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老年患者57例围手术期护理

孙艳芳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老年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颈基底, 女性人群, 内科疾病, 保守治疗, 骨折后, 症状, 卧床, 报告
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骨折的部位在粗隆水平以上至股骨颈基底的下部,多发生在老年女性人群中,老年患者由于骨折发生前常合并有内科疾病,若骨折后采取保守治疗,会因长时间的卧床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1].现将我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内固定术的57例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厦门市海沧区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开展人群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使大肠癌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降低大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采用病史问卷调查、大便隐血试验(FOBT)进行初筛,对初筛出来的高危人群用电子结肠镜作进一步检查.结果 本次筛查出大肠癌14例(7.82%),腺瘤64例(35.75%),非腺瘤性息肉73例(40.78%).各年龄组大肠癌发病率及大肠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开展大肠癌早诊早治筛查活动,对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华;何洁;邓爱清;庄建民;罗忠金;颜松龄;黄连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体肺氧合减少体外循环术后炎症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中采用自体肺代替人工氧合器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0只实验小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体外循环术中采用自体肺代替人工的氧合器进行氧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氧合器体外循环的方法.分别体外循环转流120 min,主动脉阻断60 min.测定实验前后血浆IL-6、IL-8、TNF-α.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后血浆中IL-6、IL-8、TNF-α均较术前升高,对照组不同时间点各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自体肺能够耐受体外循环术中的非搏动性血流,且可显著减轻体外循环术中因采用人工氧合器而引起的炎性反应性肺损伤,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

    作者:杨谦;孙勇;邱风;朱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35例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颈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方法 对35例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急诊处理后进行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手术在伤后4~7天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均稳定后进行.20例行前路减压手术,15例骨折脱位严重者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结果 X线片复查示28例颈椎骨折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植骨融合处愈合良好无畸形,神经症状12例完全恢复,10例有Ⅰ级以上恢复,6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颈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在采取损伤控制原则后,应尽早行颈脊髓损伤手术,可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林昊;张旭鸣;高翔;柯铁;邱美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围麻醉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drenoreceptor,α2AR)激动剂,它可产生独特的镇静作用(可唤醒),同时具有镇痛、抗交感、遗忘、器官保护的作用,且不引起呼吸抑制[1].由于其独特的药理学特点而广泛运用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及临床麻醉.本文对DEX在围麻醉期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翔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附101例分析)

    目的 探讨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确诊为枕横位及枕后位且符合手转胎头指征的产妇101例,分为观察组69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宫口开大6~8 cm、胎先露在坐骨棘水平或坐骨棘下1~1.5 cm时进行手转胎头;对照组在宫口开9~10 cm、胎先露在坐骨棘下1.5~2.5 cm时进行手转胎头.结果 观察组手转胎头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经阴道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适时手转胎头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诊患者就诊特点分布及对急诊护理人力资源分配的应对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就诊特点规律,对急诊人力资源分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3年内急诊病人就诊人数和分布做描述性分析,3年就诊人数进行比较,2011年工作日、休息日、节假日就诊人数时间段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急诊患者就诊量呈逐年增高趋势,节假日、休息日就诊人数显著高于工作日(P<0.05).结论 节假日、休息日、晚夜班急诊就诊人数较平时增多,急诊护理人力资源应合理分配.

    作者:杨曼华;叶诚栋;陈妍;林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28层螺旋CT对肺动脉亚段及以下肺动脉栓塞29例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肺动脉亚段及以下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资料,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重新利用后处理软件,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同时与原后处理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29例患者中,发现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栓塞26例30支,偏心型6支,闭塞型18支,附壁环形型6支;3例仍未见明显栓塞.而原操作仅报告肺动脉栓塞19例20支,漏诊率较高.结论 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可作为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下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细致的工作态度不可或缺.

    作者:阮彬林;张丽华;李梅芳;傅冰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6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PG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首发症状以腹痛、反酸嗳气及体重减轻为主,肿瘤好发于胃窦及胃体,胃镜活检准确率46.7%.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主要病理类型.本组60例患者中,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2%、77.2%和72.7%.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LDH)、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国际预后指数(IPI)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PG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病理分级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外科手术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许香贵;吴心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感染性发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细菌感染性发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103例细菌感染性发热患者(观察组)血标本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进行PCT检测和全自动血培养仪监测血培养,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CT结果进行比较.对观察组PCT检测和血培养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CT阳性率分别为62.1%和18%.以0.5 ng/mL为截断点,PCT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49.3%,阳性预测值为42.2%、阴性预测值为92.3%.结论 定量检测PCT可作为细菌感染性发热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利于早期正确治疗.

    作者:周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2例下颌第二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通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下颌第二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根分叉穿通的保存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龋源性髓室底穿通的下颌第二乳磨牙32例,使用Vitapex糊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补穿通处并完成根管充填和牙冠的修复.结果 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成功28例,占87.5%,失败4例,占12.5%.结论 采用Vitapex糊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乳磨牙髓室底穿通使下颌第二乳磨牙得以保存,有利于儿童正常行使咀嚼功能,避免乳牙早失而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

    作者:陈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9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取小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 16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中即刻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房间隔缺损均获闭合,术后72 h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异常;8例患者封堵器在完全释放后10 min内脱落,紧急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完全适用于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尤其对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评定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鹏;孙勇;邱风;廖崇先;杨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同位点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过药物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不同位点对百草桔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一次性百草枯80mg/kg灌胃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分别每日胃管内灌注生理盐水(染毒组)、卡托普利60 mg/kg、氯沙坦10mg/kg和螺内酯100 mg/kg进行干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均于染毒后第7、14、28 d分批处死,取肺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与Masson染色并行肺泡炎、肺纤维化评分,测肺羟脯氨酸(Hyp)含量,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半定量分析系统检测肺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干预组各时间点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积分、肺Hyp含量、肺组织CTGF蛋白的表达均低于染毒组(P<0.01).3组采用药物干预后,肺Hyp含量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氯沙坦与螺内酯均能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可能通过阻断不同的受体抑制CTGF蛋白的表达而实现.螺内酯减轻肺组织胶原沉积的疗效佳,氯沙坦差.

    作者:许黎忠;黄朝忠;戴木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分析(附102例报告)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对女性健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1],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一些国家乳腺癌的病死率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乳腺肿块的及时发现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对102例乳腺肿块进行分析.

    作者:林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儿童胰体尾部巨大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胰腺肿瘤,发病率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0.17%~2.70%[1],其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低度恶性倾向,术前确诊率低.我院收治1例儿童胰体尾部巨大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现将其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秋荣;林建荣;温明辉;刘士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直肠癌术前放疗小肠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提高手术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术前同步放化疗已经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1-4].由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许多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急性和/或长期毒副作用,其中小肠是主要的剂量限制性器官.小肠对辐射高度敏感,当小肠受到辐射损伤时,可引起急性和晚期损伤,急性损伤主要表现为持续腹泻,晚期损伤则主要表现为小肠梗阻、溃疡、肠瘘、肠穿孔以及肠出血[5-6].因此,直肠癌术前放疗中,正确勾画和评价至关重要.

    作者:郭玉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彩超结合MVD、VEGF检测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合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CDFI及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MVD,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特征间的联系.结果 病灶大小、肿瘤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布多少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癌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增高;淋巴结转移组VEGF与MVD的表达较未转移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彩超联合检测VEGF和MVD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郑建华;赵剑锋;苏仙练;陈薇;陈爱灼;陈海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制光棒在60例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自制光棒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光棒组(A组)和Macintosh喉镜(B组),每组60例.观察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2、3 min的HR、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SpO2,记录1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时及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诱导后的HR、MAP和RPP值较诱导前的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的HR、MAP和RPP值较诱导后明显增高(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1、2 min的HR、MAP、RPP上升幅度B组较A组明显升高,两组插管后3 min的HR、MAP和RPP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3%高于B组的81.7% (P<0.05).A组插管总成功率为98.3%高于B组的93.3% (P<0.05).A组插管时间(33±6)s短于B组(51±13)s(P<0.05).A组插管时损伤出血率10%低于B组的21.7% (P<0.05).A组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为13.3%低于B组的26.7% (P<0.05).结论 与Macintosh喉镜相比,自制光棒气管内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速的插管方法,可解决基层医院困难气道插管问题.

    作者:李智雄;李淑蓉;刘莉莉;林开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产儿PICC异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末端放置于上腔静脉的、可长期留置的一种导管,专为需要进行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所设计.PICC为患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静脉通道,既能减少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而且并发症少.导管异位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管头端不同部位的异位还可引起各类相应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能要提前拔除导管,有时需要重新置管,既加重经济负担,又增加新生儿的痛苦[1].

    作者:陈炎英;林惠珠;李巧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iguid based cytology test,LCT)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细针穿刺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CT制片和传统涂片.对比制片质量和细胞学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采用LCT制片技术所得的标本细胞数明显增多,背景干净,细胞结构清晰,具有诊断意义的成分得到大部分保留.结论 LCT是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制片染色等方面便于实施质量控制的一项新技术,不仅能提高细胞学制片质量,而且能提高细胞学诊断阳性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淑萍;江茸;陈冰;陈小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合并浅前房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合并浅前房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难点,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行超声乳化吸除手术、中央前房深度<2.5 mm的白内障患者70例89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1.0~1.2者20眼(22.5%),0.5~0.8者50眼(56.2%);中央前房深度术前(2.19士0.03)mm,术后平均加深(1.34士0.05) 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6.17,P<0.001);眼压均比术前明显下降[平均下降(4.18±0.58) mm H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7.20,P<0.001);术后角膜可逆性水肿发生率为23眼(25.8%),其中Ⅲ级以下核组3眼(8.1%),Ⅲ级及其以上核组20眼(38.5%),所有病例角膜水肿均在手术后1周内恢复透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合并浅前房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手术难度大,强调切口规范,使用高质量黏弹剂,保持前房深度,应用拦截劈核技术、高负压吸引手法碎核,提高超声乳化操作的有效性,均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同时强调合并浅前房的白内障患者应尽早手术,超声乳化吸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王文青;饶惠英;王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