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伟;苏雅燕;洪国灿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将80例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蓝光照射,并服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组实施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为9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理想,同时对患儿采用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对使用含肾上腺素局麻药手术病例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采用麻醉药中添加肾上腺素实施局部麻醉的手术病例116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施以一般护理常规,试验组则接受专项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出现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的比例及医师对麻醉用药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局麻手术病例,施术者对用药护理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采用麻醉药中添加肾上腺素实施局部麻醉的手术病例施以专项护理,能显著降低该类局麻手术对象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提高局麻效果和安全性,极具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杨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及试运行,为拟建PIVAS的医疗机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龙岩人民医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及试运行探讨了PIVAS的建立、运行的前期准备、PIVAS的试运行等相关问题。结果与结论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提升静脉输液成品质量,促进临床静脉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将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临床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林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止泻灵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试验。结果及结论止泻灵颗粒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检验,结果有效可行。
作者:崔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0.02μg? g -1(k=2);测定结果为(0.41±0.02)μg? g-1。结论本法可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含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作者:汤祖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硝苯地平氢氯噻嗪片中硝苯地平、氢氯噻嗪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DIONEX Acclaim 120 C18柱(4.6mm ×250mm,5μm),流动相为0.1mol? L -1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0.1)-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 min -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硝苯地平、氢氯噻嗪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1~64.16μg? mL -1(r=1.0000)、8.04~128.70μg? mL -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2%( RSD=0.89%),99.53%( RSD=0.97%)。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适用于硝苯地平氢氯噻嗪片中硝苯地平、氢氯噻嗪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小林;邱栋樑;尚庆霞;陈明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随访1年期间试验组复发率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彦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尼膜同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尼膜同治疗,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颅内血肿、血肿周边水肿体积的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分别为(6.69±1.55)分、(11.30±8.21)mL、(17.20±9.24)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尼膜同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够减轻脑血肿和脑水肿,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温茂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建立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细胞毒性检测方法,评价2009年和2011年国抽部分样品及胶塞的细胞毒性,探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溶液澄清度与细胞毒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L929细胞,MTT 比色法,以样品浓度0.78mg? mL -1为评价浓度,以头孢唑林钠原料为阴性对照,以相对增殖抑制度为评价指标,以浊度值表征样品澄清度。结果样品浊度值与样品在浓度为0.78mg? mL -1时的细胞相对增殖抑制度之间有负的直线相关关系;当样品浊度大于4号时,与头孢唑林钠原料相比,样品的细胞毒性已接近2级。对细胞生长产生影响的毒性物质不是造成澄清度下降的主要物质,但是样品澄清度越差则细胞毒性可能越大。结论药用卤化丁基胶塞质量标准中,除了热原、溶血和急性毒性试验,生物安全性能检查项目中还应包括细胞毒性试验。
作者:高丹玲;刘用国;刘钐;林晨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泻停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46例急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两组患儿予以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干预组给予儿泻停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大便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泻停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伯秋;张睿;黄幼程;王景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GC-MS分析羌活挥发油主要成分,并观察其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 GC-MS联用分析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通过二甲苯小鼠耳部肿胀实验观察抗炎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鉴定出羌活挥发油17种化合物;羌活挥发油的高、中、低剂量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羌活挥发油高剂量组可显著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镇痛率可达47.15%;但羌活挥发油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松油醇,且总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
作者:陈智煌;廖华军;刘晨;邱颂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3种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成本。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共131例,分为3组,A组42例,皮下注射达菲林;B组46例,口服孕三烯酮;C 组43例,口服丹那唑。比较3组患者成本-效果比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A、B、C三方案成本分别为12699元、2337.24元、1896.6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3.48%、88.37%。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3.43、25.00、22.03。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3种治疗方案,C方案成本-效果比低,显示C方案经济有效。 A方案较少引起阴道异常出血和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邀俤;李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派丽奥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牙周袋内注射派丽奥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PLI、PD、BI、GI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派丽奥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宏文;朱远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利用HIS统计2012~2014年门诊抗菌药物的年出库量、出库金额等数据。采用WHO推荐的DDDs排序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约为23%,销售金额占总金额的13%左右,二者均呈逐年降低趋势。应用品种以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的口服剂型为主。2012~2014年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均为非限制使用级。说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较为合理,基本做到了“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陶雪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垂体后叶素于山区医院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给予观察患者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垂体后叶素治疗,给予对照组宫缩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4h平均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59±26)mL、13.04%、95.65%;对照组以上3种指标分别为(559±37)mL、34.79%、82.61%。可以看出治疗组24h平均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其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欣母沛、缩宫素、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子宫短时间内明显收缩,可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维护产妇生命健康。
作者:唐伟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珠明目滴眼液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含量。方法采用 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柱(100mm ×4.6mm,2.7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0.5mL? min -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结果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线性范围为9.6~793.6μg? mL-1,相关系数均为0.9998;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RSD分别为0.8%(n=9)。结论本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重现性好,可作为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方雪其;桑旭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运用ABC分类法,提高药品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优化药品库存管理,提高药品管理效率与水平。方法运用 ABC分类法管理药品库存,结合我院HIS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计划。结果将我院西药库药品分为 A、B、C 3类,对A类(224种,15.50%)药品采取重点控制策略,对B类(257种,17.79%)药品采取适当控制策略,对C类(964种,66.71%)药品采取简单控制策略。结论 ABC分类法压缩了药品库存,提高了药品管理效率。不足之处在于某些特殊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等)的库存量还需要特别的控制。
作者:张伟东;李磊;陈广蕙;严惠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PDCA循环管理法在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实现高危药品管理水平的提升。结果通过PDCA循环改进,使我院高危药品管理更规范,系统,科学,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结论 PDCA循环管理用于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改进效果明显。
作者:吴阿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应用于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进行药物治疗3周,而观察组患者应用索拉非尼进行药物治疗3周,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情保持稳定的患者为16例,对照组患者病情保持稳定的为10例,观察组的治疗结果好于对照组( P<0.05),而不良反应的例数观察组为6例,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效果较显著,患者用药后基本上能够保持病情稳定,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作者:吴小妹;毕晓霞;郭林;谢海雄;吴夏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