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
从方药统计、特殊配伍、药对配伍、专药治专病各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对<金匮要略>温中方的配伍规律的研究状况,以期进一步阐明张仲景的用药组方规律,指导临床组方用药.
作者:罗苏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建立螺旋藻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光谱及化学分析方法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鉴别特征明显,可以用于螺旋藻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艳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4%,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7%.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龙泽荣;刘立昌;王霞;倪小毅;秦德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从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着手,结合中药复方的特点,阐述其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思路.
作者:何岚;徐月红;刘亚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研究以冬虫夏草菌丝体为原料分离提取冬虫夏草多糖的佳条件和生产工艺.结果证明:冬虫夏草多糖的佳提取条件是:原料粒度为300目,菌粉和水分的比例为1:2.5,浸提时间为24h,pH值为7.5~8.0.研究结果为冬虫夏草多糖特性分析和临床检测提供了基本理论数据.
作者:孙悦迎;张旭东;雷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115例DN病人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现肾动脉血流灌注与DN的中医临床辨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肾动脉血流灌注量在DN中医辨证分型中各组间随DN的发展而减少.阻力指数(RI)随着病情加重和中医证型的转换,RI逐渐增高,其值和DN的病情呈正相关.提示随着DN的发展,动脉硬化加重,肾虚证的临床表现和肾缺血的程度有关.在DN中后期,CDFI分级和肾功能变化一致.证明DN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通过CDFI检查,可为DN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种客观指标,对临床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岱;张奕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鬼针草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作用.方法:给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致Ⅱ型糖尿病小鼠,以优降糖为阳性对照药,灌胃7d后,测定小鼠血清葡萄糖等生化指标.结果:鬼针草95%乙醇提取物的EtOAc、n-BuOH萃取物能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并且EtOAc萃取物具有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的作用.
作者:李帅;匡海学;毕明刚;肖洪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非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大承气汤加减内服,配以针刺等治疗.结果: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总有效率为87.24%.结论:应用具有通腑导滞,理气行瘀,润肠通降的中药,配以针刺调理脏腑,疏通气血,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故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礼;胡渊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笔者自1998年8月以来运用真武汤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58例,并与同期求诊、病情大致相同的20例单用西药治疗患者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仇增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树舌多糖GF对小鼠HepA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树舌多糖GF抗肿瘤机制.方法:将实体瘤常规制备成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树舌多糖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p峰明显增高,细胞凋亡率、S期细胞数、G2-M细胞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树舌多糖GF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并且能够使细胞阻滞于S期不进入M期.
作者:于英君;孙玺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依据近3年文献,从临床、科研、教育三方面对邓铁涛教授近年来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思想作一阐述.邓老对中医临床发展强调继承传统与坚持中医药特色,同时提倡兼容并蓄.对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与新科技结合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并对中医人才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作者:宋述财;许华;陈群;徐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补益气血方剂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为探讨中医气血理论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正常、寒凝血瘀、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观察补益气血代表方四君子汤(SZJ)、四物汤(SW)及八珍汤(BZ)水提物对血液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电泳时间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并考察其对ADP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BZ可明显升高正常大鼠高切80S-1下全血比粘度,三者均可明显增加其体外血栓的湿重和干重;SW、BZ明显降低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所致血瘀模型大鼠体外血栓湿重、干重及血栓长度,SW还可显著抑制血沉加快;SZJ、BZ可明显降低番泻叶所致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压积;体外250μg/ml均可显著抑制ADP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补益气血方剂具有一定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
作者:寇俊萍;唐新娟;庄书斐;童纯宁;严永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从胶原生成细胞、贮脂细胞激活的相关可溶性因子、胶原酶、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四个方面介绍中草药对肝脏胶原代谢的分子生物学调节的研究近况,认为中草药在减少肝脏胶原沉积、增加胶原降解等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钟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气虚证模型大鼠鼻咽组织B区基因表达谱特征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方法:药物加疲劳法在Wistar大鼠制作气虚证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以AtlasTMcDNA阵列法检测各组动物鼻咽组织B区基因表达谱,比较分析其表达谱差异.结果:模型组动物表现Ⅰ-kBα链、MAPK1、MAPK2、GNB2基因表达上调,MEK5、PLCδ、RGP(Rab相关GTP结合蛋白)基因表达下调;治疗1周后,表达上调的MAPK1、MAPK2二基因活性恢复正常,其余5个基因表达活性仍维持治疗前活性状态.结论:单纯气虚证动物出现调制子、效应子和细胞内转导子基因表达活性异常,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发生障碍.经针对性治疗后,这些障碍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田道法;周小军;唐发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面肌痉挛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其主要症状是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抽搐,开始仅现于眼轮匝肌或口轮匝肌间歇轻微性抽搐,以后逐渐发展至面部其他肌肉,抽搐频率逐渐增加.笔者以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梅;隆国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用Zung症状自评量表(SAS)筛选焦虑症200例,并符合中医心肾不交型诊断,用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结果:治愈136例,显效4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8%.结论:黄连阿胶汤加味对心肾不交型焦虑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新本;朱志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药有效成分如异黄酮类、木酚素类、香豆雌酚等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含有这些成分的中药运用的历史悠久,古今医家有关论述及经验较多,从植物雌激素角度分析研究这些成分,对创新胜药物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王若光;尤昭玲;马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或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双胍类等口服降糖药,其毒副作用较大.人们希望应用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降糖药物.近年来,在民间自我药疗中,常采用翻白草治疗Ⅱ型糖尿病,认为比较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但中医典籍和有关医学文献对此未见记载和报道.笔者通过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证明翻白草几乎无毒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朱黎霞;杜慧;才秀颖;孟令云;谷春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伴随呕吐还有食欲明显减退,腹部不适,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出现,令患者感到痛苦和精神上对化疗的恐惧,常因此而延迟或放弃化疗.笔者将加味橘皮竹茹汤与胃复安、地塞米松并用,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游向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贺氏针灸三通法即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是全国名老中医、北京针灸三通法学会会长、北京中医院贺普仁教授经过50余年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针灸学术思想.微通法是以毫针疗法为代表,温通法是以火针疗法为代表,强通法是以放血疗法为代表.笔者作为贺老的弟子,有幸侍诊于其左右,深得教诲,并将三通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世闻;曲延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