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痴呆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王林丽;张家碧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病机, 研究进展
摘要:Alzheimer病(AD)是引起痴呆常见原因,约占痴呆病人2/3,目前尚无根治进行性痴呆性疾病的办法,随着社会老年化问题的日趋突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成为我国老年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内外合治硬皮病12例临床观察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进行性肿胀、增生、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前者仅局限于皮肤硬化,后者除皮损外,还可累及消化道粘膜、肺、肾等脏器,使之发生胶原纤维样改变.

    作者:栾天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活血汤治疗血管性头痛对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血管性头痛是以血管紧张,血流速度增快,5-羟色胺减少,组织胺增多等因素引起的头痛为主的一组临床症状.近年来应用TCD发现血管性头痛的病人大多有脑动脉痉挛,血流速度明显增快.

    作者:丁宁;尚颖;董秀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蒜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蒜是一种较好的免疫激发性中草药,就近年大蒜化学成分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认为大蒜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固有的对疾病的抵抗力,因而在恶性肿瘤的防治、免疫与血液病的治疗、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作者:叶海英;张忠义;徐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叶任高教授辨治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经验

    介绍叶任高教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辨治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经验.认为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医辨证多为气阴两虚型,治则为益气补肾;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医辨证多为瘀血内阻型,治则为活血化瘀通络.

    作者:董兴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五味子提取物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研究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压力、温度、CO2流量和堆积密度对五味子提取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五味子提取物的佳工艺条件.结果证明:CO2流量、压力和温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佳的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为30MPa、温度为40℃、CO2流量为151/h、堆积密度为200g.

    作者:周庆华;范卓文;杨莲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病恐怖症4例报告

    性病恐怖症是指患者得了性病后情绪紧张,心中恐惧,出现疑病或强迫性神经症.自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性病恐怖症患者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外洗方治疗老年性外阴阴道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与药物配方治疗老年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86例老年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外洗方治疗组和乙烯雌酚加甲硝唑药物配方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外洗方疗效确切,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使用简便,长期使用无副作用.

    作者:李凤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利心Ⅰ号对60例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给予利心Ⅰ号150ml每日2次口服及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性治疗;对照组20例接受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性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射血分数和室壁收缩增厚率的测定值明显增加,治疗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EF)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室壁收缩增厚率(△T%)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BNP水平改善比对照组显著,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心Ⅰ号与西药组有较好的协调作用,治疗组血浆中的BNP水平较对照组血浆中的BNP水平减低,确定了中药干预治疗心衰的效果.

    作者:刘莉;刘丰;金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痴呆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Alzheimer病(AD)是引起痴呆常见原因,约占痴呆病人2/3,目前尚无根治进行性痴呆性疾病的办法,随着社会老年化问题的日趋突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成为我国老年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王林丽;张家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辨证论治糖尿病用药规律探讨

    将糖尿病辨证分为燥热型、脾湿型、肾虚型、气血亏虚型、封藏失职型、水湿停聚型、瘀血型进行辨证论治,随证加减,探讨各型的用药规律.

    作者:刘绍峻;李香;武亮;刘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毒性三辨

    对历代本草医籍中有关药毒的认识进行归纳,认为在对药毒的认识上主要包括三种涵义:一是药与毒相通且常并称;二是毒为药之偏性,药性峻烈之品被称作毒药;三是毒性指药物之为害,即近来较多研究的有毒中药的毒性.明确药毒概念的不同涵义,才能在研究有毒中药的安全应用时不失方向.

    作者:李冀;杨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逍遥散、丹栀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自主活动、小鼠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等方法观察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结果: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均能明显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或P<0.01),且对自主活动无影响.结论: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均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徐志伟;吴丽丽;严灿;王文竹;敖海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板蓝根药材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研制板蓝根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应用RP-HPLC法分离分析板蓝根对照药材水提取物色谱图,并以5种市售板蓝根药材的色谱图做验证,建立板蓝根药材指纹图谱.结果:不同来源板蓝根药材的水提取物色谱图基本相同,特征共有峰有8个,但相对谱峰面积因药材来源不同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用于板蓝根药材鉴别与质量评价简便、准确,并为建立板蓝根药材HPLC指纹图谱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陈勇;杨文清;蔡敏;杜静;韩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电针与推拿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灸与推拿手法配合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实证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组,电针法与推拿法并用为治疗组,普通针刺法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与推拿并用效果好于单纯针灸疗法.

    作者:金伟;杨金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王新陆教授从脑论治心身疾病经验撷菁

    情志异常是心身疾病的重要病因,脑与心身疾病密切相关,脑神逆乱是心身疾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当以调和脑神为要,兼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滋胰、补肾诸法,以达到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燮理阴阳的目的.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一氧化碳后发症1例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约2~60天假愈期,往往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主要表现为(1)精神意识障碍:呈现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质状态;(2)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3)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4)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

    作者:李丽萍;孙忠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癌放、化疗中润肺消积胶囊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以润肺消积胶囊治疗肺癌放、化疗病人48例,治疗后各项免疫学指标均有变化,稳定率均在90%以上,可达到增效减毒、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作者:马德刚;姜家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枳椇子水提取液对小鼠综合体能的影响

    目的:考察枳椇子水提取液对小鼠综合体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枳椇子水提取液组.枳椇子水提取液组按10g生药/kg体重/d,每日2次灌胃给药,共21天;对照组给予同体积饮用水.于末次给药后1h,分别测试两组小鼠的耐寒、耐热机能及抗疲劳能力.结果:枳椇子水提取液显著提高小鼠的耐寒、耐热机能并延长小鼠游泳、爬杆时间.结论:枳椇子水提取液具有增强小鼠综合体能的作用.

    作者:嵇扬;王文俊;孙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方溶囊散对模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研究复方溶囊散(CDBL)对猪囊虫病模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而CDBL能明显提高模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并使之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孙萌;尤敏;韩梅;王雅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纤维素酶在甘草提取工艺中的应用总结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甘草的提取工艺中,以其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其加酶组与与未加酶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用纤维酶法提取甘草浸膏,甘草酸收率比原工艺降低.

    作者:韩颂;徐颖;于喜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