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理;王玲玲
目的:观察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瘁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我院研制的润肤膏,对照组给予同基质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8.3%.结论: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瘁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汪军;吕波;马林;潘五九;许诺;郝圆圆;范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固本健脑法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NaNO2制造老年健忘大鼠模型,分别运用固本健脑方、补脾健脑方、补肾健脑方进行治疗,检测各组动物海马脑区HSP70、NGF和NT-3的表达.结果:固本法可增加模型大鼠海马CA,区NGF和NT-3表达水平.结论:固本法可致通过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马作峰;姜瑞雪;张六通;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考察医院制剂室利水通淋颗粒的优选工艺路线.方法:根据药材质地,从饮片干燥、药材粉碎、水提工艺、浓缩、制粒工艺等角度进行考察优选.结果:优选制剂工艺为:白术、肉桂、桂枝、琥珀60℃低温干燥后粉碎为生粉,泽泻、茯苓、猪苓、车前子水煎每次8倍量水,煎煮2次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与生粉混合,选择75%乙醇制粒后,过60目筛.结论:采用优选制剂工艺路线所生产利水通淋颗粒成品率高,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王国彧;孟祥鸣;潘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彭万年教授根据中医理论,从自身的临床实践出发,结合现代医家对DPN病机的认识,探索研究提出了机体阳气是安身立命根本、机体阳虚对糖尿病转归产生重要影响、脾肾阳虚是DPN病机根本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学说,丰富了DPN的中医病机理论,为中医药治疗DPN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值得思考学习和推广.
作者:许传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五味子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因此,从五味子挥发油、木脂素类、有机酸、多糖等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五味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高雁;李廷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本病临床方法很多,本文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临床治疗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认为应加强治疗机制研究,加强改善过敏体质的治疗.
作者:杨晨;王胜;白月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柴胡代赭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重叠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用随机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和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餐后上腹胀、早饱、胸骨后不适、嗳气、烧心等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柴胡代赭汤能够减少GERD重叠PDS患者胃排空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林敏;康年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玉桂宁荨汤对风寒型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风寒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EO)玉桂宁荨汤治疗组和咪唑斯汀对照组.观察两组对风寒型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嗜酸性粒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玉桂宁荨汤可降低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是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有效方剂.
作者:王和平;李志鸿;王甜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对经过提取精制的红花注射液的药理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红花注射液,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万先惠;秦亚利;颜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口服艾司唑仑药物治疗,针刺取穴以任、督二脉为主,结合辨证取穴治疗,若睡眠改善,则药物逐步减量或停用.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疗程均为28天.所有病例采用睡眠有效率评价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评.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可以更为有效地改善睡眠,尤其在改善睡眠质量和患者日间觉醒功能方面效果突出,并可明显减少药物用量.结论:针刺调补任督法结合辨证取穴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相对于艾司唑仑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孙敬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对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中的战争隐喻进行研究.主要以中医经典为研究语料进行举例,通过整理与分析,认为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中普遍运用了战争隐喻来认识、理解和表达疾病过程,构成了“疾病是战争”这一基本的概念隐喻,其认知基础为疾病和战争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其哲学基础与古人的社会生存体验密切相关.战争隐喻成为中医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语言表达,是理解和表达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
作者:谢菁;贾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索拉菲尼联合复方斑螫胶囊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各30例,且均进行化疗处理.观察组即索拉菲尼联合复方斑螫胶囊组,对照组单用索拉菲尼,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83.3%,稳定为16.7%,无进展0例.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60.0%,稳定为40.0%,无进展0例.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血色素下降、白细胞下降、周围神经炎及脱发,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平均随访时间为14.6个月,随访期间3例复发,其中观察组1例(3.3%),对照组2例(6.7%).结论:复方斑螫胶囊联合索拉菲治疗卵巢癌与单用索拉菲尼相比较,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且复方斑螫胶囊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易推广.
作者:刘嘉琦;郑毅;杨阳;张广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C14复合法制备实验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TNF-α和CT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中药高浓度组CTGF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O1);中药高浓度组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低浓度组和西药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桂枝汤可以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TNF-α和CTGF的表达水平.抑制HSC被激活和ECM合成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华生;刘洋;周景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蜈蚣败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8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寻常型银屑病(风热证)患者143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蜈蚣败毒饮,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分值,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PASI分值在疗后28天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疗后5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L-8水平均有所下降.结论:蜈蚣败毒饮可降低银屑病患者的PASI分值及血清IL-8水平.
作者:杨素清;王姗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陈学忠主任医师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及多年临床总结,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郁证、失眠、胸痛、灯笼病等症,取得良好疗效.在使用该方时首辨有无瘀证,次辨血瘀原因及兼症,分别予行气活血、补益活血、温经活血、祛风活血及化痰活血之法,在活血同时重视气血阴阳以平为期.
作者:杨粤峰;苏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作用的分类对比研究,探讨活血化瘀药功效级差的现代科学本质.方法:冰水浸泡加药物法建立大鼠血瘀证模型,以肠系膜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为指标,研究3种不同功效的活血化瘀药——川芎、丹参、三棱活血化瘀作用的差异.结果:川芎、丹参、三棱均可以增加血瘀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数、毛细血管交叉点的个数、微静脉的血管直径、血流速度(P<0.05);减少血栓湿重、干重、血栓长度、血栓指数及聚集的血小板数(P<0.05).其中三棱在改善血流速度,血栓干重方面作用强(P<0.05),三棱与丹参在改善血小板聚集性方面作用优于川芎(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的功效级差在大鼠血瘀证模型的改善方面得以印证,在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方面,破血逐瘀药作用强;活血散瘀药作用次之,在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小板聚集性方面,作用优于和血行血药.
作者:李伦;刘琳;李传钰;赵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渣驯的X-射线衍射仪分析共有模式,从而对渣驯进行鉴定、分析.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产地炮制前后的渣驯进行测定.结果:三种不同产地渣驯生品及其制品的X-期线衍射图谱的拓扑规律与衍射特征标记峰值不一致.结论:首次建立了渣驯的X-射线衍射图谱,X-射线衍射技术鉴别渣驯药材是可行的.
作者:童丽;索南邓登;程会云;陈湘宏;袁冬平;杨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中甲亢的中医辨证以阴虚火旺多见,或兼有气郁、痰凝、血瘀等证.仝小林教授临证常投以消瘰丸加味进行治疗,其中常使用大剂量夏枯草和生牡蛎,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各方面症状,而且也可以逆转各项现代医学相关指标.
作者:王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在阐明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的性味物质基础的同时,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与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相关的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10%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及小鼠阴道上皮细胞PCNA表达等药理学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洋金花不同化学拆分组分治疗银屑病作用,并应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性味归属.结果:洋金花水煎液具有促进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及抗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PCNA表达的作用;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具有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10%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促进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抗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PCNA表达的作用;生物碱组分具有促进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的作用.结论: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性味物质基础为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根据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初步判定,其性味为苦凉(寒).
作者:李振宇;王秋红;杨炳友;肖洪彬;魏有何;周加林;匡海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化痰祛湿中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因输卵管因素进行IVF-ET助孕的PCOS患者61例,根据自愿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长方案超促排卵后取卵,移植.中药组在使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的同时加服补肾活血、化痰祛湿功效的二至导痰方中药,1天1剂,连服到胚胎移植后14天.比较两组患者Gn使用量、使用天数、注射HCG日卵巢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结果:对照组Gn总量高于中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HCG日卵巢血流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I无差异.中药组受精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妊娠率56.7%,对照组妊娠率45.2%,两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Gn使用时间,获卵数和卵裂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祛湿中药可以减少PCOS患者IVF-ET助孕中Gn用量,改善卵巢血流,提高受精率和妊娠率.
作者:李海仙;马文敏;高修安;刘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