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兴;孙少梅
采用薄层层析和气相层析法,测定出防风多糖XC-2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摩尔比为1.05:7.01:0.16:0.79:10.00:4.69.
作者:孙羽;杨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观察了仙人掌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仙人掌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鼠脾指数(P《0.01)、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1)及末梢血白细胞总数(P《0.01),但对胸腺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影响不明显(P》0.05),提示仙人掌提取物具有一定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桂秋;姚月梅;许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9方用五味子,另外有3方在方后加减用之,共计12首,附方如下: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辛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真武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方;四逆散加五味干姜方;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方: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方.
作者:刘赞超;刘宏;张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蒙药是祖国药学宝库中的瑰宝,她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而且她的炮制方法也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富于民族特色,是值得研究的领域.现介绍几种常用蒙药的传统炮制方法.
作者:宝山;陈欣欣;包铁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对淡盐制大黄的影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蒽醌类成分、高效液相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两种方法对淡盐水制大黄影响不大.结论:微波炉炮制盐大黄可以代替小火炒制盐大黄.
作者:肖冰梅;张春桃;裴刚;张俊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几年来我们研制了一种专治冻疮的擦剂,经临床治疗218例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204例,女14例;年龄18~32岁,均为基层连队官兵.根据冻伤程度分为I度:皮肤紫、瘙痒、轻度肿胀,皮下组织硬块,共68例.Ⅱ度:除轻度症状、体征外,局部水泡,部分溃破,共134例.Ⅲ度:局部糜烂或溃疡.共16例.
作者:王文森;孙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癫痫是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扑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本病缠绵难愈,实属肾精亏损,脑髓空虚,痰瘀乘脑髓空虚邪扰神明所致,因此治疗重在益肾清浊.兹略述如下.
作者:钱荣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的性味和功能,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和毒性等内容.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中药的炮制是我国历代医学家经过临床用药实践形成的一项制药技术.其目的在于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和副作用,更好地发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在这方面历代医药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现就笔者实践体会,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中药的性能与炮制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陈富兰;王绍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乙肝治疗强调综合措施,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和恢复肝功四者并举,西药照此要求拟定的治疗方案,多价格昂贵、副作用较大,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在我国推广使用难合国情.中药制剂是我国治疗乙肝的特色所在,经过长期大量的实验、临床研究,中药在以上四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特点是:种类、数量众多,恢复肝功速度较快,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低廉.简介如下.
作者:杨春玉;刘士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将10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组再加用生物全息针刺疗法.动态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全息针刺疗法可以升高血清IgM含量,解除脑血栓病人的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裴海涛;杨吉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薄层扫描法,建立了复方制剂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不为2.62%.该法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史春胜;孟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十香止痛丸是由22味中药组成的传统大蜜丸,具有疏气解郁.散寒止痛等功效,用于气滞胃寒,两胁胀满,胃脘刺痛,腹部隐痛等症.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中厚朴的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方法重现性好.
作者:付克;郑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癌术后腹壁漏的疗效.方法:40例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静点抗菌素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培元的中药胶囊,外用中药生肌散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药静点,外用西医常规换药.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创口愈合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癌未后腹壁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刘奎增;宫淑文;刘娜;欧阳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简称HSK)目前仍是世界上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临床上突出特点是复发性强.其主要原因在于HSV-1的潜伏感染和反复再活而引起HSK的复发.近些年来,国内眼科界非常重视中药治疗HSK,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由HSK继发的青光跟等严重后遗症[1].笔者采用多种中药联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5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贾程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冲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患者骨髓CD34+、Fas+及CD34+mP53表达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前后慢性再障患者36例,正常对照12例.用单染法标记骨髓CD34+和Fas+细胞,用双染法标记骨髓CD34+mP53表达细胞.结果:慢性再障患者CD34+和CD34+mP53表达细胞治疗前后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疗后高于疗前(P《0.05);Fas+细胞治疗前后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疗后低于疗前(P《0.05).结论:补髓生血冲剂可能通过降低Fas抗原表达,提高mP53蛋白表达抑制慢性再障造血干细胞过度凋亡.
作者:孙伟正;陈宝忠;李依菲;李巍;于壮;罗梅宏;李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的胃脘痛范畴,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世界性分布,估计10%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两者之比为3:1.
作者:李建军;熊爱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外阴瘙痒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尿道炎、外阴白色病变、局部卫生不良等,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笔者自拟外阴止痒汤治疗外阴瘙痒5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福山;尹鹏;王蓓;徐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慢性损容性皮肤病,特点是颜面散在发生针头或米粒大小的皮疹,或见黑头,能挤出粉渣样物.好发于颜面、前胸及后背皮脂丰富部位,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目前对泻下法治疗痤疮临床上已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安贺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MTT法和流氏细胞仪技术,研究了斑蝥素对HL-60细胞和QGY7703细胞的存活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斑蝥素对HL-60细胞的IC50是15.34μmol/L,对QGY7703细胞的IC50是18.54μmol/L.斑蝥素处理HL-60细胞和QGY7703细胞24h后,G2-M期细胞分布都有所增加,Gn-G1期细胞分布都有所降低:斑螯素处理HL-60细胞24h后,G0-G1期峰前有亚二倍体峰出现,说明斑蝥素在所用剂量下能够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金伟;王亚威;周宗祥;应康;谢毅;毛裕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复方抗癌粉针是自行研制的抗肿瘤粉针制剂,由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和黄芪、苦参等中药有效成分组成.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抗癌粉针对实体型(S180)和腹水型(H22)动物肿瘤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复方抗癌粉针抗肿瘤的机理是增强荷瘤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主要表现在使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能力明显提高、红细胞摸上唾液酸含量增加、红细胞膜重新封闭能力增强,说明荷瘤小鼠红细胞膜活性得到恢复.
作者:臧文臣;王庆国;何德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