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水过少212例临床分析

罗春林

关键词:羊水过少, 羊水粪染,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摘要: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对羊水过少21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过期妊娠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羊水过少确诊后适时剖宫产结束妊娠为宜.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加疗法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疗效及对大鼠股骨远端骨干骨形态参数的影响.方法60只手术移植法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5组:A组(对照),B组(GnRH-a),C组(GnRH-a+倍美力0.02mg.kg-1),D组(GnRH-a+倍美力0.1mg.kg-1),E组(GnRH-a+倍美力0.5mg.kg-1).用药3周及停药后3个月,测量异位灶体积,用放免法测定血激素水平,并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各组骨形态和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用药3周后,与A组相比,B、C、D三组异位囊肿均消失(P<0.01),雌二醇(E2)水平显著下降(P<0.05);E组异位囊肿也有减小,但E2水平下降不明显.从骨形态参数可以看出B、C组有明显的骨密度降低,D、E组则基本和对照组一样不存在骨密度降低.停药12周后,C组和D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倍美力不影响GnRH-a治疗EMT的效果,而且能预防骨密度的下降.

    作者:何春妮;宋岩峰;薛昭卿;饶本强;廖联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超声治疗脑梗塞10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治疗脑梗塞的确切疗效.方法对204例临床住院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各102例的传统治疗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对照组与传统治疗加超声脑血管治疗的观察组,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超声脑血管治疗可明显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一攀;陈国章;林鹏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浅谈CT增强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为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显示密度的差别,明确诊断,在CT检查中常使用造影剂作增强检查,CT增强所用造影剂为主要经肾脏排泄的含碘造影剂,在使用过程中少数患者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未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预防造影剂副反应,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丽华;苏雪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如何减轻输液过程的局部疼痛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的更新,对护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周围静脉输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何减轻输液过程的局部疼痛,使患者配合治疗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詹三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贝康亭治疗6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害临床观察

    急性中、重度有机磷中毒常合并心肌损害,易加重病情影响预后.为此,我们在常规治疗急性中、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基础上加用贝康亭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涂向阳;魏世超;张建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肠癌58例内镜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大肠癌患者60岁以上多见(占70.7%),临床症状以血便为主(发生率56.9%).肿瘤部位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病理类型:腺癌20例,管状腺癌14例,乳头状腺癌8例,管状乳头状腺癌10例,息肉恶变6例.结论对可疑病人进行结肠镜检查可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不能忽视青年大肠癌的发生,镜检中发现息肉并及时摘除,可减少癌变机会.

    作者:陈崧;方薇薇;卢惠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四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因其适用性广,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种种原因,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亦较为普遍.由此导致的病原菌耐药性、二重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日益严重,这不仅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使临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药物滥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我院1997~2000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作一调查分析,通过对其分析,旨在了解临床医生用药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吴秀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激励艺术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而动机激励则是第二阶段,作为行为科学理论的一种,而激励则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一个人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为适应各种改革,护士也同样在不断完善自己,而护士本身的职业心理需求的满足和维护,则为病区护上长所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创立并维护一个科室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在这个环境工作的每一个护士,都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团体的共同目标.

    作者:林碧;许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凯时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分析(附57例分析)

    不稳定心绞痛(UAP)病情严重,发展快,应予积极治疗.传统治疗多用硝酸甘油静脉点滴,但在某些病人易耐药,疗效不佳且反射性心跳增加,不利于UAP的治疗.我们对UAP患者分别应用凯时(Lipo PGE1,北京泰德制药公司生产)及硝酸甘油静脉点滴或注射,以观察对UAP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桂伟;陈威;林亚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探讨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贝克曼L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刚定20例病人的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10项急诊生化项目.结果血清和血浆中氯、钙、镁、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结果基本一致;钠和葡萄糖稍有差异(P<0.05);而钾存在明显差异(P<0.01),血清钾浓度(Y)与血浆钾浓度(X)的回归方程为Y=0.715X+0.499,r=0.749.结论肝素抗凝血浆适合于检验上述10项生化急诊项目,可快速报告结果,但需注意钾离子在血浆和血清中存在恒定的浓度差(约0.5mmol/L),应予以纠正.

    作者:卓碧敏;谢桂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1治疗妊娠剧吐87例护理体会

    妊娠剧吐是指妊娠后出现持续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影响身体健康.严重者可致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也可危及孕妇生命.临床常应用维生紊B1 100mg分双侧内关穴注射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本文收集我科1999年1月至2001年2月,妊娠剧吐住院的87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3~10天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瑞娟;张水治;陈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742例便血的结肠镜诊断结果分析

    我院于1991年~2001年12月对以便血为主诉的742例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742例中,男性455例,女性287例;年龄2~84岁,平均42±3.4岁,2~14岁68例(9.16%),15~40岁192例(占25.88%),41~59岁243例(占32.75%),60岁以上161例(占21.69%).

    作者:郑建涛;李良庆;陈秀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0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3月~2000年3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方法及防治.结果治疗102例,治愈86例,脑性瘫痪5例,癫痫3例,智力低下2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婷;王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长期应用圣通平治疗30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钙拮抗剂或称钙通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常见药物,其疗效比较肯定.但迄今尚缺长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其对靶器官影响等方面的资料.为此,我们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使用硝苯吡啶缓释片(圣通平)进行长达2年的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涂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结核病控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对策探讨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我省相继实施了卫生部加强和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通过全面开展结防工作十几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还存在一些阻碍结核病防治工作发展的问题和不利因素:结核病疫情依然相当严重,病人面广、量大;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结防经费投入不足;病人不规范治疗的现象普遍;特殊人群,尤其是结核病人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者;监督机制不健全,乱收滥治结核病现象仍然存在;宣传工作不到位,广大群众对结核病传播途径不甚了解.

    作者:赖济生;胡财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凯西莱致剥脱性皮炎误诊1例报告

    我科于2001年度收治1例凯西莱(学名硫普罗宁)致剥脱性皮炎患者,由于对凯西莱这一新药可能存在的副作用认识不足导致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胜立;黄昭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开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无缺陷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工作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中使病人满意,怎样才能向高水准、国际化的服务迈进,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无缺陷服务的理念,以此作为护理专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实现对病人优质、高效的整体化护理.

    作者:陆金星;张年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5例炎性乳癌综合治疗观察

    炎性乳癌临床少见,作者于1996~2001年收治15例,现就综合治疗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6岁~55岁,中位年龄48岁;哺乳期1例.全部病例均为乳房肿块、疼痛就诊,病程1~9个月,平均4.3个月.肿块≥1/2乳房6例,≥2/3乳房9例,8例皮肤呈桔皮样改变,15例肿块均与胸肌粘连,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直径2~4cm,融合,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例.所有病例未发现远处转移灶,无畏冷、发热,白细胞总数、分类正常.15例均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找到恶性肿瘤细胞;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证实为炎性乳癌.

    作者:江川;毋光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食管反流对p53基因及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液食管反流对食管粘膜中p53基因的突变及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制作十二指肠食管反流导致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的动物模型,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反流不同时间食管上皮p53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基因组DNA抽提,用PCR-SSCP法检测食管组织的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反流组食管组织中p53基因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病程延长而明显增强.两组均未见p53基因缺失,反流组p53突变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40周时突变率(31.6%)显著高于对照组(15.4%).结论十二指肠食管反流可在mRNA及蛋白水平改变食管上皮p53基因的表达,并增加p53基因的突变率,这可能与其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及食管癌等并发症有关.

    作者:王雯;许国铭;李兆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5例牙周病患者的义齿修复报告

    目的探讨如何延长牙周病患者义齿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牙周病进一步发展.方法选择50例需要义齿修复的牙周病患者,其中25例按常规义齿的方法作为对照组,另25例按牙周病特殊设计的修复方法作为比较组,比较其临床意义.结果按常规义齿修复方法只能加深加快牙周病的进一步发展,反之比较组能较好控制牙周病的进一步发展,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较好地行使功能.

    作者:陈永强;陈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