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Z-1澄清剂在中草药制剂中的应用

何丹鸿;黄涛;夏志林

关键词:澄清剂法, 中草药制剂, 头痛口服液, 水提醇沉法, 临床等效性, 影响结果, 生产, 成品质量, 应用, 考察
摘要:本文采用CZ-1型澄清剂法与水提醇沉法生产复方头痛口服液作对比,考察CZ-1型澄清剂在本口服液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对制剂成品质量影响结果和临床等效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氯唑沙宗片致过敏反应1例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应用复方氯唑沙宗的越来越多,对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不多,现介绍1例全身过敏反应.

    作者:薛玉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甲磺酸培氟沙星与磷霉素钠配伍禁忌的探讨

    临床医护人员发现,在给患者静脉滴注磷霉素钠(5.28g/500ml 5%G.S)毕,接着续瓶甲磺酸培氟沙星输液(0.4g/250ml 5%G.S)时,输液导管内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只好更换输液导管.经查阅文献(1993~1997年<中国药学文摘>)未见关于二者配伍变化的报道.为探讨其原因,我们进行了有关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品芳;王长连;姜宏建;刘亦伟;陈敏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育亨宾药物的临床应用

    育亨宾(Yohimbine)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碱,近几年国内外尚未有研究报道.该药早是从西非Rubiaceae.Corynant.Yohimbine树的树皮中提炼出来的.据报道[1],在晒干的Pansinystalia Yohimba树皮中,混合育亨宾生物总碱的含量高达6.1%以上,其主要部分是育亨宾,因此植物提取大有开发的前景.

    作者:黄训瑞;林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替赛粉预防下颌阻生牙拔后干槽症

    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拔除458例下颌阻生牙,并应用替赛粉(替硝唑与赛霉胺粉)进行了预防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探讨拔牙术后避免全身用药后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林济明;陈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补血铁口服液改善动物缺铁性贫血的研究

    本文用大鼠血红蛋白恢复试验研究了补血铁口服液的抗贫血作用.首先用低铁饲料复制大鼠贫血模型,然后以剂量为5、10、20 ml/kg·bw的补血铁口服液灌胃3周,另以去离子水和300mg/kg·bw的葡萄糖酸亚铁分别作为阴性、阳性对照.结果各组随剂量增加其Hb的变化依次为(g/L):低剂量组:91.2→120.3;中剂量组:92.6→128.2;高剂量组:90.6→131.3;说明补血铁口服液具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作者:王兆阳;李鸣;叶丽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刍议古代中药加工炮制中的禁忌

    嗯中药加工炮制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所用的工具、辅料、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每一味药物,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禁忌.现据有关文献,初步整理如下.

    作者:朱少丹;宋纬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用不同工艺加工的红参总皂甙、总挥发油含量比较

    人参为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植物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是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具有抗癌、抗衰老等多种功效.药理研究表明[1],人参挥发油同样具有抗癌作用.红参(Ginseng Radix Rubra)是由鲜人参经蒸制加工而成,不仅具有防虫蛀、防腐、易保存和保持药效等特点,而且还扩大了人参的药用价值[2].我们已对鲜人参经蒸制加工红参,受蒸参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伴随总皂甙、总挥发油含量的损失进行研究[3,4].而人参皂甙和挥发油是人参根中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多少是评价红参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首次采用保护措施和改变加工温度的新工艺加工红参,初步拟定一套提高红参质量的加工工艺,为进一步完善其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作者:林如辉;刘美龙;李向高;杨继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SFE-CGC法测定四神丸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CGC)非在线联用技术测定中成药四神丸中的主要成分.本文以SFE法样品前处理,采用含5%苯基硅氧烷交联毛细管柱,蒽作为内标进行定量试验.结果四神丸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分别为:补骨脂素0.89 mg/g,异补骨脂素1.03 mg/g,说明SFE-CGC法是四神丸质量控制的快速可靠、准确灵敏的方法.

    作者:陈伟;陈斌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使用狄波-普维拉避孕针1年避孕效果观察

    为观察狄波-普维拉(DMPA)长效避孕针对育龄妇女的避孕效果,我们于1996年10月起临床应用DMPA共计100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金菊;吴燕萍;张代贞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谷维素片的稳定性考察

    谷维素片用于治疗周期性精神病、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血管性头痛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片剂含量进行室温留样考察、光照射稳定性实验及恒温加速实验.实验表明,片剂在室温条件下稳定,预测其有效期为5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复合水溶性维生素及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研究分析及市场调查,综述复合水溶性维生素及其制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介绍国内新药顺顺维胺颗粒剂,指出复合水溶性维生素的用药趋势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叶榕平;张娜;蒋小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快服净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

    近年来,在皮肤科门诊的阴道感染的病例中,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率逐渐增多.我们自1998年5月至1998年12月用快服净治疗BV,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建聪;卢万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奥曲肽治疗Dieulafoy's lesion12例报告

    Dieulafoy's lesion(下称杜氏损害)是上消化道出血众多病因之一,首选外科手术治疗[1].近年有内镜下硬化剂或电凝止血等治疗报告[2,3].本文采用奥曲肽(Octreotide)治疗12例杜氏损害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柯元良;张葵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β-环糊精在氯泼滴眼剂制备中的应用

    氯泼滴眼剂(原名氯可滴剂),是我院长期使用的协定处方眼用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沙眼、过敏性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等,疗效确切.但原制剂存在易变色,溶解度低,在眼部滞留时间短,药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为克服上述问题,在原处方中加入β-环糊精等辅料制成新型微细混悬滴眼液.

    作者:庄捷;施俊人;陈宇星;郑璇;陈东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普萘洛尔的临床应用

    普萘洛尔(心得安)为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近年来随着大量心血管新药的应用,使普萘洛尔在心血管方面已失去昔日的辉煌,而在心外疾病的用途却大为拓宽,现综述如下.

    作者:魏远明;王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中华胃康·对实验性胃溃疡及HP抑制作用的研究

    应用大、小鼠胃溃疡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研究中华胃康的抗溃疡作用.结果证明,中华胃康5~20mg·kg-1,明显抑制大鼠应激性、幽门结扎型、利血平型、消炎痛型和小鼠组织胺型胃溃疡,并伴有胃液量、胃酸、胃蛋白酶活性降低,Alcian-blue测胃粘液合成增加;并可促进乙酸型溃疡愈合;效应与剂量相关.对幽门螺旋菌(HP)具有强烈抑制作用,MIC为0.024~0.048mg·kg-1.

    作者:王瑞明;谢振家;张涌川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雷帕霉素产生菌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本文研究了雷帕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FC904的高产突变株C14的性状、稳定性.C14菌株冷藏稳定性较好,存放4 ℃冰箱3个月,效价基本不变.C14变株经传代后Ⅰ型菌落减少,生产能力下降,其高产性状不稳定,需不断自然分离,进一步提高效价.University,Fuzhou)

    作者:强华;黄捷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0%葡萄糖制剂灭菌后降温方法与分解产物关系的探讨

    10%葡萄糖大输液的生产在各医院制剂室相当普遍,对其质量控制各业内人士均有本身的经验,本文主要报告我院制剂室在生产10%葡萄糖灭菌后,在刚出消毒车后(非自动降温消毒车)采用电风扇吹风加快散热降温过程,因吹风时间长短与方法不同,影响产品分解产物的含量问题(见表1).

    作者:李碧峰;贾晋蓉;庄宗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致暂时性光感消失

    利多卡因止痛效果好,作用迅速,可维持1.5~2 h,而布比卡因作用维持时间可长达5 h,两种麻醉剂已在眼科手术中广泛应用.我们遇到18例发生暂时性光感消失,报告如下.

    作者:江波;郑玉炎;朱捷;郑秋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脊舒锭含量

    脊舒锭是作用于脊椎的骨骼肌松弛剂、镇静剂[1].其主要成分为巴氯酚即(消旋)-(氨基甲基)-4-氯苯丙酸.原检验标准[2]中巴氯酚与水杨醛作用呈黄色,静置45 min后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由于显色反应影响因素较多,显色剂、温度、时间等因素都影响测定结果.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氯酚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洪志玲;陈素俭;张君倩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