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患病率及其与脉压关系的临床观察(附147例分析)

詹莹

关键词:压合, 脑卒中患者, 患病率, 脉压增大, 高血压病患者, 心脑血管病, 发病情况, 动脉硬化, 致残率, 舒张压, 收缩压, 脉压差, 致死, 增长, 年龄
摘要:高血压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动脉硬化,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它能引起致命的心脑血管病,特别是并发脑卒中,其致死、致残率高.本文就我科1998年至2000年收治的147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发病情况及其与脉压差的关系分析如下.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静脉输液反应屡见不鲜,静脉炎也时有发生,为便于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现介绍体会.1引起输液反应与静脉炎的原因1.1输液过速: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低温溶液(<7℃、>300ml)导致病人的寒战、四肢冰冷,易出现局部血管痉挛和静脉炎发生.

    作者:陈枫;陈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四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因其适用性广,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种种原因,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亦较为普遍.由此导致的病原菌耐药性、二重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日益严重,这不仅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使临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药物滥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我院1997~2000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作一调查分析,通过对其分析,旨在了解临床医生用药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吴秀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63例孕卵枯萎的B超诊断

    早期妊娠胚胎停止发育称为孕卵枯萎.超声检查孕妇见宫腔只有胎囊回声而无胚芽组织回声或仅有一小胎块而无胎心闪动.临床症状常有阴道出血,如未及时发现,由于枯萎的孕卵滞留宫内,可致胎盘水泡样变性甚至孕妇全身DIC等的可能,危害孕妇的健康.我院自1996年至2000年应用ALLORA-SSD 630B型超声诊断仪,实时线阵探头、3.5MHZ,检查出孕卵枯萎63人次,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爱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浅谈中成药服用的时间

    我国历代医家对中成药应用中的问题,如时间、次数、温度、禁忌等十分重视,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已知,中成药和西药一样,只有在血液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且要持续稳定,才能充分发挥疗效,获得预期效果,否则会降效、失效,贻误病情,甚至产生不良后果.中成药品种繁多,性质各异,需按病情与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区别对待.现就服法简介如下.

    作者:连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41例唇腭裂修补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

    唇腭裂系先天性疾病,所有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心理障碍给手术室护理增添了难度,因此,为了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手术,首先要同情、鼓励他们,使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要熟悉病史,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配合要点,做好预防措施,完善整体护理.我院2001年6月1日~2001年12月30日共施行141例唇腭裂修补手术,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手术前后手术室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敖美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5例新生儿窒息血清钠及钙的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血清Na+、Ca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窒息新生儿检测血清Na+、Ca2+与正常新生儿对照.结果窒息组较正常组新生儿Na+、Ca2+低,其值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窒息时,血清钠及钙降低的程度可作为分析病情的轻重及指导治疗.

    作者:严争;康强;何玉梅;刘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甘露醇在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附192例分析)

    肠镜检查是当前诊断肠腔疾病的重要手段,充分的肠道准备,保证视野的清晰,是肠镜检查成功的关键.目前临床上使用清洁肠道的药物与方法很多,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此,我院内窥镜室从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选用甘露醇注射液,结合番泻叶、5%葡萄糖盐水口服,并在口服时间间隔顺序上合理安排,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春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乳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试验

    乳酸钠氯化钠注射液[1]由乳酸钠、氯化钠组成,本文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进行了乳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及其稀释液对凝集反应的干扰试验,并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LT)[2]对乳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检测,同时与药典家兔法(RT)作对比试验,以证实LT的可行性.

    作者:张临;杨安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18例宫外孕手术的麻醉分析

    宫外孕为妇科常见急腹症,因病情发展快,常导致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共施行宫外孕手术麻醉218例,由于麻醉选择适当,手术及时,无1例死亡,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清彩;詹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及其意义

    目的阐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方法用高压液相萤光检测法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同型半恍氨酸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损害血管内皮,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从而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年慧;夏元;陈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赛霉安对15例糖尿病足的换药观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乃因神经末梢改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皮肤代谢性和缺血性病变.如未及控制可发生感染性坏疽,严重者不得不接受截肢而致残.我们将赛霉安外用剂用于糖尿病足换药1 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公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附200例分析)

    人工流产是终止妊娠的方法之一,通常在无麻醉状态下进行,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丙泊酚伍用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是近年来国内正在开展的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主要麻醉方法,我们对比观察了丙泊酚全麻下人流术和无麻醉状态下人流术的效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晓光;肖哲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4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关节镜下治疗方式探讨

    目的通过对24例26膝骨关节病的关节镜下分型诊断及治疗,探讨创伤小、疗效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关节镜技术,结合术前检查对退行性膝骨关节病分为髌股关节病型、滑膜炎型、游离体型、复合型,依此施行有针对性、局限化的手术治疗.结果26膝得到1~1.5年的随访,按膝关节综合评分表评分,优30%,良47%,可19%,差4%.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效率高、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强;王长升;连学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40例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的认识.方法分析40例JSpA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并对其诊断分类进行讨论.结果40例JSpA中,男性37例,女性3例,男女之比12:1;发病年龄4~16岁,平均(12+/-3)岁,8岁后发病37例(92.5%).首先出现外周关节炎29例(72.5%),以腰背痛为首发症状8例(20%),病程中有18例患者受累关节数大于4个(45%);7例(17.5%)出现发热症状,12例(30%)心电图发现异常改变,30例(75%)伴有轻度贫血.HLA-B27阳性率50%;26例(66.7%)影像学证实为骶髂关节炎;6例(15.4%)CT证实为骶髂关节炎,X线检查阴性,占15.4%.40例患者中,有22例(55%)确诊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结论JSpA的概念提出有助于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的早期诊断,CT检查有助于更早检出骶髂关节炎.

    作者:黄鹭强;叶德富;薛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紧急内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我院近五年来对248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紧急内镜检查,并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宇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精神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交流技巧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防治疾病、提高医疗质量的策略,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

    作者:陈影;吴风云;李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腹部手术后罗哌卡因哌替啶氯胺酮联合硬膜外镇痛的疗效观察

    近年,我们将罗哌卡因哌替啶氯胺酮联合应用于胸腹部手术后的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胸部和上腹部手术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2~74岁.包括肺、食道、贲门、胃、肝胆、胰、脾及横结肠切除术.ASA Ⅰ~Ⅱ级.全部行连硬复合全麻下手术,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镇痛用.随机分为两组,各组20例,术终A组先注入0.375%布比卡因5ml+哌替啶25mg,后接0.2%布比卡因100ml+哌替啶200mg+氟哌啶5mg复合液,以2ml/h微量泵推注.

    作者:郭廷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浅谈急诊病人心理护理体会

    医院作为面向社会救死扶伤的服务性行业,直接服务于社会,而医院门诊则是窗口,也是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因此,将病人的心理护理运用到实践中,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张惠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及其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探讨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in reaction,FQ-PCR)方法定量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数量及探讨其与HBV标志物(HBV M)表现模式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方法共244份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HBV M采用ELISA法.结果经FQ-PCR检测,99例HBsAg(+)/HBeAg(+)/HBcAb(+)的标本,其血清标本HBV DNA亦全部阳性,平均HBV DNA拷贝数为1.82×107copies/ml;96例HBsAg(+)/HBeAb(+)/HBcAb(+)的标本,其HBV DNA捡出率为66.7%(64例),平均拷贝数为1.82×104copies/ml;11例HBsAg(+)/HBcAb(+)的标本其HBV DNA捡出率为63.6%(7例),平均拷贝数为7.94×104copies/ml.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HBsAg(+)/HBeAg(+)/HBcAb(+)的标本HBV DHA值显著高于HBsAg(+)/HBeAb(+)/HBcAb(+)的标本和HBsAg(+)/HBcAb(+)的标本,提示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水平.FQ-PCR能实现准确定量,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考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建森;郑华燊;卓光生;曾德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左额窦巨大粘液囊肿误诊1例

    患者男,33岁.2000年7月发现左眼逐渐突出,眼球上方渐进性隆起,无头痛呕吐及其它不适症状.今年始视力明显下降,于2001年9月7日就诊眼科.体检:右眼视力1.5,左眼视力0.1,左眼突出向前下方,突出度为1.6cm,结膜高度水肿,角膜轻度模糊,眼球活动受限.

    作者:郭耐强;马小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