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纯艳;徐进;纪小亮;孙福刚
胸痹心痛是以心胸部满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中,胸痹以胸膈部位的痞窒满闷为主[1];心痛以心膺部疼痛为主[2].胸痹心痛往往相兼为病,因此常常合并论述.临床所见,胸痹心痛病程长,病机复杂,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若辨证准确,经方治疗胸痹心痛确有良效.
作者:王丹;李显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保心胶囊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TNF -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慢性VMC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保心胶囊组,每组30只;腹腔注射CVB3m复制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RT-PCR法观察模型小鼠心肌组织TNF -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保心胶囊能下调慢性病毒性心肌病小鼠心肌组织TNF -α的表达水平.结论:保心胶囊下调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TNF -α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艳华;樊蓉;孔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抗痫复方对PTZ致痫大鼠海马c- jun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大鼠痫性发作的行为;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海马c - jun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 jun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经观察发现经中药抗痫复方治疗6周后,大鼠痫性发作行为明显减少.并可降低癫痫大鼠大脑内c-jun水平和海马中c - junmRNA表达.结论:中药抗痫复方能够减少大鼠癫痫发作的次数,降低海马区基因c- junmRNA及其蛋白表.
作者:王国才;车琳琳;杨见民;曹明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桑椹三仙胶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前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CD4+ CD25+ Treg)及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流氏细胞术测定桑椹三仙胶治疗前后CITP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调节性T(Treg)细胞及GITR表达的影响.结果:CITP组疗前CD4+ CD25+ Treg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及其GITR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桑椹三仙胶治疗后CD4+ CD25+ Tre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GITR表达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与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 CD25+ Treg、GITR表达水平在治疗后虽有所提高,但与正常组比较,仍差异显著(P<0.01).结论:CITP患者CD4+ CD25+ 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受损可能是本病发生的机制之一.通过纠正CD4+ CD25+ Treg细胞及其抑制性标志物的表达抑制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增殖可能是桑椹三仙胶治疗CITP的机制之一.
作者:尹艳;王若晖;郝晶;薛丕良;刘丽波;尚溪瀛;王金环;孙素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血竭为常用中药,目前研究广泛,研究内容包括基础、药理与临床.故就血竭的近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红英;张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术健胃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81例,以三九胃泰颗粒治疗;治疗组89例,以黄术健胃方治疗.比较1个月后2组患者的症状以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变化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胃脘疼痛、纳差、大便不畅、反酸嗳气、口粘腻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胃粘膜炎症活动方面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黄术健胃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粘膜炎症活动.
作者:邢鸿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烦躁的用药组方规律,探讨烦躁的病机和治法特点.方法:在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处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1968首烦躁治疗方荆的基础上,继而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及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分析.结果:烦躁的用药以清热药、养阴(血)药和益气药的使用频次多;烦躁治疗药物的药性以苦寒、甘寒、甘温为主,归经涉及五脏系统;清热、养阴(血)、益气是烦躁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烦躁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内热和气阴(血)不足,清热养阴(血)法和益气养阴(血)法是烦躁治疗的重要基础.
作者:何贵平;包祖晓;陈宝君;李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探索补髓生血颗粒对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黏附信号转导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AA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1例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将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基质细胞提取,分析黏附信号转导MAPK通路的相关酶类JNK、P38、ERK磷酸化的变化情况.结果: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P- ERK1/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P - JNK与P-P3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通过采用补肾生血法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可以调整三种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结论: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造血粘附信号转导MAPK通路中酶类表达异常,这些可能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粘附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为CAA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本研究证明采用补肾生血法治疗CAA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施海涛;王金环;孙岸弢;雍延礼;孙伟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本文对我院自行研制的艾连挥发油β -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艾连挥发油β -环糊精包合物中共有成分β-蒎烯的含量,对艾莲挥发油包合物粒度、含水量测定、并对包合物、混合物进行热稳定性实验、抗光解实验、湿稳定性实验.结果:包合物油β -蒎烯的含量(n=3)分别为71.80%、71.25%和71.56%,平均71.54%.包合物含水量为13.8%,粒度在>60目和<20目的<10%范围内.热稳定性实验、抗光解实验、湿稳定性实验表明包合物含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而混合物含量下降.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艾连挥发油包合物中β -蒎烯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包合物含水量、粒度均符合要求.本次实验证明艾连挥发油包合物在光热湿等因素下稳定性良好.
作者:李丽华;焦亿;焦映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疗效.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各组30例,对照组给予潘生丁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潘生丁基础上加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凉血解毒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尿蛋白和尿红细胞个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治疗组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数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李鑫元;郭荣胜;邹永艳;李元鑫;尚国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光照、高温等因素对脉炎消口服液稳定性影响.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脉炎消口服液.脉炎消口服液分别在光照( 4500±500)lx、高温(60±1)℃等因素条件下放置0d、5d、10d,考察放置过程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及颜色、澄明度等变化.结果:制备出的脉炎消口服液呈红棕色,澄清透明,无沉淀.该口服液不受低温(4℃)的影响;在光照和高温条件下,脉炎消口服液呈深红棕色,浑浊并伴有少量沉淀,有效成分含量有变化.结论:脉炎消口服液受高温和光照条件影响,应在常温、避光条件下保存.
作者:初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对关节滑液中MMP -3和MMP - 13的影响.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补肾活血汤熏洗和热开水熏洗加双氯芬酸钠乳膏外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Lysholm's膝关节评分以及关节滑液中MMP -3和MMP - 13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Lysholm's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体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总体优良率为82.2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关节滑液MMP -3、MMP - 13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MMP -3、MMP - 13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MMP -3、MMP - 13的水平,减轻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的破坏,从而发挥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何帮剑;方针;解光尧;徐守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张琪教授是著名的国医大师,从医70年,学验俱丰,擅治各种疑难杂病,在肾系疾病领域造诣尤深.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难愈,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湿热贯穿疾病始终,张琪老从湿热入手根据据疾病的标本缓急,在急性期应用清热利湿解毒法——急则治其标,迁延期应用益气养阴、温补肾阳、平补阴阳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法——缓则治其本,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自拟养心逐瘀汤对冠心痛心绞痛炎性反应过程的干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为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基础.方法:将100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心逐瘀汤,治疗4周后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清AngⅡ、SAA、IL -6、S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服用养心逐瘀汤在提高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改善单项症状方面较单纯西药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更显著地降低血清AngⅡ、SAA、IL -6、SI-CAM -1水平(P<0.01).结论:养心逐瘀汤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干预心绞痛发病过程中炎性反应的多个环节实现的.
作者:翟立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红果槲寄生中7,3′,4’-三甲基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60:40);流速:1.OmL/min.结果:7,3′,4′-三甲基槲皮素在0.3~1.5μg(r =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3%( RSD=1.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玉萍;孙永慧;张颖;马英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工培育北冬虫夏草主要有效成分的分布特点.方法:以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的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HPLC和苯酚一硫酸法,分别研究了这三种活性物质在人工北冬虫夏草子实体上部、中部、下部和培养基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人工北冬虫夏草整个生长过程中,腺苷、虫草素和虫草多糖在培养基中的含量都远远低于其他三个部分.结论:人工北冬虫夏草子实体的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子实体中,在培养基中的含量极少.
作者:张倩;唐永范;徐三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肾病之一,属“水肿”、“腰痛”等范畴,宋立群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等与脾肾虚损盈亏关系密切,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各种临床症状无不责之于脾肾功能的变化,宋立群教授据中医经典,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制了慢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健脾益气、补肾涩精、利水消肿的功效,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波;宋业旭;宋立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喉源性咳嗽是咳嗽证中较常见且难治的一类特殊病症,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中医界众多医家对其多行滋阴润肺、利咽、消瘀、止咳平喘等法治疗.浙江中医药大学郑小伟教授学验俱丰,从事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疾病研究30余年,对喉源性咳嗽更是见解独到.郑教授临证不仅注重辨证论治,还提出要分期辨治喉源性咳嗽,遣方用药更是辩证、分期结合,疗效甚佳.
作者:李秀月;代民涛;郑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寒、热方剂对幽门结扎型、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血栓素B2 ( TXB2)含量的影响,以阐明方证相应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幽门结扎、醋酸涂抹法,建立大鼠 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TXB2含量的影响.结果:幽门结扎型胃溃疡 各模型组大鼠血清TXB: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证血清TXB2 含 量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降低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血 栓素B2的含量,理中丸可显著降低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TXB2的含量(P<0.05).结论:通过“方证相 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热性幽门结扎型和醋酸 涂抹型胃溃疡;理中丸治疗寒性胃溃疡,均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TXB2含量而实现.
作者:李冀;谢田;柴剑波;毕珺辉;赵雪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郁证是中医内科常见的病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竞争和精神压力的增大,发病率不断上升.在人们为防止药源性疾病而多方寻求非药物治疗的今天,针刺和拔罐等绿色疗法由于疗效显著,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介绍李志道教授针罐并用治疗郁证验案三则.
作者:刘静波;李西忠;史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