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青鲇鱼中毒爆发的调查

蒋志豪;龙英;胡庆

关键词:鲇鱼, 中毒, 首发病例, 汽车用品, 上海市, 年龄, 急诊
摘要:上海市某汽车用品厂于1998年10月20日发生一起急性青鲇鱼中毒的爆发,共发病26例, 均送我院急诊.首发病例出现于餐后15分钟,其余病例均在餐后2小时内发病,高峰为餐后 0.5~1小时,共21例,占80.8%.中位年龄为24.5岁(19~30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东省少年儿童四肢畸形流行病学调查(附102 313例报告)

    目的 了解广东少年儿童四肢畸形的患病情况.方法 让学生列队目测,对疑患有四肢畸形者,作骨科和相关科检查.结果 在102 313名7~14岁学生中发现四肢畸形655例,占0.64%,需要手术治疗550例,占畸形数 83.97%.农村贫困山区比城市富裕地区的患病率高出2.88倍.结论 应加强对少年儿童特别是农村少年儿童四肢畸形的防治工作.

    作者:钟志龙;罗风;李日荣;熊铭知;范颂鸣;梁伟国;李斯明;陈鸿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A 卫生经济学和卫生经济评价A107 什么是卫生经济学?答:卫生经济学是研究测量特定防治过程的总价值的科学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每项临床干预措施可使病人健康状况发生变化.

    作者:杜乐勋;汪宁;曾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寿命表在血透患者生存分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H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替代方法之一.为了精确评价维持性HD患者的生存率,我们应用寿命表法,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19年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简要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晖;吴广礼;王晓晖;杨新军;张丽霞;黄旭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双抗原夹心酶免疫试验对人畜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的研究

    目的 为人畜布鲁氏菌病(布病)血清学诊断、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实用和简便的方法.方法 在首次制备布鲁氏菌(布氏菌)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人畜布氏菌抗体的双抗原夹心酶免疫试验(DAgS-EIA,包括DAgS-ELISA及DAgS-DIEA).用本法及间接ELISA(I-E LISA)、试管凝集试验(SAT)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等常规血清学方法对从河南省及河北省收集的部分布病患者、可疑患者,布氏菌感染羊只以及布氏菌感染的实验动物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对布病患者及可疑者的检查结果表明,阳性率以D AgS-ELISA高(60.0%~62.9%),余依次为RBPT(48.6%~58.1%)、I-ELISA (55.6%)、DAgS-DIEA(53.7%)及SAT(44.2%);对布氏菌感染羊的阳性率均为81.8%.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双抗原夹心酶免疫试验检测人畜布氏菌抗体,不仅特异、简便而且仅制备一种布氏菌抗原-酶结合物就可对人及多种动物进行检测.

    作者:鲁齐发;张伟;郝宗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大连市353名7月龄~15岁健康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率调查

    为了解儿童对腮腺炎病毒的自然感染状况,为推广使用腮腺炎疫苗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大连市353名7月龄~15岁健康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率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钧;王稳;刘丹;王秀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泸州市六种家禽家畜军团菌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泸州市家禽家畜中军团菌感染状况及其主要型别.方法 采用微量凝集试验(MAT)对该市鸡、鸭、鹅、牛、猪、兔6种家禽家畜进行了嗜肺军团菌(Lp1~14型)和米克达德军团菌(Lm)的血清学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家禽家畜中呈多型性感染特征,并有其各自的优势菌型;各型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28.75%;家畜合计阳性率为4 .49%,家禽合计阳性率为6.47%.结论 说明当地家禽家畜中存在广泛的军团菌感染,提示对动物和外环境进行军团菌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对于防治人群患军团菌病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潘晓莉;杨秀芸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

    目的 了解山东省HGV感染状况,探讨HG V感染与HCV或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 08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77例非甲至戊型肝炎患者和361名献血员进行了血清抗-HG V检测.结果 共检出血清抗-HGV阳性者53例,阳性率3.49%.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GV阳性率(8.93%)显著高于乙型肝炎患者(3.32%)(χ2=8.80,P<0.01).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GV阳性率(4.82%)显著高于急性肝炎患者(0.79%)(χ2=10.79,P<0.01).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GV阳性率(8.00%)显著高于急性肝炎患者(χ2=10.23,P<0.01).结论 HGV感染可表现为病毒携带状态、亚临床型和不同临床类型,丙型肝炎患者较乙型肝炎患者更易重叠感染HGV,HGV与HCV或HBV重叠感染可能与病情加重和慢性化的形成有关

    作者:陈宪锐;玄梅香;吴多文;尹燕明;周玉霞;万宝美;魏佑农;付春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中国斑点热的研究成就

    斑点热(Spotted fever,SF)是由一群病原体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落矶山斑点热、钮扣热、北亚热、昆士兰斑点热、立克次体痘和日本红斑热等.

    作者:张健之;范明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一起青鲇鱼中毒爆发的调查

    上海市某汽车用品厂于1998年10月20日发生一起急性青鲇鱼中毒的爆发,共发病26例, 均送我院急诊.首发病例出现于餐后15分钟,其余病例均在餐后2小时内发病,高峰为餐后 0.5~1小时,共21例,占80.8%.中位年龄为24.5岁(19~30岁).

    作者:蒋志豪;龙英;胡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216例食管癌流行病学分析

    我们从1995年1月至1997年8月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共检出食管癌216例.现就我们医院周围地区食管癌流行病学情况予以分析.

    作者:赵爱玲;李志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饮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饮食因素的致病作用.方法 对209例上消化道肿瘤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调查,其中食管癌68对,贲门癌69对,其他部位胃癌72对.结果 结果表明,吃腌菜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分别OR=2.82、5.17、2.92),对3种部位肿瘤均起作用;剩饭菜是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危险因素(OR=1.88和OR=1.90);喜咸是贲门癌的危险因素(OR=1.87);绿茶是食管癌和除贲门外胃癌的保护因素(OR=0.20和OR=0.28);水果是食管癌的保护性因素(OR=0.51).结论 上消化道癌与饮食因素有关,但其重要性可因肿瘤部位、暴露剂量、地区等不同而变化.

    作者:王明荣;郭春华;李茂生;俞国培;殷新生;崔桂平;耿昌友;杨纪龙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336名卫生人员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卫生人员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 对某卫生机构336人进行健康体检,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结果 糖耐量低减者(IGT)达26.49%.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患病率9.23%,其中Ⅱ型占96.77%,Ⅰ型占3.23%.61.23% (19/31)系糖尿病新发,均为Ⅱ型.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IGT发病率分别随年龄、体质指数(BMI)的增长而增高.有阳性家族史者糖尿病发病率是阴性史者的10倍,达4 6.67%.男女间发病差异无显著性.新发患者中,42.11%已出现并发症,甚至同一病人重叠数种疾病,较突出的是X综合征.结论 提示对卫生人员仍然存在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再教育,提高其认识的问题.

    作者:张莹;王道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08例丙型肝炎五年定群研究

    1992年2月,我们对昆明市某戒毒所167名静脉内毒瘾者进行了抗-HCV检测,发现该人群抗-HCV阳性率高达 92.2%,随后6个月和15个月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有较高的转慢率和较轻的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慧俐;叶淑荣;赵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全世界和中国根绝天花的历史事实、基本经验及启迪

    全球扑灭天花证实委员会于1979年12月6~9日在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有关国家扑灭天花的报告以及各专家组的现场调查汇报,查证了1977年10月26日在索马里确诊的1例天花病例之后,全球再未见天花病例,从而确认了全球已消灭了天花.

    作者:章以浩;赵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对性罪错人员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性病的有效措施

    目的 进一步了解性罪错人员中性病的实际发病情况及加强预防和控制的办法.方法 在1996~1997年期间连续对北京某监测点的956名性罪错人员进行性病流行病学监测并收集和分析所获各项数据资料.结果 在956名被检测者中,共检出性病317例,总检出率33.2%.其中,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居首位,淋病、梅毒等次之.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性病已成为北京重要传染病之一,而且发病率在逐年增长.由于性罪错人员是性病的重要传染源,因此,加强对性罪错人员的性病流行病学监测是预防和控制该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韩金玲;杨广禄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贲门癌术后生存15年以上者的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 研究贲门癌术后超长期生存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1996年1月~1998年6月,对贲门癌术后生存15年以上病人进行了生活质量问卷随访调查.结果 本组中88.2%的个体自我感觉精神状态良好,86.8%的个体可进普通饮食,64.7%的个体可参加正常或一般工作和劳动.全组中89.7%的个体生活质量很满意,77.9%的个体生活质量非常好.结论 病人术后的精神状态、远期消化道并发症是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原和平;李建英;杨国太;赵进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997年聊城地区麻疹流行特征

    1997年1~7月山东省聊城地区发生了麻疹爆发流行,在我院就诊者共96例,其中住院治疗54例,门诊治疗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伊玲;管珊;王凤华;林景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某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因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国内对Hp感染在部队的研究报道较少.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部队就诊人员Hp感染情况进行了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彬;雷保虎;王蕊;王燕炯;索南草;赵先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癌及亲属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上消化道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在江苏省淮安市和邳州市,应用Hp IgG 定量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随机检测312例上消化道癌及其健康一级亲属对照人群外周血中抗Hp IgG.结果 ①胃癌患者中Hp IgG抗体水平(阳性率50.0%)高于贲门癌患者和食管癌患者(P>0.05,χ2检验);贲门癌患者与食管癌患者之间,以上三类癌症病例与其自身亲属对照之间,差异亦不明显;②胃癌组病例与亲属同时感染Hp的阳性率(27.1%)显著高于贲门癌组和食管癌组(P<0.05),后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Hp感染在胃癌家族中存在明显家庭聚集现象,Hp感染与胃癌危险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忠佑;高长明;丁建华;王建东;王亚平;胡旭;刘体康;Toshiro Takezaki;Kazuo Tajima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广西HIV-1首次流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广西自1996年4月起在静脉吸毒者和卖血者中发现HIV感染者,为了解其传染来源和判断其流行趋势,对广西流行的HIV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选取HI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44份,分别采用多肽酶免疫法(PEIA)和经逆转录PCR扩增作cDNA序列分析,分别确定其HIV-1基因亚型并加以比较.结果 结果表明广西存在4种HIV-1 M组基因亚型,即B'(泰国B亚型)、C、D、E亚型.在静脉吸毒人群和性混乱者中存在HIV-1 E亚型流行和C亚型感染者;而在卖血者中发现HIV-1 B'和D亚型感染.结论 HIV-1 D亚型感染和E亚型流行已在国内出现,E亚型病毒已由东南亚传入流行并将在我国南部形成新的流行区域.提出血清学分型方法可作为HIV-1基因亚型分析的筛选技术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刘伟;Nancy LY;Shambavi Subbarao;梁富雄;李荣健;梁绍伶;Timothy D;Mastro;Suranga Saguanwongse;Suthon Wongsheree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