR=0.650,95%CI:0.480~0.881).结论患前列腺炎、80年代初每月过多摄入肉类、舒张压高可能是BPH的危险因素;吸烟量大、饮酒量大可能是BPH保护因素.

    作者:宁夏;时景璞;吴作艳;郑力国;王海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布氏田鼠鼠疫菌102 kb pgm基因座结构研究

    目的研究布氏田鼠鼠疫菌株102 kb pgm基因座结构与其他类型鼠疫菌是否有区别,及其与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独特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共设计25对嵌套的引物,以喜玛拉雅旱獭鼠疫菌株和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染色体DNA为模板,分段扩增该区域内的DNA,选择差异较大的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与已发表的序列比较.结果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102 kb pgm基因座一端缺失了1 952个碱基,即插入序列IS100.另外,在测序的这段基因中,一类似于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区域,布氏田鼠鼠疫菌比已发表的序列多出几个拷贝.结论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102 kb pgm基因座序列改变了,一端缺失了插入序列IS100,这就使得它的毒力岛不容易丢失,保持了pgm+表现型的稳定;与其毒力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志凯;俞东征;张建华;海荣;蔡虹;魏建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湖北省房县1999~2001年7~15岁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1999~2001年房县7~15岁儿童共有220 268人,发生意外死亡71例,平均意外死亡率为32.2/10万.其中男54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3.18∶1.7~15岁儿童男女人数之比(3年平均)为1.14∶1,男性意外死亡率46/10万,女性16.5/10万,男女意外死亡差异有显著性(χ2=14.9,P<0.005).3年平均意外死亡率:溺水18.6/10万,意外中毒6.4/10万,车祸2.3/10万,电击死亡2.7/10万,意外跌落0. 9/10万,其他1.4/10万.

    作者:白淑霞;蔡勇;鲁四德;冀月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国产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观察

    为了解冻干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2000年3月在广西蒙山县进行了人体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彪;万宗举;李荣成;黄秋鸣;高家梅;李燕萍;农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与流行病学

    约80%的流行病学资料具有空间属性,如人群或动物的患病总发生在一定的空间位置,而处在某一空间位置的地理环境或社会因素又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因此只有精确分析疾病空间分布特征,才能有效地研究疾病病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而确定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制订预防措施.其实,流行病学家很早就应用地图分析探索疾病的病因,100多年前John博士研究英国宽街霍乱爆发就是一个典范.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工具,使流行病学研究难以获得与疾病分布有关的空间属性资料;同时由于空间多维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使对疾病空间属性的分析也只能描述其地域或时间分布的变化,而难以对复杂的空间分布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涉及大范围、多因素的时空动态研究.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及遥感(remote sensing, RS)技术为研究疾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徐德忠;张治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MODIS遥感图像在江宁县江滩钉螺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MODIS遥感卫星图像中植被指数(NDVI)与江宁县江滩各钉螺孳生地钉螺分布之间的关系,探索Terra-MODIS遥感卫星图像在小范围江滩钉螺孳生地监测中的应用可能.方法利用现场测量的江宁县2001年度各钉螺孳生地经纬度在ArcView 8.1软件上制作钉螺分布Vector图层;利用ERDAS 8.5软件空间模板板块中图层间信息添加功能,通过2001年度钉螺分布Vector图层从MODIS卫星图像中提取各钉螺孳生地NDVI.以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NDVI与钉螺分布间的关系. 结果江滩钉螺孳生地的螺密度与4月下旬各钉螺孳生地平均NDVI(N2mean)、5月中旬各钉螺孳生地大NDVI(N20max)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0.50,P<0.05);同时活螺框出现率与4月下旬各钉螺孳生地平均NDVI(N2mean)呈正相关(r=0.51,P<0.05).进一步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江滩钉螺孳生地钉螺密度与5月中旬各钉螺孳生地大NDVI(N20max)存在:Y1=0.009 47×N20max(P<0.01,R2=0.73);活螺框出现率与4月下旬各钉螺孳生地平均NDVI值(N2mean),存在:Y2=0.018 6×N2mean(P<0.01,R2=0.906). 结论通过研究显示MODIS卫星图像较好地反映了江宁县江滩钉螺孳生地的植被分布状况,且可应用于小范围钉螺孳生地的监测.

    作者:张波;张治英;徐德忠;孙志东;周晓农;龚自立;刘士军;刘诚;许斌;周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ⅠB多态性和血浆浓度的人群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

    目的研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ⅠB位点多态性和CETP血浆浓度在自然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1999年9~10月在北京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测定了719名45~64岁男女两性人群的血浆CETP浓度和CETP基因TaqⅠB多态性.结果 (1)B1B1、B1B2和B2B2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356、0.478和0.166;等位基因B2的频率为0.40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无性别差异.(2)人群中CETP浓度呈正态分布,均值为2.03 μg/ml;女性比男性高20.3%(P<0.001),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3)B1B1和B1B2型的CETP浓度分别比B2B2型者高19.6%和13.4%,差异有显著性.(4)按血脂水平、吸烟、饮酒状况进行分层后,仅当甘油三酯≥150 mg/dl时,不同基因型间CETP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血脂水平、吸烟、饮酒状况对CETP的影响在B1B2型杂合子中较明显.结论 CETP基因TaqⅠB多态性可影响血浆CETP浓度,但这种关系受血脂水平和吸烟、饮酒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刘静;赵冬;刘飒;刘军;秦兰萍;吴兆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国卫生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目的构建可用于中国卫生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研究的基础数据库,以合理应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并成为一个空间决策系统.方法采集不同资料来源,经统一标化后构成基本资料源.主要的资料源包括:(1)覆盖中国地区的卫星遥感图片库;(2)GIS数字化地图库;(3)疾病资料库与相关模型库.结果已获卫星遥感图片库中的植被指数遥感图片、地面温度遥感图片、数字化高程图片、数字化土地利用图片等;GIS数字化地图库中的中国行政区划数字化地图、环境数据矢量地图、人口分布图、气象资料分布图等;疾病资料库与相关模型库中包括了多种疾病的调查报告、疾病防治年报表等资料,以及疾病的传播模型和媒介/中间宿主潜在自然孳生地模型,及恶性肿瘤发病因素相关图.结论该数据库的构建使不同来源的数据达到统一性,数据库收集的数据量以足能为国内卫生专业人员应用为前提,希望通过更多疾病的应用,使数据库得以完善.

    作者:周晓农;胡晓抒;杨国静;孙宁生;汪天平;JB Malone;JC McCarroll;林丹丹;洪青标;孙乐平;张治英;徐德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广东省江门地区登革病毒分离株的鉴定及结构蛋白序列分析

    目的对广东省江门地区2001年夏、秋季一批发热、出疹患者进行确诊,并从分子水平分析流行株的可能来源.方法分别采用免疫荧光、细胞毒力、乳鼠毒力实验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进行病毒鉴定,并对其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搜索.结果 37份患者血清登革病毒(DV)IgM抗体阳性率为97%(36/37),IgG抗体阳性率为59%(22/37),高抗体滴度均可达1∶640.所得病毒可致C6/36细胞病变,具有乳鼠神经毒力;其结构基因序列长度为2 325 bp,编码774个氨基酸;与其他登革2型病毒株TSV01、GD06/93、NGC、44、ThNH、04、GD08/98及S1进行比较,其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6、94、94、92、92、92、91.结论 2001年江门地区登革热流行为登革2型病毒感染所致,推测其可能是输入性传染.

    作者:任瑞文;方美玉;洪文燕;黄宝明;蒋廉华;刘建伟;田小东;程刚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空间分布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中国大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空间区域分布,建立HFRS危险区域分布图. 方法收集中国41个HFRS监测点1995~1998年的人群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以中国省级、县级、一级河流数字地图为背景,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与建立的数据库关联并对监测点人群发病资料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分析;收集1998年6月SPOT4卫星覆盖东南亚地区的植被影像,逐一提取出各监测点监测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1995~1998年HFRS监测点人群平均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根据不同流行强度监测区域的NDVI值,对遥感影像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密度分割. 结果 HFRS监测点人群发病资料的空间分析预测模型显示,中国HFRS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京杭大运河-淮河流域地区,与1995~1998年全国各县HFRS平均发病率分布图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基本一致;相关分析显示HFRS发病率与NDVI之间呈现正相关(r=0.417,P<0.01),根据各监测点NDVI的差异建立了中国HFRS危险区域分布图.结论根据监测点数据采用GIS技术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预测全国HFRS的分布情况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立群;曹务春;陈化新;王宝光;吴晓明;杨红;张习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北京地区吸毒人群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改变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及改变情况.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分别在1998和2000年随机抽取某戒毒所的吸毒人群,进行纵向调查.结果 25岁以下吸毒者比例从1998年的18.7%增加到2000年的28.2%;女性吸毒者从20.5%增加到34.6%;个体经营者吸毒人数增加明显,从15.2%增加到25.9%;约50%的吸毒者为初中毕业,但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从8.5%增加到15.1%;2000年和1998年相比未婚吸毒者从40.8%增加到53.2%;1998年和2000年分别有16.5%和11.9%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57.3%的共用注射器吸毒者毒伴不固定;1998年和2000年婚外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2.5%和27.5%,婚外性行为比例有所增高,婚外性行为者平均性伴数为2个;与1998年相比,2000年吸毒者中每次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比例有所增加,但仍有47.7%的吸毒者性行为时从来不用避孕套.结论由于吸毒人群的大量增加,共用注射器和高危性行为仍很普遍,北京地区吸毒人群中发生HIV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作者:褚天新;李桂英;刘海林;吴疆;唐耀武;孙伟东;边新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运用空间局部内插研究海南省疟疾空间分布特征

    目的研究海南省疟疾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收集1995~1999年海南省各市(县)疟疾发病率资料,在ArcGIS 8.1软件支持下,建立海南省疟疾发病的地理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空间局部内插分析建立海南省疟疾空间分布图,以交叉评价指标为依据选择无偏优的空间分布图.结果 1995~1999年海南省疟疾空间分布图显示,南部疟疾发病率显著高于北部;南部地区发病主要集中于五指山、鹦哥岭山脉为中心的地区,且东部沿海的发病率普遍高于西部沿海.交叉评价指标显示,建立的海南省疟疾空间分布图是对海南省疟疾分布的无偏优估计.结论空间局部内插法能很好估计海南省疟疾的空间分布特征,可指导相应防制措施的实施.

    作者:苏永强;张治英;徐德忠;席云珍;王善青;李才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对老年人感染性疾病诊断试验评价

    目的探讨 C-反应蛋白 (CRP)对老年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对142例感染性疾病和216例非感染疾病老年患者,测定血清 C-反应蛋白.以CRP 7~20 mg/L、21~40 mg/L和41~60 mg/L分层,计算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各种感染性疾病老年患者CRP平均水平(30.1±2.8~69.3±35.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5.2±2.9)mg/L.分层分析显示CRP诊断感染性疾病特异度为83.3%~99.0%,阳性似然比为3.6、27.0和128.0.结论 CRP是老年感染性疾病重要诊断指标.

    作者:胡小玲;王雷;杨文;于伟;岳晓华;刘玉辉;初荣;王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西安市19家医院职工慢性病调查分析

    在对西安市企、事业单位职工慢性病调查中发现,医疗卫生系统职工慢性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行业,为此对19家二甲以上医院职工的10种慢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做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贺绪乐;陈建虹;王明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途径的研究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ne,HFRS)在我国分布于29个省(区、市),近年每年发病约5万人,平均病死率约在2%,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长时期内,由于病原体未定,对传播途径的认识,主要来自人体实验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1978年韩国李镐汪报告建立了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并分离到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后,有了判断结果的科学指标,寻找出一些敏感动物,为传播途径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认为可能的传播途径有3类5种,即:动物源性传播(包括通过伤口、呼吸道和消化道三种途径传播)、螨媒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内外有关单位多就个别途径进行一些研究,因缺少对多途径的综合研究,难以对各种途径的传播作用作出评价.我们自1980年以来,对5种途径紧密结合实际,以HV为指标,对感染和传播的全过程所需明确的实际问题,如:HV在动物体内的定位、排出途径、在外环境中存活的条件和时间,通过不同途径实现感染的难易、方式和剂量,人群发生流行时可能的感染途径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和一些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期探明各种途径的传播作用,为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张云;吴光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中小学生爆发EB病毒感染的调查

    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青州市中小学生爆发EB病毒感染,共310例(男189例,女121例),年龄6~18岁,平均13岁.

    作者:孙希平;孙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羊种布鲁氏菌心内膜炎一例

    患者男性,40岁,农民.一年前牧羊数月后,关节、肌肉反复酸痛,间断发热.2002年10月14日因高热(39.5℃)、胸闷、气短、全身乏力、加重时不能平卧入我院心内科.入院时查体,心率:110次/min;口唇紫绀、杵状指,甲床苍白;叩诊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区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主动脉第二听诊可闻及双期杂音;心脏超声显示:主动脉狭窄和中重度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和二尖瓣可疑赘生物,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3次血培养分离出羊种布鲁氏菌.本例患者有先天性动脉瓣畸形,并有羊接触史,波浪式热型,布鲁氏菌诊断血清效价1∶1 600.

    作者:王鑫;徐彦霞;赵宝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戊型肝炎病毒的动物宿主研究进展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1982年发现的一种新型肝炎病毒[1],当时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正式命名为HEV.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7.2 kb,基因组编码区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s).HEV至少有8个基因型[2];基因1型和2型分别为亚非型和墨西哥型;美国的猪和人HEV为基因3型;中国的北京株和台湾株HEV属于基因4型;欧洲株、意大利株和希腊株等属于HEV基因5~8型.HEV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有流行和散发两种形式.流行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多因水源被污染引起.散发主要发生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患者多有到流行区的旅游史,但也有的患者发病前未到过流行区.为弄清楚HEV感染和流行的真正原因,各国学者对HEV的动物宿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柳剑;陈焰锋;李政泰;吐达洪;吴华;朱永红;庄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北京25~64岁人群1984~1999年体重指数和超重率变化趋势的研究

    目的分析1984~1999年北京地区25~64岁人群平均体重指数(BMI)、超重率的变化趋势. 方法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监测人群中,分别进行了5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 结果 1984~1999 年 25~64 岁人群平均BMI由 23.3 增加到 24.0, 超重率由 27.5% 增加到 35.9%. 男性人群超重率由 23.5% 增加到 43.4%. 男性各年龄组及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均呈增加趋势.女性人群在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呈不同变化趋势,城市女性超重率由 36.0%下降到 23.3%, 农村女性超重率由 28.4%增加到 46.0%. 城市人群的超重率由 29.1%增加到 31.8%, 农村人群的超重率由 22.1% 增加到 49.6%. 研究早期城市人群的平均BMI和超重率大于农村人群(P<0.05), 到研究后期农村人群的BMI和超重率赶上并超过城市人群(P<0.05). 结论城市男性和农村男女两性人群BMI和超重率均呈上升趋势, 但农村人群的上升速度较快, 且平均BMI和超重率目前已高于城市人群.

    作者:王薇;吴兆苏;赵冬;吴桂贤;王文化;刘静;曾哲淳;秦兰萍;刘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