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娟;肖锦仁;邱赛红;佟茵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泄浊除痹方中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检测波长456nm.结果:确定了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体系,优选出为60℃水浴加热15min,经测定泄浊除痹方总皂苷的含量为10.28%生药;方法学考察结果为吸光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范围为0.042 6~0.298 2 mg/mL,r =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97.51%.结论:本文建立的泄浊除痹方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泄浊除痹方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若霞;刘志刚;臧路平;吴新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优化肿节风水提药液大孔树脂精制工艺条件.方法:以葡萄糖、异嗪皮啶和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大孔树脂的型号、吸附条件和洗脱条件进行考察.结果:采用HPD400大孔吸附树脂,大上样量为1.125g生药/mL树脂,上样药液浓度为0.75g生药/mL,吸附流速为3mL/min,用50%乙醇以3mL/min流速洗脱.结论:该工艺可用于肿节风水提物的精制.
作者:付克;张春玲;闫广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方案促醒持续植物状态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例(中医综合方案促醒治疗),对照组12例(单纯药物促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方案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有明显促醒作用.
作者:陈霄;李省让;高青铭;黄刚;张敏;冯琴;苏同生;韩祖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为探讨康脉胶囊治疗和预防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机制,本研究以人乳癌细胞系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期凝血法、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仪分别研究了康脉胶囊对MCF-7细胞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的影响和对MCF-7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康脉胶囊能明显降低MCF-7细胞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对MCF-7细胞组织因子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
作者:邵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四逆汤加味方治疗冠脉介入(PCI)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丹参饮”,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中医症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汤加味方”治疗冠脉介入后心绞痛效果明显.
作者:翟理黄;李兴渊;彭广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1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口服伊托必利片,雷贝拉唑片,连服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连服8周.结果:观察组治愈76例,显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49例,27例,1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明显.
作者:赵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RP-HPLC方法,同时测定复方脂质体中阿霉素(DOX)与槲皮素(QUE)的含量.方法:Kromasil C18柱(250mm ×4.6mm,5μm),甲醇-乙腈-pH 3.8磷酸缓冲盐(19∶ 29∶ 52)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DOX与QUE分别在0.50 ~ 10.00μg/mL、0.03~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分别为0.999 7、0.999 4);低、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为(99.53±2.56)%、(103.12±0.37)%、(103.21±2.02)%和(96.10±1.38)%、(102.30±1.76)%、(103.78±1.06)%(n=3).结论:本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阿霉素-槲皮素复方脂质体中两种药物的含量.
作者:陈浩;王玉蓉;周曼;周洪伟;王玥;戴俊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动物药来源于动物,可以是动物本体,也可以是其生理病理产物等.尊师孙桂芝教授从医40余年,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和学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动物药的认识、临证遣药组方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创新之处,对动物药不仅涉及其传统用法,也有其现代研究认识以及新的临床用法.
作者:刘声;何立丽;孙桂芝;王辉;张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离鉴定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中化学成分,为选定该药材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奠定基础.方法:淡竹叶乙醇提取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月桂酸(lauric acid,1),羊齿烯醇(fernenol,2),木犀草素(luteolin,3),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tricin-7-O-β-D-glucopyranoside,4),牡荆苷(vitexin,5),异荭草苷(isoorientin,6).结论:化合物1,2为淡竹叶属中未知化合物,系首次分得.
作者:张慧艳;汤峰;刘永刚;张宏桂;岳永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大豆异黄酮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血脂,血清瘦素及FFA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诱导建立大鼠MS模型.将成模的M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豆异黄酮高、低剂量组及西药组.灌胃4周,采用试纸法和生化法分别测血糖血脂,放免法测胰岛素及血清瘦素水平,比色法测FFA水平.结果:SIF高剂量组大鼠FBG、FINS、HOMA-IR与模型组相比均降低(P<0.05),与西药组疗效相似.与模型组相比,SIF高剂量组血清TC、TG以及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SI高剂量组瘦素及FF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改善MS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其可能与降低脂肪细胞因子瘦素及FFA水平相关.
作者:刘莉;芦晔;许峰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黄元御为清代名医,其学术特点以中气升降为主,贯穿于理法方药之中.肿瘤的治疗亦提倡重视后天脾胃功能及气机升降的作用,与黄氏学说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浅述黄氏的思想及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陈赐慧;花宝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率为150~250次/min,由折返所至.PS-VT起病突然,患者常出现发作性心悸、头昏,严重者可发生血压下降等血液动力学障碍.食管心房调搏(TEAP)为终止PSVT的常用有效方法.但插管不良反应常制约着本法的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联合TEAP对终止PSVT的影响.
作者:李景君;符关浩;黄积存;王国蕾;王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恶寒发热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常见症状,即发热与恶寒同时并见的情况.历代医家将其作为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甚至认为恶寒发热是表证的必见症.但在临床实际当中,表证的寒热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有寒热并见者,有恶寒者,有发热者,亦有恶寒发热皆不明显者,并非都是教科书上所说恶寒发热并见的典型表证.在伤寒和温病两类外感热病初起的表证阶段,其恶寒发热的表现亦不完全相同.故笔者拟从恶寒发热的含义、产生机理及表述依据入手,来探讨本症对表证的诊断意义及在两类外感热病中的区别.
作者:杨淑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蚬壳花椒果皮多糖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蚬壳花椒果皮多糖,以MTT法和移植性H22实体荷瘤小鼠为模型,检测不同剂量蚬壳花椒果皮多糖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结果:当质量浓度为62.5~1 000μg/mL时,其对体外培养的2株人肿瘤细胞Hela和SMMC-7721的增殖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依次为460.9 μg/mL、425.6 μg/mL.体内实验表明,蚬壳花椒果皮多糖高(1.5g/kg)、中(0.75g/kg)、低(0.375 g/kg)剂量组均能抑制荷瘤小鼠瘤块的生长,抑瘤率依次为41.55%、34.96%、33.71%;通过肿瘤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同样显示蚬壳花椒果皮多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比较给药后荷瘤小鼠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后发现,蚬壳花椒果皮多糖毒副作用小,增强免疫功能.结论:蚬壳花椒果皮多糖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杨林;邵文斌;于爱红;钱娇玲;林鹏;蒲利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花旗泽仁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血清瘦素(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影响,探索花旗泽仁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复合脂肪乳灌胃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瘦素(Leptin)水平.结果:花旗泽仁明显降低了血清TNF-α和Leptin 水平,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花旗泽仁可通过调节血清TNF-α和Leptin水平而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葛鹏玲;韩东卫;李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落新妇镇痛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落新妇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落新妇中岩白菜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定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结论:此标准可用于落新妇镇痛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庆华;杨珺;尹蕊;杨德强;张蕾;齐乐辉;吕鑫;李彦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从山莨菪根部的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分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方法:山莨菪根经95%乙醇提取、4mol/L HCl和4mol/L NaOH酸碱处理,氯仿萃取,得到总生物碱.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跟踪分离目标组分,再用改良的Ellman法进一步测定抑制率.利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1-3),通过1H-NMR、13C-NMR、ESI-MS波谱方法并与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山莨菪根部的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已知化合物,它们分别被鉴定为东莨菪碱,樟柳碱,阿托品,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分别为45.28%,38.08%和25.10%.结论:莨菪碱衍生物具有较弱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作者:杨中铎;薛鹏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黄芩、黄连和黄柏干预热病证候的异同.方法:运用代谢组学技术,以2,4-二硝基苯酚复制的热病证候模型为载体,分别利用黄芩、黄连和黄柏对热病证候进行干预.结果:以热病证候的整体代谢和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为评价指标,黄芩、黄连和黄柏对表达上调(下调)的热病证候生物标志物的干预数量分别为30,28,21(14,6,3)个.结论:从干预热病证候生物标志物数量得出,黄芩干预作用佳,黄连次之,黄柏弱;从干预热病证候生物标志物种类上看,三药的干预作用各有异同.
作者:王海平;刘树民;柳长凤;陈平平;冯倩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玉竹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甾体皂苷类和高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结合国内外文献,笔者对玉竹中的甾体皂苷及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波谱学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今后这两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核磁波谱数据归属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郭焕杰;赵焕新;白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吕英主任辨治肿瘤疾病,认为肿瘤临床症结的本质以“垃圾阴精”四字概之,患者体质属于形与精俱不足,立足天地一气周流之气一元论配伍组方,自拟治癌主打方“三界方”,谨守临床病机,宗经方要旨,时时顾护先后天之本气,随证灵活选方化裁,同时力求大道至简至易之理,以达药简力专而效佳.
作者:宫凤英;王贵均;林锦韬;陈丹纯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