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医院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

付大仁

关键词:医院院内感染, 危险, 一次性医疗用品, 医护人员手, 综合医院, 医院消毒, 消毒效果, 物体表面, 污染情况, 卫生标准, 室内空气, 抽样监测, 紫外灯, 消毒液, 消毒包, 区级, 环境
摘要:作者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于1993、1994、1995、1997年对两家区级综合医院的Ⅱ、Ⅲ、Ⅳ类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污染情况以及紫外灯、消毒包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过碳酸钠消毒性能的观察

    过碳酸钠(Sodium percarbonate)即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它是由碳酸钠与过氧化氢形成的加成化合物,分子式为2Na2CO3.3H2O2,分子量314.02,是一种白色松散无味的颗粒状或粉状固体,具有强氧化性.为了解其消毒性能,对其消毒效果和毒性进行了实验室试验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杨云海;周艳霞;赵生友;姜晓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北京地区不同人群TT病毒感染研究

    自1977年Nishizawa T及1998年okamoto报道从1例输血后的非甲-戊肝炎病毒人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病毒基因,被命名为TT病毒(TTV)以来,人们认为TTV与输血有关,但是1998年国内的一些研究资料证实,与输血无关的人群中TTV感染很高.

    作者:杜绍财;王奉水;季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国产与进口头孢哌酮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对国产与进口头孢哌酮进行药物经济研究.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临床观察两药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细菌清除、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分析成本效果比.结果 两药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基本一致,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的差异不明显,两药的成本效果比及治疗费用差别显著.结论 国产头孢哌酮的作用与进口头孢哌酮无明显差异,但在成本和价格上有显著优势.

    作者:张信红;钟光林;裴保香;刘屏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与控制

    一、概述:1.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医疗水平的迅速提高,医院感染也日益复杂化,已成为现代医疗实践的一大障碍.

    作者:张艳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综合医院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于1993、1994、1995、1997年对两家区级综合医院的Ⅱ、Ⅲ、Ⅳ类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污染情况以及紫外灯、消毒包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

    作者:付大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广州地区医院空气细菌污染与控制

    为了解医院各类环境空气细菌污染状况并对其作消毒效果观察,我们于1997~1998年对辖区内医院分Ⅱ、Ⅲ类环境分别采集534和235份空气样品,并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和臭氧消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锦光;李秀珍;徐义炳;黄愈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强氧化离子水进行复用透析器消毒的临床观察

    自1998年8月起,我院率先在国内将强氧化离子水(简称酸化水)广泛应用于血透室,在透析器的复用消毒、血透机及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作者:缪洁萍;陈贵民;李丽霞;蔡红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院消毒剂使用中的污染调查

    1994年4~6月,我们选择了15所北京市城区区级医院,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了细菌污染检测,并对医护人员使用消毒剂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岩;宛悦;吴宪中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湖北省宜昌市医疗机构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分析

    1998年1~11月,笔者对宜昌市城区137家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了消毒监测.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样液,加入9ml含相应中和剂的稀释液中,混匀,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作者:蒋宁;刘立屏;高文静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监测研究报告

    目的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及时掌握灾区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动态,有针对性的制订防制对策,更好的指导防制实践.方法 按照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救灾办公室统一制定的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采取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1998~1999年在8省(自治区)40个灾区监测点,开展了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研究.结果 查明35 个监测点地区人群1997年发病率为16.75/10万,受灾的1998年为16.30/10万,受灾当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基本稳定.1999年1季度监测点地区人群发病与1998年同期相比减少1.7倍.病例的临床诊断经血清学核实,符合率为73.03%.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5.65%.灾区监测点野外黑线姬鼠占捕获小兽69.67%、褐家鼠占10.00%,居民区褐家鼠占64.33%、黑线姬鼠占6.93%;野外黑线姬鼠密度3.75%、褐家鼠0.54%,居民区褐家鼠5.03%、黑线姬鼠0.54%;野外黑线姬鼠带病毒率6.52%、抗体阳性率8.83%,褐家鼠带病毒率2.44%、抗体阳性率22.22%;居民区褐家鼠带病毒率2.89%、抗体阳性率7.54%,黑线姬鼠带病毒率2.99%、抗体阳性率8.89%.监测点地区各种小兽带病毒鼠指数已高达0.14.结论 监测点地区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源地,具有较大的隐患,应继续监测和有重点的进行控制.

    作者:陈化新;唐浏英;白晓萌;陈露菲;何绍文;万方华;龙清忠;刘红;胡美娇;刘光中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对吉林省18所省管医院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调查

    高压灭菌器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为此我们对所管辖的18所医院每年进行2~4次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鹃;孙利群;杨云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远红外线消毒柜温度差异与消毒效果的观察

    远红外线消毒柜消毒效果与装载量有关,继后试验还发现在满载试验时,不同部位温度及消毒效果差异明显,二者关系密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永忠;岳木生;喻允华;陈顺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院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污染检测分析

    为了解某地市级医院用于中、高级消毒的常用几种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状况,我们于1998年1~12月对该院各科室使用中的2%戊二醛、75%的医用酒精、含有效碘0.5%的活力碘和1∶200稀释的含氯消毒液进行细菌污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月云;龚仁珍;张方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季铵盐消毒剂中检出一株洋葱假单胞菌

    目的 观察从复合季铵盐消毒剂中分离得到的洋葱假单胞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抗力.方法 以常用的氯和戊二醛消毒剂对其进行杀菌试验,并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应的杀菌效果进行比较,以除菌后污染样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杀菌试验和HBsAg抗原性破坏试验,对芽胞和白色念珠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该洋葱假单胞菌对氯和戊二醛的抗力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近,污染样液除菌后1 000倍稀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较好的杀菌效果,20倍稀释可完全破坏HBsAg抗原性,和抑制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生长,1 600倍稀释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而原液则不能抑制分离菌株的生长.结论 洋葱假单胞菌可在高浓度(1.6%)季铵盐消毒剂中大量生长,其对该类消毒剂抗力明显高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和HBsAg,其对氯和戊二醛的抗力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近.

    作者:魏兰芬;林军明;申屠金胜;许激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北省应城和云梦两县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开展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实施提供经验.方法 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和被服务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两县不安全注射率为88.1%,在不安全注射中,单纯消毒不正确占17%,单纯注射不正确占40%,两者都不正确占43%.结论 影响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接种器材的不足是客观影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实施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卫生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和技能的贫乏和卫生管理的薄弱以及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周吉坤;于竞进;程峰;张荣珍;王若涛;王钊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药世界>简介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中国丝虫病防治成就

    丝虫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疟疾、血吸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病等6种危害人类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现有73个国家和地区有淋巴丝虫病流行,共有病人1.19亿.淋巴丝虫病虽一般不直接致人死亡,但其引起的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和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系统炎症可使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第二大致残病因.

    作者:孙德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快速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IgM抗体是HFRS的早期诊断指标,我们采用快速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HFRS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抗HFRS病毒IgM抗体,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双峰;金红;刘桂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CYJ-1型臭氧消毒机消毒效果观察

    CYJ-1型臭氧消毒机由臭氧发生器、激励器、风机与程控装置组成,启动后,对其杀灭空气中细菌的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黄新宇;孙利群;姜晓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A 疾病预防与控制战略规划的制定--流行病学宏观思维在大型公共卫生项目中的应用A126 什么是疾病防制战略规划?答:在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决策中,有策略与措施之分,策略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面工作的方针,即战略;措施是指导防制疾病的各种具体方法,即战术.

    作者:张经坤;吕繁;曾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