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龙及其复方和相关制剂对癫痫治疗的研究

马艳春;周波;宋立群;宋业旭;董亚军

关键词:地龙, 癫痫, 痰证
摘要: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临床症状较多,危害较大,祖国医学认为癫痫属于痰证,是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所致脏腑气血津液失调、痰浊内生、蒙蔽清窍而发病,治疗上,现代医学以控制临床症状为主,祖国医学则针对癫痫的病机以清热祛痰化瘀为主,治疗中地龙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对地龙的药理作用、地龙治疗癫痫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发展作一探究.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银翘散加减在耳鼻咽喉科临证中的应用

    耳鼻咽喉科多种疾病,初起表现为风热证,余用银翘散加减治之,每获良效.

    作者:唐英;汪旻琦;张茹;杨正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不寐五神分型与四诊分型在五脏定位上的一致性比较

    目的:探讨中医不寐五神分型与中医不寐四诊辨证分型在五脏定位上的一致性.方法:收集睡眠专科专家门诊204例不寐患者,填写临床信息采集表,分别进行不寐的五神分型和四诊辨证分型并确定五脏定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Kappa一致性检验K=0.837(P<0.001),表明两种分型方法对不寐辨证在五脏定位上的一致性较高.结论:不寐五神分型与四诊辨证分型在五脏定位上的一致性较高.

    作者:范秀芳;梁政亭;张星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通督调神”针法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ax和Bcl-2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养和中等强度不可预见应激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根据行为学得分随机分为针药组、药物(氟西汀)组、针刺组和模型组四组,观察针药组、针刺、药物(氟西汀)对模型大鼠open-field运动得分及海马CA3区Bcl-2和Bax蛋白含量在治疗7天、14天时的变化.结果:针药合用对实验性抑郁症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针药结合可明显提高海马CA3区Bcl-2/Bax比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结论: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与抑郁症密切相关.针药结合可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起到抗抑郁作用,针刺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是其本身固有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的体现.

    作者:陈理;王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应用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

    张锡纯所创升陷汤为治疗大气下陷的代表方.他认为“大气”主一身之气.大气下陷则出现心悸,咳喘,头晕,崩中漏下等诸多病症.本文记录了笔者应用升陷汤治疗“腹痛气逆”、“产后口干”、“崩漏”三则久病病案的心得体会.认为大气下陷学说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和岚;张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降脂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转运蛋白-4mRNA的影响

    目的:观察降脂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转运蛋白-4mRNA的影响,探讨降脂饮改善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1.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采用高脂膳食喂养配合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以胰岛素敏感指数检测模型是否被成功建立;2.除正常组外,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降脂饮高剂量组、降脂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分别连续灌胃给药6周;3.检测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并以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被成功建立.与模型组比较,降脂饮组、罗格列酮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上升(P<0.01);大鼠骨骼肌中GLUT-4 mRNA的表达相对增强,其中降脂饮高、低剂量组(P<0.01),罗格列酮组(P<0.05).结论:降脂饮可明显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且可促进骨骼肌中GLUT-4 mRNA的表达.

    作者:葛鹏玲;闫永鑫;高长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正交试验结合UPLC检测法优选黄芎抗栓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黄芎抗栓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甲醇-0.1%的磷酸溶液(85:15);波长检测为254nm;柱温:30℃;同时测定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倍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和浸膏得率的影响.结果:UPLC法同时测定3种大黄成分方便、快捷、准确;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10倍和8倍量提取2次,每次2h.结论:经过正交试验优化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可为黄芎抗栓胶囊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左冬;汪永忠;韩燕全;陈杨;罗欢;萧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孟河医家治疗痹证学术思想初探

    明末清初,孟河医派出现在迄今,已跨越了两三个世纪,在中国医学史,尤其是近代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孟河医派在中医发展史上的地位,源于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疗效,本文对孟河医家治疗痹证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加以收集、整理,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组方用药规律方面加以归纳、评析,以期对现代医家临床治疗痹证有所启发、帮助.

    作者:晏婷婷;王旭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原抗癌汤(参杉癌康汤Ⅱ号)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原抗癌汤(参杉癌康汤Ⅱ号,以下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遴选3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口服3个疗程复原抗癌汤(14d为1疗程).结果:经复原抗癌汤治疗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的指标有明显下降,其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缓解.结论:复原抗癌汤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有确切疗效,具有保护肝功,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明显改善临床多种症状,缓解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瑞睿;姜家康;迟文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

    主要从单方、复方、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说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具有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优越性,可以明显减少单纯服用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作者:孙丽英;武燕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调补任督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口服艾司唑仑药物治疗,针刺取穴以任、督二脉为主,结合辨证取穴治疗,若睡眠改善,则药物逐步减量或停用.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疗程均为28天.所有病例采用睡眠有效率评价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评.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可以更为有效地改善睡眠,尤其在改善睡眠质量和患者日间觉醒功能方面效果突出,并可明显减少药物用量.结论:针刺调补任督法结合辨证取穴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相对于艾司唑仑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孙敬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润肤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瘁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我院研制的润肤膏,对照组给予同基质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8.3%.结论: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瘁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汪军;吕波;马林;潘五九;许诺;郝圆圆;范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12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3组,第1组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n=52),第2组为妈咪爱组(n=46),第3组为停母乳喂养组(n=28).观察3组经皮胆红素日均下降的数值及降至正常的天数.结果:经皮胆红素日均下降的数值及降至正常的天数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48.40±23.07)μmol/L及(3.7±2.6)天;妈咪爱组(37.54±21.01)μmol/L及(6.0±1.9)天;停母乳喂养组(46.10±11.32)μmol/L及(4.1±1.3)天.第1组和第2组比较P<0.01,说明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与单纯使用妈咪爱茵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第1组和第3组比较P >0.05,说明茵陈蒿汤联合妈咪爱组与停母乳喂养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是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方法简便,易被家长接受,值得门诊推广使用.

    作者:李雅丹;吕美丽;林新祝;林雅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张晓琳教授手法排乳治疗急性乳腺炎经验举隅

    张晓琳教授对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因病治宜,治病必求其本,采用推拿手法对急性乳腺炎进行手法排乳治疗.方法独到,疗效显著.

    作者:张丽莉;高中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陈学忠主任医师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验案举隅

    陈学忠主任医师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及多年临床总结,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郁证、失眠、胸痛、灯笼病等症,取得良好疗效.在使用该方时首辨有无瘀证,次辨血瘀原因及兼症,分别予行气活血、补益活血、温经活血、祛风活血及化痰活血之法,在活血同时重视气血阴阳以平为期.

    作者:杨粤峰;苏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祛胰抵胶囊对T2DM胰岛素抵抗血清TNF-α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益气养阴、活血祛痰法为组方原则的祛胰抵胶囊对T2DM胰岛素抵抗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痰阻型血清TNF-α等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TNF-α为主要观测指标,观察60例初诊T2DM胰岛素抵抗患者治疗前后的TNF-α、FPG、2hPG、FINS、HbA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可降低患者的TNF-d水平,降低血糖、HbAlc等指标.结论:祛胰抵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而发挥降血糖,改善IR的作用.

    作者:马建;贺环宇;刘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彭万年教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学说浅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彭万年教授根据中医理论,从自身的临床实践出发,结合现代医家对DPN病机的认识,探索研究提出了机体阳气是安身立命根本、机体阳虚对糖尿病转归产生重要影响、脾肾阳虚是DPN病机根本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学说,丰富了DPN的中医病机理论,为中医药治疗DPN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值得思考学习和推广.

    作者:许传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山西大同草麻黄挥发油的GC-MS分析

    目的:阐明山西大同草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开展麻黄的性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麻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图谱解析共鉴定了53个化合物,己鉴定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90%,其中含量较大的组分有α-松油醇(萜品烯)醋酸酯(Terpineol acetate)(17.05%)、萜山西大同品烯(Terpinen)(4.04%)、蓝桉醇(Globulol)(3.68%)、芳樟醇(Linalool)(3.26%).结论:山西大同麻黄挥发油组分主要为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

    作者:王艳宏;王秋红;夏永刚;匡海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3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HFRS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加味犀角地黄汤.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未出现低血压休克期和(或)少尿期,较对照组优势明显.结论: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能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哲;谷超元;孔令珍;庄德晶;张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蜈蚣败毒饮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清IL-8的影响

    目的:观察蜈蚣败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8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寻常型银屑病(风热证)患者143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蜈蚣败毒饮,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分值,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PASI分值在疗后28天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疗后5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L-8水平均有所下降.结论:蜈蚣败毒饮可降低银屑病患者的PASI分值及血清IL-8水平.

    作者:杨素清;王姗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10种中草药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10种中草药提取物,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定性检测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检测其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10种中草药提取物中大黄、黄柏、丁香、姜黄4种中草药对两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大黄的抑菌效果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6.25mg/mL,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25、12.50mg/mL.

    作者:陈志蓉;董银卯;孟宏;邳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