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伟;杨金山
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提倡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中,用蛋白质差示二维电泳及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着重阐述中医证候分类的分子基础.
作者:刘为民;姚乃礼;吴志奎;刘绍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血管性头痛是以血管紧张,血流速度增快,5-羟色胺减少,组织胺增多等因素引起的头痛为主的一组临床症状.近年来应用TCD发现血管性头痛的病人大多有脑动脉痉挛,血流速度明显增快.
作者:丁宁;尚颖;董秀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进行性肿胀、增生、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前者仅局限于皮肤硬化,后者除皮损外,还可累及消化道粘膜、肺、肾等脏器,使之发生胶原纤维样改变.
作者:栾天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丁甘仁,近代江南名医.治学严谨,临证处方以仲景六经辨证为纲,分析病情,对症下药;善用反治法,从容灵活,常变有度,极其精妙.治湿温病多热因热用,调治经产善用通因通用法;临证用药,先辨其性,择其要而用之,提倡用药贵在轻灵.
作者:李笑然;郝丽莉;闫忠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病机是肝肾阴虚夹瘀,临床尚无统一分型,治疗上以滋阴化瘀为主.基础及临床研究显示了中医药治疗的良好前景,证型规范性研究是当务之急.
作者:姚敏;郑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于2001年7月~2002年7月,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患者32人,现将治疗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崔永会;黄克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情志异常是心身疾病的重要病因,脑与心身疾病密切相关,脑神逆乱是心身疾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当以调和脑神为要,兼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滋胰、补肾诸法,以达到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燮理阴阳的目的.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制板蓝根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应用RP-HPLC法分离分析板蓝根对照药材水提取物色谱图,并以5种市售板蓝根药材的色谱图做验证,建立板蓝根药材指纹图谱.结果:不同来源板蓝根药材的水提取物色谱图基本相同,特征共有峰有8个,但相对谱峰面积因药材来源不同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用于板蓝根药材鉴别与质量评价简便、准确,并为建立板蓝根药材HPLC指纹图谱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陈勇;杨文清;蔡敏;杜静;韩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与药物配方治疗老年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86例老年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外洗方治疗组和乙烯雌酚加甲硝唑药物配方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外洗方疗效确切,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使用简便,长期使用无副作用.
作者:李凤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五丹油纱栓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肛裂患者75例,便后肛内纳入五丹油纱栓,连续治疗1周.结果:肛裂Ⅰ、Ⅱ、Ⅲ期治愈率为87.0%、80%、68.2%,总有效率为100%、100%、95.5%;肛管静息压、肛管蠕动慢波振幅及频率、极慢波出现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且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或P>0.5);治疗后血清CRP、IL-1β、LTB4、PGE2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1).结论:五丹油纱栓治疗肛裂疗效显著,且具有松弛肛内括约肌、抗炎及外源性镇痛作用.
作者:刘焕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及治疗时间.方法:选择慢性胆囊炎43例,并设对照组43例,予中药煎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93%.两组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两组慢性胆囊炎疗效均满意,但治疗组疗程短于对照组.
作者:毛智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广枣乙醇提取物对动物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进行心电图监测、组织染色检查和血清酶学等综合指标测定来确定心肌缺血范围和损伤程度,并考察广枣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心电图波形明显改变,组织染色学检查可见明显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清中CK、LDH、GOT和ET值显著高于正常组,N0和NOS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广枣高、中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和P<0.01).结论:广枣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各种酶活性平衡有关.
作者:唐丽;韩华;杨炳友;董培良;肖洪彬;匡海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将糖尿病辨证分为燥热型、脾湿型、肾虚型、气血亏虚型、封藏失职型、水湿停聚型、瘀血型进行辨证论治,随证加减,探讨各型的用药规律.
作者:刘绍峻;李香;武亮;刘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逍遥散、丹栀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自主活动、小鼠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等方法观察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结果: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均能明显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或P<0.01),且对自主活动无影响.结论: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均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徐志伟;吴丽丽;严灿;王文竹;敖海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自1997年7月~2002年7月,应用口服风湿液及按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8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松;李为;邢国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Alzheimer病(AD)是引起痴呆常见原因,约占痴呆病人2/3,目前尚无根治进行性痴呆性疾病的办法,随着社会老年化问题的日趋突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成为我国老年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王林丽;张家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98年以来,笔者应用自拟复方石膏灌肠液,治疗高热急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佘向阳;王艳华;支萍;金福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采用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3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提示:活血通络法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治疗急性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可靠.
作者:何强;吴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采用乳癖康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患者90例,对照组30例采用甲基睾丸素、碘化钾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在乳腺肿块的治疗及疼痛缓解方面优于对照组.
作者:孙玉岩;王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对历代本草医籍中有关药毒的认识进行归纳,认为在对药毒的认识上主要包括三种涵义:一是药与毒相通且常并称;二是毒为药之偏性,药性峻烈之品被称作毒药;三是毒性指药物之为害,即近来较多研究的有毒中药的毒性.明确药毒概念的不同涵义,才能在研究有毒中药的安全应用时不失方向.
作者:李冀;杨蕾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