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光;王岩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小儿脾虚泄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健脾止泻散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思密达口服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在改善小儿脾虚泄泻相关症状,提高血红蛋白及尿D-木糖排泄率方面均有效,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止泻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晨晔;张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滋肾固冲汤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确诊为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应用滋肾固冲汤治疗;结果:46例中治愈2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96%,结论: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可用自拟方滋肾固冲汤化裁治疗.
作者:郑剑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络法是治疗络脉痹阻所致病证的治疗大法,历代医家对通络法均十分重视,临床证实运用通络法治疗一些沉苛痼疾,确有神奇之效.
作者:李泽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结合局部敷贴药膜治疗扁平苔藓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年来收治的63例扁平苔藓的病例.结果:痊愈26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结论:辨证施治辅以局部用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针对性强,患者易于接受,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基于络病理论组方的强脊络通汤,通过比较其与火把花根片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防止骨质破坏等方面的改变,提供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强脊络通汤组(治疗组)和火把花根片组(对照组),疗程均为3个月,每2周观察记录病情1次,疗程结束后进行总结.结果:临床控显率(近期控制和显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防止骨质破坏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从络病角度出发组方的强脊络通汤对AS活动期病情控制全面而显著,证候疗效确切,对AS骨质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旭;鞠中斌;刘庆辉;邵文锦;曹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速效消脂汤对脂肪乳剂所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速效消脂汤组和非诺贝特组.除正常组外,使用自制脂肪乳剂对其他各组予以灌胃,每次1mL/100g体重,每日1次,于造模3周后,除正常组与模型组外,其余两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灌胃治疗,每日给药1次;模型组在造模同时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正常组每日也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连续用药4周.于末次给药12h后眼球采血,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G、TC含量;计算肝指数;取部分肝脏组织进行匀浆,测定肝内TG、TC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速效消脂汤能显著降低脂肪乳剂所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ALT、AST活性以及TG、TC含量;对肝内TG、TC也有明显降低作用;能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肪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效消脂汤对由于脂肪乳剂所造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保肝降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自由基清除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付之光;王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66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33例为A组,在抗高血压药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B组33列,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并采用高分辨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而B组TC、LDL-C下降不明显(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值(FMD)在A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A组FM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性生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I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期间未见复方丹参滴丸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作者:黄美爱;陈晓龙;贾连旺;张金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差异.方法:将2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3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宣表泄肺方(由石膏、知母、黄芩、栀子、连翘、苦杏仁、淡豆豉、瓜蒌皮、郁金、地龙组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周后显效率治疗组为82.9%,对照组为5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止咳和肺部罗音吸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为(10.50±3.27)d,对照组为(14.23±4.57)d,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5.101,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以明显改善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加快炎症吸收.
作者:王艳;孙炳华;梅晓萍;李琰;王兴强;窦武山;宋佳音;李海燕;陈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认为肝为气化之发始,肝握气血之枢机,肝乃升降之根本,肝兼阴阳之体用,肝合刚柔之德性.故调肝可以宣气化,调肝可以畅气血,调肝可以理升降,调肝可以和阴阳,调肝可以调脏腑.因而调肝可以治百病.
作者:周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本文回顾、总结了二十几年来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各家观点,为艾滋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关于HIV的中医属性方面有温邪、湿邪、湿热等观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温邪、湿热等应属证候范畴,HIV病毒属性并无定论.邪伏部位的探讨有邪伏营血、三焦、膜原等观点,为病邪定位和选方提供了参考,尤其对早期、无症状期的用药治疗思路更有参考价值.学者们对于艾滋病发病的关键病机和病机变化的论述,或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或来自临床观察,均有待于临床验证.
作者:黄剑雄;李峰;倪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黄汤与普济消毒饮干预2型糖尿痛胰岛素信号错误转导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结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三黄汤与普济消毒饮对2型糖尿病小鼠FBG、TG、Fins、TNF-α含量及脂肪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三黄汤与普济消毒饮干预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FBG、TG、Fins、TNF-α含量均比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脂肪组织TNF-αmRNA表达下调,小鼠体重减轻.结论:三黄汤与普济消毒饮具有降糖降脂作用,能干预胰岛素抵抗(IR),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TNF-α炎症因子的表达与释放、减少TNF-α对胰岛素信号正常转导的干扰有关.
作者:张益钧;沈利水;戴盛锋;倪中凯;徐赵钕;毛水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顾名思义,养血益肾法是针对临床上出现的气血、肾精亏损而设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运用较广泛,现报告如下.1 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客观评价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按标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接受抗栓胶囊和基础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基础治疗.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改善症状,降低血脂.结论: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疗效.
作者:牛冰;王立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消癖汤治疗乳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自拟消癖汤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乳癖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6.7%.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消癖汤治疗乳癖疗效显著.
作者:蒋含嫣;陈述诤;王丽娜;张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前临床应用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很多,各家方法不同,疗效也各异,本文通过阅读大多踩跷法的文献,将踩跷法的定义、分类、机理、临床应用做一个总结,方便大家对目前踩跷法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概况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作者:蓝岚;丰芬;罗建;阎博华;杨爱国;张红参;范宏元;黄靖宇;李川;罗才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本文对东垣治疗阴火病证用药的统计分析得知:在用药功效上,重用补气升散,以达益气升阳;在选药气味上,重视用辛甘温之剂除热,辅之以苦寒泄热;在选药归经上,东垣不仅强调脾胃,也重视脾肺同治、脾肝同治;在治疗阴火病证组方用药上,以补中益气汤为核心.
作者:孙洁;赵瑞占;张星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枸杞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以不同浓度的枸杞提取物(5mg/kg、10mg/kg、20mg/kg)对小鼠进行灌胃饲养,采用游泳法观察药物的抗疲劳作用;2.进行小鼠的爬杆实验,记录3次跌落时间并相加作为该鼠的总时间,观察小鼠的抗疲劳性;3.称量小鼠的肝脏,间接显示枸杞提取物提高肝糖原的含量从而提高能量的贮备达到抗疲劳的作用.结果:小鼠在30℃的温水浴中负重游泳,实验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小鼠;小鼠爬杆实验中,实验组小鼠的爬杆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的爬杆时间;并且称量小鼠肝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实验结果无明显剂量关系,以中剂量组(10mg/kg)抗疲劳作用更为显著.结论:枸杞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覃筱燕;唐丽;杨林;戴景峰;黄菊阳;常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7月12月用针灸治疗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44例,显效26例,好转14例,无效6例;少治疗5次,多30次;病程在半年以内的明显优于半年以上的;首次发病的明显优于复发的.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较好临床作用效果,病程在半年以内的明显优于半年以上的,首次发病的明显优于复发的.
作者:宋建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外治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应用广泛.本文从中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中选取2005~2007三年中与各种中医外治法相关的文献,采用频数统计法,观察外治法在临床中的使用率,其中包括用外治法治疗的疾病的类型各占比例;外治各部位所占比例;外治各方法所占比例;外治剂型各占比例等几个角度对外治法的应用做初步的文献总结,为外治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作者:陈仁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临床疗效是中医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有效地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已成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关键.通过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介绍了面向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关键信息技术,以期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闫朝升;李丹;马俊;王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