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1-2005年陕西省渭南市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分析

李广德;钱惠兰;张新桂;郭世红

关键词:大骨节病, 流行病学, 监测
摘要:陕西省渭南市大骨节病分布在临渭区、华县、富平县、韩城市等9个县(市、区),轻病区占73.38%,中、重病区占26.62%.1985年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3.9%(12 376/89 047).为了掌握渭南市大骨节病发病和患病情况.2001-2005年在白水、临渭、华县、韩城、富平县(市、区)的大骨节病病区开展了定点和动点病情监测,2002年在华县、澄城、富平、韩城县(市)进行了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砷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研究现况和进展

    砷是国际肿瘤机构(IARC)确认的人类致癌物质之一,长期暴露可引发皮肤等的部位肿瘤.砷吸收后通过循环系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对循环系统的危害首当其冲,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心肌损害有关的心电图异常和局部循环障碍导致的雷诺氏综合征、球结膜循环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等[1].作者将对近年来砷对心血管系统损伤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现况和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作者:边建朝;蔺新英;王秀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氟化钠对原代培养大鼠甲状腺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染氟(氟化钠)剂量对体外培养原代SD大鼠甲状腺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氟引起甲状腺组织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甲状腺细胞,96 h后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将细胞密度调整约5.0×108个/L;取5 ml(约 2.5×106个细胞)加入到6孔培养板中,培养12h,按不同染氟剂量分为0(对照)、10、100、1000 μmol/L组,每组设6个重复样.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变化.48 h后收集细胞,扫描电镜下进行甲状腺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对照组甲状腺细胞透明度良好.聚集成群,贴壁良好,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染氟组甲状腺细胞有大量悬浮,透明度差,细胞存活率约55%.扫描电镜下,可见对照组甲状腺细胞胞膜完整,细胞之间嵌合紧密,界限清晰,分裂良好;10、100μmol/L组甲状腺细胞明显皱缩和变形;1000μmo/L组甲状腺细胞胞膜不完整,集结在一起生长的细胞间界限不明显,有的细胞发生明显皱缩,有的细胞则完全破碎.结论 氟影响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使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损伤程度与剂量有关.

    作者:江鹏;丁明星;刘国艳;张维东;宋巍巍;柴春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7年湖北省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2007年湖北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为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湖北省抽取30个县(市、区),从每个被抽到的县(市、区)中抽取1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学生检查甲状腺,测定智商和家中盐碘水平,并在每个年龄组随机采取尿样各4份(男女各半)测定尿碘水平;随机抽取五年级的20名学生和学校附近的5户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问卷测试.结果 盐碘中位数为30.1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2%(1154/1200),触诊法和B超法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6.5%(78/1200)和4.1%(49/1200).尿碘中位数为358.4μg/L,学生、家庭主妇的问卷及格率为25.5%(153/600)、90.7%(136/150),学生智商为105.3 ±14.4.结论 湖北省人群碘营养状况良好,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李明健;石青;尹坚;黄宝国;周芳;熊培生;龚新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及人群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及柯萨奇B组病毒(CVB)人群感染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克山病病区设立病区病例组和病区对照组,在非病区设立非病区对照组,采集血液样品用于检测血硒及CVB IgM抗体,同时采集病区和非病区土壤、粮食用于硒测定;硒的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CVB IgM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 病区土壤、玉米、小麦、大豆含硒量[(0.092±0.011)、(0.003±0.001)、(0.005±0.003)、(0.006±0.001)mg/kg]均低于非病区[(0.198±0.016)、(0.012±0.004)、(0.037±0.007)、(0.037±0.008)mg/kg],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007、8.551、15.842、12.109,P<0.01).病区病例组血硒[(34.803±13.302)μg/L]低于病区对照组[(41.235 ±13.571)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病例组、病区对照组、非病区对照组的CVB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0.0%(36/40)、68.3%(41/46)、45.8%(22/48),病区和非病区CVB感染的比值比(OR)为3.957,95%可信区间为1.898~8.246;病区病例组和病区对照组CVB感染的OR值为4.171,95%可信区间为1.298~13.404;CVB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血硒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9,P>0.05).结论 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仍存在低硒及CVB感染情况.

    作者:裴俊瑞;王宇;李兴洲;高琳;闫丽佳;李奇;侯杰;周令望;张立君;陈洁;张辉;王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姬鼠系统分类研究

    姬鼠型出血热(HTN)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汉坦病毒(hantan vires,HV)独特基因型,主要宿主为啮齿目鼠科姬鼠属(Apodemus),此属动物虽经多年研究、探索,但由于对姬鼠属种群的系统分类、鼠种鉴定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姬鼠分子系统学研究产生了一些与形态学、生物地理学研究不同的结果[1],因而在鉴定鼠种、判定疫区类型造成一些争议.作者综合当前有关姬鼠分类研究文献和有关监测资料.结合现代生物学、动物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分析姬鼠分类,试阐明中国现生姬鼠种类、系谱;并对现代分类特点和方法进行整理.希望对姬鼠型出血热分类和分布给予较合理的解释.

    作者:杨海;王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国犬布鲁杆菌病流行现状及相关研究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杆菌(brucella)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政府长期致力于牛、羊、猪的布病检疫和扑灭工作,但未予犬布病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犬布病疫情、血清学、病原学诊断、布鲁杆菌宿主转移现象及种间干扰现象、种型鉴定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张洪丽;崔步云;范伟兴;杨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5年我国西南地区干辣椒氟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我国西南地区干辣椒氟水平,为辣椒氟污染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我国西南9个地区76个县(市)的市场、农户家采集干辣椒样品,记录其干燥方式、储存时间;按照Bailey标准进行分类,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辣椒总含氟量,用水浸超声法和酸性超声法测定辣椒中氟的赋存状态即含水溶性氟和酸溶性氟的量.根据辣椒的品种、部位、干燥方式、储存时间以及氟的赋存状态,对干辣椒样品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采集干辣椒样品296个,含氟量(几何均数)为19.6 mg/kg.辣椒样品分为樱桃椒、圆锥椒、长椒、簇生椒4种,含氟量范围分别为1.7~233.4、3.4~367.3、2.0~380.3、3.9~104.0 mg/kg,含氟量(几何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樱桃椒(25.9 mg/kg)、长椒(20.3 mg/kg)、圆锥椒(19.5 mg/kg)、簇生椒(15.3 mg/kg).干辣椒中含水溶性氟为15.2 mg/kg,约占全氟的77.5%(15.2/19.6);酸溶性氟为18.2 mg/kg,占全氟的93.0%(18.2/19.6).不同干燥方式、贮存时间干辣椒含氟量(几何均数)由低到高依次为当年晒干(1Q9mg/kg)、往年晒干(13.7mg/kg)、当年煤火烘干(21.4 mg/kg)、往年煤火烘干(53.9 mg/kg).结论 辣椒的干燥与储存方式不当是导致辣椒氟污染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波;李社红;刘晓静;王明国;胡军;雷磊;郑宝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民食盐加碘对山东省碘缺乏地区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全民食盐加碘后山东省碘缺乏地区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1995、1997、1999、2002、2005年在山东省碘缺乏地区,按人口比例概率法或单纯随机抽样法对8~10岁儿童进行抽样,采用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直接滴定法检测食用盐碘、砷铈氧化还原法检测儿童尿碘.结果 实施全民食盐加碘10年,山东省碘缺乏地区儿童食用盐碘中位数、尿碘基本呈逐年升高趋势,而甲状腺肿大率呈逐年降低趋势,到2005年碘缺乏地区碘盐覆盖率为97.2%,碘盐合格率为97.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3%;尿碘中位数为227.7μg/L,≥100μg/L者占89.7%(323/360);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由1995年的22.3%(282/1267)降至2005年的4.4%(53/1200).结论 实施全民食盐加碘10年,山东省碘缺乏地区人群碘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处于适宜碘营养状态.

    作者:黄居梅;王金彪;王晓明;蒋雯;刘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海产品对妇女尿碘水平的影响

    目的 了解海产品对妇女尿碘水平的影响,为寻求其他的适宜补碘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在新疆伊宁县妇幼保健院,选择参加体检的孕妇和非孕妇女,年龄20~40岁,记录食入海产品的种类及食入频次,采集日间随意尿样和家庭食用盐.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分光光度法,盐碘测定采用直接滴定法.结果 共调查了198位妇女,其中孕妇148人,非孕妇50人,尿碘中位数为87.51μg/L.在基本不食用、很少食用、经常食用海产品的妇女中,尿碘中位数分别为83.49、91.52、166.45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2,P<0.05).食用海产品的非孕妇尿碘中位数(90.94μg/L)高于孕妇(84.79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18.00,P<0.05).在孕妇中,很少食用海产品的妇女尿碘中位数(94.46μg/L)与基本不食用海产品的妇女(83.28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57.5,P<0.05);在孕晚期,基本不食用、很少食用、经常食用海产品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81.93、97.97、140.18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P<0.05).结论 孕妇每周食入一定量的海产品.就可使尿碘水平得到相应提高,食入频次越多,尿碘水平也相应越高,建议在碘盐推广困难的地区,对孕妇多进行食用海产品的宣传,减少克汀病患儿的出生.

    作者:王锋锐;冯德强;李桂花;热比亚·阿布都;玛合布来提·夏米西丁;郭青山;艾尼瓦尔;白胜兴;林来祥;阎玉芹;陈祖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3种生态型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多态性比较

    目的 对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及其毗邻的四川省石渠县分离的34株3种生态型(青海田鼠型、祁连山型、青藏高原型)鼠疫耶尔森菌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比较不同生态型鼠疫菌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34株不同生态型鼠疫菌进行扩增,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除3株菌不同外,其余31株菌无差异.结论 三江源地区青海田鼠型、祁连山型、青藏高原型鼠疫菌在遗传学上属于同源.

    作者:崔百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0-2006年吉林省辽源市布鲁杆菌病流行状况分析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2].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辽源市地处吉林省中南部,四面环山,共辖2个县2个区,人口120万,多年来,一直存在人畜间布病散发.近几年来,辽源市人间布病发病数明显上升,不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布病疫情,为今后的布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00-2006年在辽源市进行了人间布病疫情调查及血清学检验.

    作者:韩辅华;赵海霞;张文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4-2006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黑龙江省黑河市近几年重点防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至2003年,黑河市布病发病率一直不高,但2004-2006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其流行规律及发病的影响因素,现将黑河市2004-2006年布病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敏;李龙;范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5年山东省济宁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和改水降氟工程调查

    目的 了解2005年山东省济宁市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的水氟分布和改水降氟工程的现状.方法 在济宁市选择有地氟病的任城区、梁山县和嘉祥县进行饮用水氟筛查和改水降氟工程运行情况调查,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氟.结果 共筛查了671个村,饮水含氟量≤1.00 mg/L的村为170个(占25.34%),>1.00 mg/L的村为501个(占74.66%),水氟高为11.33 mg/L.共检测改水降氟工程497处,其中报废工程161处(占32.39%),正常运行工程334处(占67.20%),间歇运行工程2处(占0.40%).正常和间歇运行的 336处改水降氟工程.饮水含氟量≤1.00 mg/L的工程为281处(占73.18%),>1.00 mg/L的工程为55处(占26.82%),高为4.28mg/L.结论 济宁市地氟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须尽快落实防治措施和加强改水降氟工程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作者:高红旭;王玉涛;王宗珍;卢晓地;李涛;赵力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水源性高碘地区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高碘水源分布和儿童甲状腺肿流行情况,探讨高碘对人体的危害.方法 在山东省郓城、嘉祥、东昌府3个县(区)的每个乡(镇)各抽取5个自然村,采集饮用水样检测含碘量,水碘测定采用砷铈氧化还原法.在饮水含碘量为150~300μg/L的13个乡(镇),每个乡分别选200名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从中选100例做尿碘检查,尿碘检测采用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再从100例中选50例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 3个县(区)均有高水碘乡(镇)存在,全部56个乡(镇)中,水碘超过150μg/L的乡(镇)有30个,其中水碘为150~300μg/L的乡(镇)有17个.在13个高碘调查乡(镇)中,有11个乡(镇)尿碘中位数超过400μg/L,其中3个已超过800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有11个乡镇>5%,B超法有9个乡镇>5%,4个乡镇<5%.结论 黄河下游山东省境内存在着水源性高碘地区和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病区,表明水源性高碘对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应采取积极措施对这一地方性疾病进行有效地控制.

    作者:王金彪;边建朝;王晓明;王玲芳;蒋雯;郭晓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T-2粗毒素的生物合成及检定

    目的 利用大骨节病病区粮食分离出产毒镰刀菌,生物合成T-2粗毒素.方法 从大骨节病病区玉米粮样中分离出产毒镰刀菌,经纯化培养后,接种于无菌玉米培养基,光镜下根据菌落特点和菌体形态、分生孢子的特点来鉴别菌种,而培养产物经有机溶剂提取、减压浓缩和硅胶柱层析纯化所得浓缩液,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毒素和产毒量.结果 从病区粮样中分离出的产毒菌株为三线镰刀菌,将其接种于玉米培养基,可得T-2粗毒素约250 mg/kg.结论 大骨节病病区存在着镰刀菌的污染,并由此带来T-2毒素污染.T-2毒素生物合成及提取方法有可行性,其成本较低,适于实验室研究.

    作者:曹艳红;王绍萍;惠洋;付晓艳;董薇;刘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7年西藏那曲地区大骨节病调查报告

    截至2007年7月,西藏全区大骨节病病情资料尚不完整[1],为了进一步掌握西藏那曲地区北部大骨节病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在比利时大骨节病基金会支持下,于2007年合作开展两藏那曲地区大骨节病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生成;朗杰;扎西桑珠;白玛次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胆碱纠正三氧化二砷诱导豚鼠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目的 观察胆碱对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诱导豚鼠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纠正作用,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40只豚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0(对照)、0.4、0.8、1.6me/kgAs203组和胆碱+As2O3组(8 mg/kg胆碱+1.6 mg/kg As2O3),每组8只,静脉给药后,分别测量6个时间点(0、10、30、60、90、120min)的心电图,观察校正的QT间期(QTc)的变化.6 h后.提取心肌组织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察胆碱对As2O3诱导豚鼠心肌L-型钙通道αIC和钾通道GPERG mRNA表达改变的影响.结果 在0.8 mg/kg As2O3组,60、90、120 min时的QTc(354±22、366±31、368±29)与同时间对照组(325±26、336±26、324±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90、120 min时的QTc与0 min时(334±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6 mg/kg As2O3组,10、30、60、90、120 min时的QTc(362±33、380±21、382±35、388±39、388±31)与同时间对照组(328±20、324±25、325±26、336±26、324±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0 min时(329±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30、60、90、120 rain时,胆碱+As2O3组的QTc(337±17、341±15、344±22、343±19)与1.6 mg/kgAs2O3组相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RT-PCR结果显示1.6 mg/kg As2O3组的心肌L-型钙通道αIC mRNA表达量为(1.27±0.14),对照组为(1.02±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碱+As2O3组的心肌L-型钙通道α1C mRNA表达量为(1.10±0.13),与1.6 mg/kg As2O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4、0.8、1.6mg/kgAs2O3组豚鼠心肌钾通道GPERGmRNA表达量分别为1.29±0.11、1.22±0.12、1.27±0.16,与对照组(1.23±0.08)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碱+As2O3 1.6 mg/kg组表达量为1.30±0.14,与1.6mg/ksAs2O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碱可以纠正由As203诱导的豚鼠心肌QT间期延长,其机制可能与胆碱调节由As2O3引起的L-型钙通道mRNA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孙宏丽;刘艳;李磊;董德利;乔国芬;王晓慧;杨宝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骨节病患者12号染色体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基因频率分析

    目的 分析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病区患者与非患者在12号染色体上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的多态性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在陕西省KBD病区选择KBD患者(病例组)和非KBD患者(对照组)各50人,采集静脉血,利用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12号染色体上5个STR位点(D12S313、D12S304、D12S1640、D12S1708和D12S1583)进行分型,分析各位点在上述人群中的多态性,计算5个位点在相应人群中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对各位点的等位基冈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上述5种位点,病例组分别检出8,6、7、5和11种等位基因以及17、11、15、8和28种基因型;在对照组中检出6、8、6、4和10种等位基因以及13、21、14、8和23种基因型;在D12S304位点,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频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19 bp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25).结论 D12S304位点与KBD患病存在关联,片段长度为319 bp的等位基因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平智广;刘莉;郭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沿海产盐区碘缺乏病防治模式研究与应用

    目的 探讨我国沿海产盐地区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以解决沿海产盐区严重干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非碘盐问题.方法 1995年开始在非碘盐问题较严重的沿海产盐区厦门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系统地采取了普及碘盐与特需人群强化补碘相结合、碘盐配给与健康促进相结合、查堵私盐与盐田废转相结合、碘盐质量跟踪监测与碘盐加工工艺改进相结合等综合干预策略和措施.结果 1997年碘盐加工厂出厂碘盐合格率由1995年的89.50%迅速提升至96.17%,并在2000年以后保持在99.00%以上水平.销售点碘盐合格率由1996年的87.33%上升到1998年的96.33%,以后逐年上升,2003年后保持在99.00%以上.城市、郊区和农村的碘盐覆盖率由1995年的0.92%、0、0上升到2000年的100.00%、99.00%、89.00%,2001年后居民碘盐覆盖率保持在93.00%以上.1995年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6.44%(228/1387)、20.57%(266/1293)、24.93%(651/2611),1996年以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在1999、2001、2005年以后下降并控制在5.00%以下.1995年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7.50、102.12、94.66μg/L,从1997年起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已全部达到100.00 μg/L以上,以后均稳定在120.00 μg/L以上.2007年市区、郊区和农村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达到271.10、240.40、198.10μg/L.1997年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4.00%(444/600),2000年后全市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保持在95.00%以上.结论 建立的沿海产盐区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模式是成功的,实施应用可行,干预技术行之有效,为非碘盐问题地区推行全民食用加碘食盐、实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作者:戴龙;刘德发;张亚平;苏惠健;张燕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高砷水源筛查及受威胁人口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居民饮用水含砷量情况,调查饮高砷水地区受威胁人口数量及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情.方法 对黄河下游郓城、嘉祥、东昌府和博兴4个县(区)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水砷筛查,水砷测定采用半定量快速检测试剂盒,对检出的含砷水样采用原子荧光法进行定量测定:并对饮高砷水地区人群受危害情况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4个县(区)共筛查水样4765份,检出含砷水样303份,含砷量≥0.030 mg/L的水样35份;其中12份水样含砷量超过国家标准(≥0.050 mg/L),主要分布在东昌府、郓城、嘉祥3个县(区);对水砷≥0.030 mg/L的28个村庄 13 032名居民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健康状况调查,检出可疑地砷病患者11人.结论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存在含砷量超标水井;对可疑地砷病患者需进一步进行确诊.

    作者:王秀红;边建朝;相有章;管淑芬;王林;宋术亮;屈福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