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宏;王秋红;夏永刚;匡海学
目的:探讨玉桂宁荨汤对风寒型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风寒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EO)玉桂宁荨汤治疗组和咪唑斯汀对照组.观察两组对风寒型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嗜酸性粒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玉桂宁荨汤可降低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是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有效方剂.
作者:王和平;李志鸿;王甜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降脂方的临床病例观察,客观评价降脂方治疗痰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降脂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脂必妥,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血脂(TC、TG、HD-C和LD-C)等的改变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治疗高脂血症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中医症侯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②治疗组与对照组TC、TG、HD-C和LD-C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血脂;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本研究表明降脂方可明显改善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TC、TG、HD-C、LD-C等血清生化指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岩;李书霖;李敬孝;刘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柴胡代赭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重叠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用随机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和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餐后上腹胀、早饱、胸骨后不适、嗳气、烧心等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柴胡代赭汤能够减少GERD重叠PDS患者胃排空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林敏;康年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张锡纯所创升陷汤为治疗大气下陷的代表方.他认为“大气”主一身之气.大气下陷则出现心悸,咳喘,头晕,崩中漏下等诸多病症.本文记录了笔者应用升陷汤治疗“腹痛气逆”、“产后口干”、“崩漏”三则久病病案的心得体会.认为大气下陷学说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和岚;张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耳鼻咽喉科多种疾病,初起表现为风热证,余用银翘散加减治之,每获良效.
作者:唐英;汪旻琦;张茹;杨正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考察医院制剂室利水通淋颗粒的优选工艺路线.方法:根据药材质地,从饮片干燥、药材粉碎、水提工艺、浓缩、制粒工艺等角度进行考察优选.结果:优选制剂工艺为:白术、肉桂、桂枝、琥珀60℃低温干燥后粉碎为生粉,泽泻、茯苓、猪苓、车前子水煎每次8倍量水,煎煮2次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与生粉混合,选择75%乙醇制粒后,过60目筛.结论:采用优选制剂工艺路线所生产利水通淋颗粒成品率高,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王国彧;孟祥鸣;潘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3组,第1组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n=52),第2组为妈咪爱组(n=46),第3组为停母乳喂养组(n=28).观察3组经皮胆红素日均下降的数值及降至正常的天数.结果:经皮胆红素日均下降的数值及降至正常的天数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48.40±23.07)μmol/L及(3.7±2.6)天;妈咪爱组(37.54±21.01)μmol/L及(6.0±1.9)天;停母乳喂养组(46.10±11.32)μmol/L及(4.1±1.3)天.第1组和第2组比较P<0.01,说明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与单纯使用妈咪爱茵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第1组和第3组比较P >0.05,说明茵陈蒿汤联合妈咪爱组与停母乳喂养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是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方法简便,易被家长接受,值得门诊推广使用.
作者:李雅丹;吕美丽;林新祝;林雅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湿热”与“阴虚”同病在临床常见.在病机演化上,不仅湿热可化燥伤阴,阴虚火动也可蒸动湿热.辨证、确认证属湿热阴虚同病后,治疗上以“祛湿热”与“养阴液”并行为总则.滋阴药宜选用清润之品,以避免滋阴而助湿生热;祛湿热药宜选用甘淡之味,以避免苦燥而伤阴助热.
作者:张吉芳;张福利;马伯艳;鲁美君;肖倩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以益气养阴、活血祛痰法为组方原则的祛胰抵胶囊对T2DM胰岛素抵抗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痰阻型血清TNF-α等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TNF-α为主要观测指标,观察60例初诊T2DM胰岛素抵抗患者治疗前后的TNF-α、FPG、2hPG、FINS、HbA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可降低患者的TNF-d水平,降低血糖、HbAlc等指标.结论:祛胰抵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而发挥降血糖,改善IR的作用.
作者:马建;贺环宇;刘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渣驯的X-射线衍射仪分析共有模式,从而对渣驯进行鉴定、分析.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产地炮制前后的渣驯进行测定.结果:三种不同产地渣驯生品及其制品的X-期线衍射图谱的拓扑规律与衍射特征标记峰值不一致.结论:首次建立了渣驯的X-射线衍射图谱,X-射线衍射技术鉴别渣驯药材是可行的.
作者:童丽;索南邓登;程会云;陈湘宏;袁冬平;杨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阐明山西大同草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开展麻黄的性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麻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图谱解析共鉴定了53个化合物,己鉴定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90%,其中含量较大的组分有α-松油醇(萜品烯)醋酸酯(Terpineol acetate)(17.05%)、萜山西大同品烯(Terpinen)(4.04%)、蓝桉醇(Globulol)(3.68%)、芳樟醇(Linalool)(3.26%).结论:山西大同麻黄挥发油组分主要为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
作者:王艳宏;王秋红;夏永刚;匡海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降脂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转运蛋白-4mRNA的影响,探讨降脂饮改善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1.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采用高脂膳食喂养配合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以胰岛素敏感指数检测模型是否被成功建立;2.除正常组外,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降脂饮高剂量组、降脂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分别连续灌胃给药6周;3.检测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并以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被成功建立.与模型组比较,降脂饮组、罗格列酮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上升(P<0.01);大鼠骨骼肌中GLUT-4 mRNA的表达相对增强,其中降脂饮高、低剂量组(P<0.01),罗格列酮组(P<0.05).结论:降脂饮可明显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且可促进骨骼肌中GLUT-4 mRNA的表达.
作者:葛鹏玲;闫永鑫;高长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该模型的作用机理及其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水浸应激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栓素B2(TXB2)和神经降压素(NT)的含量.结果:各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TXB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且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之病证结合模型较单证、单病模型TXB2含量明显升高.各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NT含量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各模型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可分别显著降低热模型组、寒模型组TXB2含量,升高NT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可行性,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降低血清TXB2、升高血清NT的含量而实现.
作者:李冀;柴剑波;李胜志;赵雪莹;毕珺辉;高彦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化痰祛湿中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因输卵管因素进行IVF-ET助孕的PCOS患者61例,根据自愿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长方案超促排卵后取卵,移植.中药组在使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的同时加服补肾活血、化痰祛湿功效的二至导痰方中药,1天1剂,连服到胚胎移植后14天.比较两组患者Gn使用量、使用天数、注射HCG日卵巢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结果:对照组Gn总量高于中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HCG日卵巢血流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I无差异.中药组受精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妊娠率56.7%,对照组妊娠率45.2%,两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Gn使用时间,获卵数和卵裂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祛湿中药可以减少PCOS患者IVF-ET助孕中Gn用量,改善卵巢血流,提高受精率和妊娠率.
作者:李海仙;马文敏;高修安;刘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临床症状较多,危害较大,祖国医学认为癫痫属于痰证,是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所致脏腑气血津液失调、痰浊内生、蒙蔽清窍而发病,治疗上,现代医学以控制临床症状为主,祖国医学则针对癫痫的病机以清热祛痰化瘀为主,治疗中地龙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对地龙的药理作用、地龙治疗癫痫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发展作一探究.
作者:马艳春;周波;宋立群;宋业旭;董亚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对经过提取精制的红花注射液的药理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红花注射液,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万先惠;秦亚利;颜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中甲亢的中医辨证以阴虚火旺多见,或兼有气郁、痰凝、血瘀等证.仝小林教授临证常投以消瘰丸加味进行治疗,其中常使用大剂量夏枯草和生牡蛎,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各方面症状,而且也可以逆转各项现代医学相关指标.
作者:王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养和中等强度不可预见应激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根据行为学得分随机分为针药组、药物(氟西汀)组、针刺组和模型组四组,观察针药组、针刺、药物(氟西汀)对模型大鼠open-field运动得分及海马CA3区Bcl-2和Bax蛋白含量在治疗7天、14天时的变化.结果:针药合用对实验性抑郁症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针药结合可明显提高海马CA3区Bcl-2/Bax比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结论: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与抑郁症密切相关.针药结合可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起到抗抑郁作用,针刺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是其本身固有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的体现.
作者:陈理;王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高彦彬教授在多年的临证经验中认为其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因虚致瘀,虚瘀互结,痹阻经络;临床根据病程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分为气阴两伤,瘀血阻络;肝肾阴虚,瘀血阻络;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痰瘀阻络证型;治疗上予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补气健脾、温阳补肾、化痰逐瘀、活血通络等法,合理运用引经药和虫类药,并配合针灸、推拿按摩和外洗疗法,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李勤;李敏州;邹大威;朱智耀;高彦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NF-kB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腑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通腑汤低剂量组、通腑汤中剂量组、通腑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先给予生理盐水,通腑汤各剂量组灌胃、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给药后半小时腹腔注射LPS复制ALI模型,于治疗后第2h,处死大鼠.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F-kB mRNA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NF-kB mRNA基线极低,模型组mRNA基线表达显著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通腑汤各剂量组NF-kBmRNA表达均弱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强于地塞米松(P<0.05);中、高剂量组则与地塞米松组无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通腑汤可下调ALI大鼠肺组织中NF-kB mRNA的表达,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疗效较好.
作者:李竹英;王雪慧;刘建秋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