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抗痫复方对PTZ致痫大鼠海马c-jun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国才;车琳琳;杨见民;曹明明

关键词:中药抗痫复方, 癫痫, c-jun基因, Wistar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抗痫复方对PTZ致痫大鼠海马c- jun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大鼠痫性发作的行为;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海马c - jun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 jun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经观察发现经中药抗痫复方治疗6周后,大鼠痫性发作行为明显减少.并可降低癫痫大鼠大脑内c-jun水平和海马中c - junmRNA表达.结论:中药抗痫复方能够减少大鼠癫痫发作的次数,降低海马区基因c- junmRNA及其蛋白表.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升白饮治疗干扰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升白饮水煎剂对干扰素导致的骨髓抑制及副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干扰素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346例,随机分组,观察治疗前后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血小板(PLT)及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升白饮治疗组症状、骨髓抑制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白饮为治疗干扰素副作用的有效方剂.

    作者:刘晓燕;李晓杰;杜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菝葜提取物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SP、CGRP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菝葜提取物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大鼠血浆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乳鼠结肠PTCA球囊刺激法造IBS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空白组、阳性药组、菝葜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给药3周后,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IBS大鼠血浆SP、CGRP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SP、CG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组大鼠血浆SP、CGRP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菝葜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SP、CGRP水平实现的.

    作者:李铁男;王兵;刘影;马腾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拟益肾温通汤治疗老年肾阳虚型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温通汤治疗老年肾阳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3例服用自拟益肾温通汤,对照组33例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肾温通汤治疗老年肾阳虚型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朱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的皮肤刺激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豚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接触麻黄附子细辛汤后所产生的刺激作用,以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以一次给药和多次给药方法,将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涂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的皮肤刺激性.结果:庥黄附子细辛汤对豚鼠皮肤的刺激分值均<0.50,对豚鼠破损皮肤平均反应值在给药后lh和24h均在0.50~3.00之间,48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0.50.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尤佳;徐颖宇;王艳宏;齐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桑椹三仙胶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前后调节性T细胞及GITR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桑椹三仙胶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前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CD4+ CD25+ Treg)及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流氏细胞术测定桑椹三仙胶治疗前后CITP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调节性T(Treg)细胞及GITR表达的影响.结果:CITP组疗前CD4+ CD25+ Treg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及其GITR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桑椹三仙胶治疗后CD4+ CD25+ Tre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GITR表达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与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 CD25+ Treg、GITR表达水平在治疗后虽有所提高,但与正常组比较,仍差异显著(P<0.01).结论:CITP患者CD4+ CD25+ 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受损可能是本病发生的机制之一.通过纠正CD4+ CD25+ Treg细胞及其抑制性标志物的表达抑制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增殖可能是桑椹三仙胶治疗CITP的机制之一.

    作者:尹艳;王若晖;郝晶;薛丕良;刘丽波;尚溪瀛;王金环;孙素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进展期大肠癌围手术期及化疗期中医药序贯治疗30例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序贯治疗在进展期大肠癌围手术期及化疗期的疗效.方法:按浙江中医药大学何任教授“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原则,选择我院30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术前用“扶正通腑祛邪”法,方选“大承气汤加味”;术后用“扶正通腑,益气活血”法,方选“增液承气汤加味”;化疗期间用“益气养阴,扶正固本,随证治之”法,方用“八珍汤加味”;化疗采用FOLFOX -4方案;与以前单纯手术+化疗的30例进展期大肠癌回顾性对照.结果:中医药序贯治疗组在围手术期及化疗期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中的恶心呕吐、肝功能、黏膜炎、腹泻、肾功能、白细胞、生活质量KSP评分上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序贯治疗在进展期大肠癌围手术期能促进术后恢复,在化疗期能减轻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伟;金小果;沈永洲;王勋;赵一峰;王刚;周兰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还少丹抗衰老的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还少丹温补脾肾之法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D一半乳糖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一半乳糖40天,中药组注射D一半乳糖同时以不同浓度浓缩还少丹煎液灌胃,并以空白组作对照,观察还少丹自由基代谢指标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光苷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的影响.结果:还少丹能使D一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的血清SOD和GSH - Px活性升高,降低MDA含量,并能够影响脑、胸腺和脾的指数.结论:还少丹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并为其抗衰老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王春田;李然;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MMP-3和MMP-13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对关节滑液中MMP -3和MMP - 13的影响.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补肾活血汤熏洗和热开水熏洗加双氯芬酸钠乳膏外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Lysholm's膝关节评分以及关节滑液中MMP -3和MMP - 13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Lysholm's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体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总体优良率为82.2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关节滑液MMP -3、MMP - 13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MMP -3、MMP - 13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MMP -3、MMP - 13的水平,减轻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的破坏,从而发挥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何帮剑;方针;解光尧;徐守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四神丸方源溯源

    关于四神丸的方源,在不同版本的《方剂学》教材及其它方剂学著作中认识不一,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发现,四神丸实际上脱胎于汉代《华佗神医秘传》中的“华佗治肾泄神方”,后又以“四神丸”为方名,收录在宋·陈文中《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中,这是对四神丸早的文献记载.

    作者:高长玉;李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刍议五脏阴阳属性之不对称性

    五脏生克,五脏阴阳;“生克制化”,“阴平阳秘”.然而五脏制化、阴阳平衡是在各脏腑特性上的相对平衡,并不是绝对的均衡整齐.本文通过对中医五脏生理病理特性的分析研究,根据历代医家治疗用药上对肝柔、肺润、脾运等的侧重,以及《难经·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等,说明人体脏腑阴阳属性具有不对称性,强调重视五脏阴阳的非均衡性,彰显中医学辨证之精髓.

    作者:张星平;范秀芳;邓宁;梁政亭;肖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烦躁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烦躁的用药组方规律,探讨烦躁的病机和治法特点.方法:在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处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1968首烦躁治疗方荆的基础上,继而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及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分析.结果:烦躁的用药以清热药、养阴(血)药和益气药的使用频次多;烦躁治疗药物的药性以苦寒、甘寒、甘温为主,归经涉及五脏系统;清热、养阴(血)、益气是烦躁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烦躁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内热和气阴(血)不足,清热养阴(血)法和益气养阴(血)法是烦躁治疗的重要基础.

    作者:何贵平;包祖晓;陈宝君;李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精囊炎中医分型辨治体会

    慢性精囊炎以性交、手淫或遗精时精液中出现血液为特征性表现,属中医“血精”范畴,病在下焦“精室”.笔者在总结先贤对该病治疗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其归纳为阴虚湿热、瘀血阻络和气不摄血三个证型进行分证论治,获效较为满意,并以案例为证.

    作者:吉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SREBP-1、SREBP-2的影响

    目的:通过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SREBP -1、SREBP-2影响的研究,探讨保肝消脂颗粒治疗NAFLD的机理.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脂肪肝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保肝消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并设空白组.治疗8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肝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肝匀浆中SREBP -1、SREBP-2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肝指数、肝组织中的SREBP-1、SREBP-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保肝消脂颗粒治疗后,肝指数、肝匀浆组织中SREBP-1、SREBP-2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保肝消脂颗粒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保肝消脂颗粒可有效地降低肝组织匀浆SREBP-1、SREBP-2水平,该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谢晶日;王海强;李贺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目的:对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L.)Kitam.抗感染有效部位的化学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7个非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对乙酰基苯酚-α -D -葡萄糖苷(4);4-(1-羟基乙基)苯酚-1 -0-β-D-葡萄糖苷(5);东莨菪苷(6);和腺苷(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线叶菊属植物及线叶菊中分离得到,进一步阐明了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的物质基础.

    作者:刘玉婕;王秋红;于晓东;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除湿饮治疗湿疹(湿热型)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CD4+/CD8+的影响

    目的:观察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D4+/CD8+的影响.方法:将湿热型湿疹患者62例随机分为除湿饮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口服除湿饮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疗程两个月.对照组予口服苦参片每次4片,每日3次,疗程两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程短,其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皮疹面积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CD4+T细胞均值显著升高,CD8+T细胞均值下降不明显,CD4+/CD8+显著升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湿饮可以明确的调节湿疹患者血清CD4+/CD8+水平的紊乱.

    作者:王远红;张丹;孙可心;李相君;张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树舌多糖GF对HepA瘤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明树舌多糖GF对HepA瘤组织C- 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小鼠HepA瘤细胞中C- myc基因的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荷瘤组比较,树舌多糖组、猪苓多糖组中C - myc基因的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树舌多糖组与猪苓多糖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树舌多糖GF可通过降低C- myc mRNA量及C- myc蛋白的表达,而抑制HepA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宋高臣;曾惜秋;于水澜;于英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理脾汤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慢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辨证脾虚型者占80%以上,中药理脾汤,以理脾为中心环节,固肠止泻,升阳除湿为辅,体现中医专方整体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的独特优势.治疗效果总显效率达96%,病人疗效巩固,痊愈时间短,复发率低.

    作者:何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王秀霞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垂体微腺瘤1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导致育龄期妇女不孕,困扰着众多患者,本文报道跟随王秀霞教授出诊时的一例典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垂体微腺瘤病例,分析其治疗方法,以飨同道.

    作者:匡洪影;王秀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患者加用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均观察治疗4周.治疗期间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结果:各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均有所改善,BUN、Scr和Ccr指标检测组内比较都较治疗前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BUN、Scr和Ccr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金丽霞;宋淑娟;宋立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脾肾双补法治疗伊立替康所致延迟性腹泻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脾肾双补法治疗伊立替康所致延迟性腹泻25例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脾肾双补法治疗伊立替康所致延迟性腹泻25例,每日1剂,清水煎至200mL,早晚分2次服.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治疗腹泻西药.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大便改善情况及止泻时间.结果:25例中治愈23例(92.0%),好转2例(8.0%),未愈0例(0.0%),总有效率100.0%;止泻时间:1~4天,平均2.1天.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脾肾双补的方法治疗伊立替康所致延迟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王祥麒;王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