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峰;王庆敏
观察清热祛湿益肾方治疗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的疗效,选择64例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检测ALT、AST、TBIL、IL-6、TNF-α、IgG、IgM、病原学指标等,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表明清热祛湿益肾方能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 ALT、AST、TBIL和 IL-6、TNF-α、IgG水平(P<0.01),且疗效优于清热祛湿方.提示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与脾肾阳虚、湿热蕴蒸有密切关系;清热祛湿益肾方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减轻肝脏的炎症程度,故临床治疗应重视清热祛湿与补益肾阳并举.
作者:陈锦芳;赵军年;潘晨;李丹;姚履枫;郑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老年性阴道炎(SV)是妇女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阴道局部炎症.表现为阴道干涩,刺激感,阴道分泌物稀薄,量多如黄水,严重者有血样白带,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伴有尿频、尿急等泌尿道感染症状.妇科检查:阴道皱襞消失,上皮菲薄,粘膜充血,表面常有散在小出血点或片状出血斑;严重者上皮脱落,形成表浅溃疡,可见脓性或血性白带.白带镜检可见大量的白细胞或底层细胞.本文就其病因病机及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概况予以综述.
作者:黄露芬;陈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SV、EF、FS),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BNP、PCⅢ、HA和LN浓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MWT距离、SV、EF、FS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PCⅢ、HA和LN水平显著下降.提示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ICM患者心功能,缓解甚至逆转心肌纤维化可能是其作用基础.
作者:郭进建;郭跃进;乔建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探讨影响术后疗效预测因素.选择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1例,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完成术前JOA评分及术前资料的收集,并通过门诊随访的方法完成术后疗效(SC)及术后JOA评分资料的收集.分析术后疗效变化特点及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总体优良率占88.74%,改善率为84.75%;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疗效与年龄、性别、病程、肌力改变、腱反射改变、纤维环是否破裂、侧隐窝是否狭窄、手术方式(椎板切除术、开窗术)等情况无相关性,与下腰痛评分、术前症状(腰腿痛)持续时间相关.结论:术前症状(腰腿痛)持续时间是术后疗效的预测因素之一;下腰痛评分(JOA)系统在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有一定意义,术前对患者进行JOA评分是可行的.
作者:陈鲁峰;王庆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陆与台湾一水相连,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不仅语言相通,而且习俗相同,中医药作为维护中华民族健康的主要体系之一,深受海峡两岸人民的信赖和肯定,并溶入其健康理念之中.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如何促进海峡两岸中医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受到两岸同仁及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兹就近十年海峡两岸中医药的交流进行概述如下.
作者:郭双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变化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伤.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肯定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但传统诊断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该病证的深入研究.本课题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对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冠心病中医证型辨证的客观性、准确性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陈少芳;黄海;赵红佳;张凌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运用体外成骨细胞培养和中药血清干预实验,研究和发现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报道已屡见不鲜.该法与传统的将中药粗提物直接加入反应体系中的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中药本身的理化性质不确定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而且相对接近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的真实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药和复方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转化和转变,有助于中药真正有效部位、活性成分的发现,能客观地阐明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理.
作者:袁俊;林燕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研究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构型与中医证型血瘀、痰瘀互结关系.将112例高血压诊为血瘀、痰瘀患者以超声检测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心脏结构并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分析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及左室不同构型与血瘀、痰瘀证关系.结果痰瘀组颈动脉IMT较血瘀组明显,痰瘀组左室构型以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为著.说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构型改变以痰瘀互结证为重.
作者:顾衡强;陈国通;邹襄谷;李永鉴;陈美华;林求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包括血管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近年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成为临床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应用无创性超声技术观察银杏叶片对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宁;李建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以受累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因病程长,病情易反复,且目前尚未找到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工作及生活等诸多不便.作者自20O1~2OO4年采用玻璃酸钠联合川芎嗪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本病4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涛;孙克民;王和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观察TGF-β1蛋白及mRNA基因在IgA肾病小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及保肾口服液对该表达的影响.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及静注葡萄糖球菌肠毒素制成小鼠IgA肾病模型,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肾小球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和mRNA.结果5个治疗组中保肾口服液大剂量组肾小球内TGF-β1蛋白表达弱;保肾口服液大剂量组比模型组TGF-β1mRNA表达减弱,其它组没有变化.表明大剂量保肾口服液可能抑制IgA肾病小鼠肾脏局部TGF-β1基因表达而达到下调肾脏局部TGF-β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肾损伤,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吴竞;杨爱国;阮诗玮;王智;陈杨荣;洪江淮;丘余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观察红花注射液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选择冠心病、心绞痛9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进行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在总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心电图、心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合参松养心胶囊具有降脂、抗凝、扩张冠脉,改善心功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水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是骨伤科和针灸科门诊中较常见的病症,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笔者近年来采用火针或毫针刺法治疗本病,并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强;阙庆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生蒜的鳞茎,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且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及明显的防癌、抗癌作用。其机制与大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大蒜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1].本研究探讨大蒜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开发应用大蒜保健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郑国华;李会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观察脉冲电磁配合点穴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将96例骨质疏松症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以骨密度与疼痛改善指数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间治疗后骨密度的增加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治疗后疼痛改善指数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脉冲电磁配合点穴疗法能有效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尤为有效.
作者:王诗忠;林汉凌;石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应用生物陶瓷远红外线系列产品,先后组织10多所医院临床应用524例,治疗病症包括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骨折复位后、急性腰扭伤、软组织挫伤、网球肘、痛经、急性周围型面瘫、烧伤、急性附件炎、癌症疼痛、乳腺增生、烧伤、心肺等病症,总有效率达90.65%.为进一步明确其临床疗效评价,设计了腰肌劳损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加速劳损修复的作用,经统计学处理,意义非常显著,现综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和鸣;张爱平;李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探索大鼠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实验方法的改进.将刺激输出电极插入大鼠前爪腕部,用电钻在颅骨表面磨孔并用眼科镊轻轻剥离余下的骨皮质,完全暴露硬脑膜,放置银球引导电极并观察皮层诱发电位信号.结果:在大鼠大脑皮层记录到较为清晰的诱发电位,出现主反应、次反应和后发放.结论:改进后的大鼠皮层诱发电位技术,操作简单易行且不易出血,不会损伤大脑皮质.
作者:林栋;张学君;吴强;林晻;申芳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观察补心气口服液对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选择高血压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服补心气口服液,观察2组的降压效果、症状疗效,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临床症状、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补心气口服液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病心气虚症状,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温力勤;吴启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冠心病心绞痛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属中医胸痹范围.目前中医和西医均有许多治疗的方法.我们从2004年10月至2006年03月将活血通脉颗粒与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联发;王芸素;徐丽林;王朝阳;许正锦;管昌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克癃胶囊是根据临床经验方研制而成的中药新制剂,由补骨脂、蜣螂等4味药组成,具有补肾温阳,活血化瘀,通利水道的功能.为了控制其内在质量,对方中主药补骨脂、蜣螂分别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研究,对方中君药补骨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作者:黄庆德;杨荣平;杨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