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王秋红;杨炳友;肖洪彬;魏有何;周加林;匡海学
目的:通过对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作用的分类对比研究,探讨活血化瘀药功效级差的现代科学本质.方法:冰水浸泡加药物法建立大鼠血瘀证模型,以肠系膜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为指标,研究3种不同功效的活血化瘀药——川芎、丹参、三棱活血化瘀作用的差异.结果:川芎、丹参、三棱均可以增加血瘀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数、毛细血管交叉点的个数、微静脉的血管直径、血流速度(P<0.05);减少血栓湿重、干重、血栓长度、血栓指数及聚集的血小板数(P<0.05).其中三棱在改善血流速度,血栓干重方面作用强(P<0.05),三棱与丹参在改善血小板聚集性方面作用优于川芎(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的功效级差在大鼠血瘀证模型的改善方面得以印证,在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方面,破血逐瘀药作用强;活血散瘀药作用次之,在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小板聚集性方面,作用优于和血行血药.
作者:李伦;刘琳;李传钰;赵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主要从单方、复方、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说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具有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优越性,可以明显减少单纯服用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作者:孙丽英;武燕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张锡纯所创升陷汤为治疗大气下陷的代表方.他认为“大气”主一身之气.大气下陷则出现心悸,咳喘,头晕,崩中漏下等诸多病症.本文记录了笔者应用升陷汤治疗“腹痛气逆”、“产后口干”、“崩漏”三则久病病案的心得体会.认为大气下陷学说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和岚;张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易诊断难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确切疗效.本文介绍了笔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重症银屑病的经验,验之临床,往往疗效颇佳.
作者:闫景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瘁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我院研制的润肤膏,对照组给予同基质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8.3%.结论:润肤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瘁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汪军;吕波;马林;潘五九;许诺;郝圆圆;范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优选黄芎抗栓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甲醇-0.1%的磷酸溶液(85:15);波长检测为254nm;柱温:30℃;同时测定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倍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和浸膏得率的影响.结果:UPLC法同时测定3种大黄成分方便、快捷、准确;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10倍和8倍量提取2次,每次2h.结论:经过正交试验优化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可为黄芎抗栓胶囊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左冬;汪永忠;韩燕全;陈杨;罗欢;萧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口服艾司唑仑药物治疗,针刺取穴以任、督二脉为主,结合辨证取穴治疗,若睡眠改善,则药物逐步减量或停用.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疗程均为28天.所有病例采用睡眠有效率评价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评.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可以更为有效地改善睡眠,尤其在改善睡眠质量和患者日间觉醒功能方面效果突出,并可明显减少药物用量.结论:针刺调补任督法结合辨证取穴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相对于艾司唑仑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孙敬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临床症状较多,危害较大,祖国医学认为癫痫属于痰证,是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所致脏腑气血津液失调、痰浊内生、蒙蔽清窍而发病,治疗上,现代医学以控制临床症状为主,祖国医学则针对癫痫的病机以清热祛痰化瘀为主,治疗中地龙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对地龙的药理作用、地龙治疗癫痫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发展作一探究.
作者:马艳春;周波;宋立群;宋业旭;董亚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原抗癌汤(参杉癌康汤Ⅱ号,以下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遴选3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口服3个疗程复原抗癌汤(14d为1疗程).结果:经复原抗癌汤治疗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的指标有明显下降,其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缓解.结论:复原抗癌汤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有确切疗效,具有保护肝功,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明显改善临床多种症状,缓解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瑞睿;姜家康;迟文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高彦彬教授在多年的临证经验中认为其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因虚致瘀,虚瘀互结,痹阻经络;临床根据病程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分为气阴两伤,瘀血阻络;肝肾阴虚,瘀血阻络;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痰瘀阻络证型;治疗上予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补气健脾、温阳补肾、化痰逐瘀、活血通络等法,合理运用引经药和虫类药,并配合针灸、推拿按摩和外洗疗法,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李勤;李敏州;邹大威;朱智耀;高彦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NF-kB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腑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通腑汤低剂量组、通腑汤中剂量组、通腑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先给予生理盐水,通腑汤各剂量组灌胃、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给药后半小时腹腔注射LPS复制ALI模型,于治疗后第2h,处死大鼠.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F-kB mRNA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NF-kB mRNA基线极低,模型组mRNA基线表达显著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通腑汤各剂量组NF-kBmRNA表达均弱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强于地塞米松(P<0.05);中、高剂量组则与地塞米松组无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通腑汤可下调ALI大鼠肺组织中NF-kB mRNA的表达,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疗效较好.
作者:李竹英;王雪慧;刘建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化痰祛湿中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因输卵管因素进行IVF-ET助孕的PCOS患者61例,根据自愿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长方案超促排卵后取卵,移植.中药组在使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的同时加服补肾活血、化痰祛湿功效的二至导痰方中药,1天1剂,连服到胚胎移植后14天.比较两组患者Gn使用量、使用天数、注射HCG日卵巢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结果:对照组Gn总量高于中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HCG日卵巢血流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I无差异.中药组受精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妊娠率56.7%,对照组妊娠率45.2%,两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Gn使用时间,获卵数和卵裂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祛湿中药可以减少PCOS患者IVF-ET助孕中Gn用量,改善卵巢血流,提高受精率和妊娠率.
作者:李海仙;马文敏;高修安;刘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柴胡代赭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重叠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用随机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和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餐后上腹胀、早饱、胸骨后不适、嗳气、烧心等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柴胡代赭汤能够减少GERD重叠PDS患者胃排空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林敏;康年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降脂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转运蛋白-4mRNA的影响,探讨降脂饮改善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1.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采用高脂膳食喂养配合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以胰岛素敏感指数检测模型是否被成功建立;2.除正常组外,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降脂饮高剂量组、降脂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分别连续灌胃给药6周;3.检测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并以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被成功建立.与模型组比较,降脂饮组、罗格列酮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上升(P<0.01);大鼠骨骼肌中GLUT-4 mRNA的表达相对增强,其中降脂饮高、低剂量组(P<0.01),罗格列酮组(P<0.05).结论:降脂饮可明显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且可促进骨骼肌中GLUT-4 mRNA的表达.
作者:葛鹏玲;闫永鑫;高长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HFRS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加味犀角地黄汤.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未出现低血压休克期和(或)少尿期,较对照组优势明显.结论: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能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哲;谷超元;孔令珍;庄德晶;张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同一经脉上的同神经节段支配的不同属性穴位对大鼠实验性类痛经反应和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阿片肽类物质的影响,探讨经穴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方法: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血海组,每组1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模型制备后,给予穴位组即刻电针.随即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并应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大鼠相应节段脊髓背角浅层k-受体的表达和PAG内ENK、β-EP的含量.结果:模型制备后,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次数和评分明显增加(P<0.01).电针两穴后,扭体评分和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且电针三阴交穴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电针三阴交和血海穴可使各节段脊髓背角浅层k-受体均有明显表达(P <0.05,P<0.01);但电针三阴交穴的L2、S1节段IOD值比血海穴明显升高(P<0.01,P<0.05);电针三阴交穴可使PAG内ENK和β-EP(P <0.01)含量明显升高.结论:电针同一经脉上的同神经节段支配的不同属性穴位均可缓解大鼠的类痛经反应,并可调节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的阿片肤类物质的含量.但穴位属性不同.调节效应不同.特定穴的调节效应优于非特定穴.说明经穴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
作者: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丁喜艳;李春华;嵇波;朱江;张露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宋立群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科研近30年,对于慢性肾衰的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善用古方而不拘于古法,并借鉴现代药理学选方用药,制定补肾健脾,化湿泄浊,活血解毒治疗大法,临床疗效颇著.笔者有幸从师,颇受教诲.
作者:郑敏敏;宋立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渣驯的X-射线衍射仪分析共有模式,从而对渣驯进行鉴定、分析.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产地炮制前后的渣驯进行测定.结果:三种不同产地渣驯生品及其制品的X-期线衍射图谱的拓扑规律与衍射特征标记峰值不一致.结论:首次建立了渣驯的X-射线衍射图谱,X-射线衍射技术鉴别渣驯药材是可行的.
作者:童丽;索南邓登;程会云;陈湘宏;袁冬平;杨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事实上,肾纤维化是肾衰的必经途径.目前尚无良策治愈肾衰,但是肾纤维化却可以被阻止.肾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肾间质纤维化与肾衰关系更密切.肾纤维化是由多种病理机制造成.黄芪和大黄可通过干预其中一种或多种途径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黄芪、大黄是临床用于肾纤维化治疗中的重要药物.对黄芪、大黄中这两种中药做一综述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陈晶;张博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五味子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因此,从五味子挥发油、木脂素类、有机酸、多糖等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五味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高雁;李廷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