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草药对肝脏胶原代谢调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钟鸣

关键词:中草药, 肝脏胶原代谢, 分子生物学研究
摘要:从胶原生成细胞、贮脂细胞激活的相关可溶性因子、胶原酶、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四个方面介绍中草药对肝脏胶原代谢的分子生物学调节的研究近况,认为中草药在减少肝脏胶原沉积、增加胶原降解等具有良好作用.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蓬虆液治疗Ⅱ型糖尿病100例分析

    应用蓬虆果实提取的蓬虆液治疗Ⅱ型糖尿病,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该药液可明显改善病人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糖值,升高血清胰岛素;动物实验证明该药液无毒、副作用.提示:用蓬虆液治疗Ⅱ型糖尿病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敏;李晓宁;王红;刘淑兰;李淑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焦虑症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用Zung症状自评量表(SAS)筛选焦虑症200例,并符合中医心肾不交型诊断,用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结果:治愈136例,显效4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8%.结论:黄连阿胶汤加味对心肾不交型焦虑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新本;朱志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偏头痛

    贺氏针灸三通法即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是全国名老中医、北京针灸三通法学会会长、北京中医院贺普仁教授经过50余年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针灸学术思想.微通法是以毫针疗法为代表,温通法是以火针疗法为代表,强通法是以放血疗法为代表.笔者作为贺老的弟子,有幸侍诊于其左右,深得教诲,并将三通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世闻;曲延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冬虫夏草菌丝多糖分离提取特性研究

    研究以冬虫夏草菌丝体为原料分离提取冬虫夏草多糖的佳条件和生产工艺.结果证明:冬虫夏草多糖的佳提取条件是:原料粒度为300目,菌粉和水分的比例为1:2.5,浸提时间为24h,pH值为7.5~8.0.研究结果为冬虫夏草多糖特性分析和临床检测提供了基本理论数据.

    作者:孙悦迎;张旭东;雷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在骨质疏松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了骨质疏松的特点与治疗现状,提出了骨质疏松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及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及优势.

    作者:李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4%,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7%.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龙泽荣;刘立昌;王霞;倪小毅;秦德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补益气血方剂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益气血方剂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为探讨中医气血理论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正常、寒凝血瘀、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观察补益气血代表方四君子汤(SZJ)、四物汤(SW)及八珍汤(BZ)水提物对血液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电泳时间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并考察其对ADP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BZ可明显升高正常大鼠高切80S-1下全血比粘度,三者均可明显增加其体外血栓的湿重和干重;SW、BZ明显降低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所致血瘀模型大鼠体外血栓湿重、干重及血栓长度,SW还可显著抑制血沉加快;SZJ、BZ可明显降低番泻叶所致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压积;体外250μg/ml均可显著抑制ADP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补益气血方剂具有一定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

    作者:寇俊萍;唐新娟;庄书斐;童纯宁;严永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伴随呕吐还有食欲明显减退,腹部不适,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出现,令患者感到痛苦和精神上对化疗的恐惧,常因此而延迟或放弃化疗.笔者将加味橘皮竹茹汤与胃复安、地塞米松并用,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游向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消化疾病临床治疗观念的转变与革新

    阐释了目前因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疾病谱的变化所产生的新的治疗观点,并促成了治疗学面貌的根本性革新.介绍了6种消化疾病新的治疗模式.

    作者:危北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螺旋藻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为建立螺旋藻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光谱及化学分析方法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鉴别特征明显,可以用于螺旋藻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艳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翻白草的急性毒性实验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或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双胍类等口服降糖药,其毒副作用较大.人们希望应用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降糖药物.近年来,在民间自我药疗中,常采用翻白草治疗Ⅱ型糖尿病,认为比较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但中医典籍和有关医学文献对此未见记载和报道.笔者通过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证明翻白草几乎无毒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朱黎霞;杜慧;才秀颖;孟令云;谷春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植物性雌激素与中药有效成分的相关性

    中药有效成分如异黄酮类、木酚素类、香豆雌酚等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含有这些成分的中药运用的历史悠久,古今医家有关论述及经验较多,从植物雌激素角度分析研究这些成分,对创新胜药物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王若光;尤昭玲;马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返流性食道炎30例

    根据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结合中医的辨证用药治疗返流性食道炎30例.总有效率为93.33%.提示: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运用于临床实践并结合中医的辨证用药,可达较满意疗效.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力舒滴鼻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心力舒滴鼻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力舒滴鼻剂,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采用Lee氏心衰计分法进行量化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功能、降低循环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心力舒滴鼻剂能进一步改善症状、提高心功能、拮抗CHF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

    作者:黄进;姚静;钱士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岭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与气候关系研究

    为探讨岭南地区(广州市)心脑血管疾病与气候关系,对广州市三所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月发病人数与同期9项月气象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与平均气压、低气温相关,并建立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成为对该类疾病的未来流行情况有参考意义的预测模式.

    作者:吴弥漫;杨沛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金匮要略》温中方药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从方药统计、特殊配伍、药对配伍、专药治专病各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对<金匮要略>温中方的配伍规律的研究状况,以期进一步阐明张仲景的用药组方规律,指导临床组方用药.

    作者:罗苏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八脉交会穴运用四则

    介绍了运用八脉交会穴治疗的四个典型验案(呃逆案、耳鸣案、嗜卧案、慢喉唐案).提示:运用八脉交会穴不仅要正确辨证,而且要加强针刺手法,针刺补泻的配合使用.

    作者:杨贤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草药对肝脏胶原代谢调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从胶原生成细胞、贮脂细胞激活的相关可溶性因子、胶原酶、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四个方面介绍中草药对肝脏胶原代谢的分子生物学调节的研究近况,认为中草药在减少肝脏胶原沉积、增加胶原降解等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钟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通腑导滞理气行瘀法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体会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非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大承气汤加减内服,配以针刺等治疗.结果: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总有效率为87.24%.结论:应用具有通腑导滞,理气行瘀,润肠通降的中药,配以针刺调理脏腑,疏通气血,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故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礼;胡渊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抗肿瘤中药复方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思路

    从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着手,结合中药复方的特点,阐述其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思路.

    作者:何岚;徐月红;刘亚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