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信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陈娟弟;李建宏;戴雪妙;黄伟群

关键词:微信预约平台, 门诊, 设计
摘要:为简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缩短病人就诊时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依托温州市卫生局已全面应用的区域联合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在该平台的基础交互架构之上后续新建了微信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微信预约无需下载安装客户端,只要关注医院的公众号即可轻松享受便捷的门诊就诊服务。
中国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254例药品相关医疗纠纷原因浅析及防范对策探讨

    目的:通过对254例药品相关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其特点,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医院2011年-2013年全部医疗纠纷(包括投诉)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3年间药品相关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依次是医师不合理用药、患方原因、药学部原因、费用问题、护理服务等原因。结论:通过加强用药教育,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合理用药,加强药事管理,增加便民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管理以及医保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够有效减少药品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钟林涛;丁庆明;胡燕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州经验与县医院改革的探讨

    介绍了高州医院的改革经验,分析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县级医院改革要坚持公益性不动摇,顶层和基层要联动;建立法人治理体系,政策比资金更重要等观点。

    作者:王茂生;林巧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依托信息化建立医院手术管理体系

    依托信息化实现现代医院手术体系管理是发展趋势。通过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手术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重点介绍了手术分级与手术名称标准化、手术分级授权系统建设、非预期再手术管理、手术三方核查和风险评估、手术绩效补贴等方面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作者:吴英锋;仇叶龙;林娜;边俊杰;贾茜;李小莹;王力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门诊患者对夜间门诊的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对夜间门诊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更好推行夜间门诊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夜间门诊需求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877份,回收率93.85%。结果:90.7%的患者认为有必要开设夜间门诊,不同居住地门诊患者对开设夜间门诊的必要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文化程度的差异以及职业的不同并不影响门诊患者对开设夜间门诊的需求。结论:夜间门诊作为医院常规日间门诊服务的一个延伸,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但提供人性化的夜间门诊服务,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门诊数字化建设才能使夜间门诊资源得到大化利用。

    作者:杨晓蓉;伏瑕;邓爱萍;刘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01就医一卡通研发与应用

    预约诊疗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就医可及性和便利性。目前国内预约诊疗大部分还停留在预约挂号阶段,尚未实现就医全流程管理。本期特别策划系统阐述了301就医一卡通项目的研发过程,具体介绍了该项目工程设计、实现路径和控制节点等内容,提供了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和需要加强的关注点。该项目将患者所有可能涉及的流程与节点进行归集、整合,重新进行标准化再造,以达到患者就诊一揽子服务目的。301就医一卡通信息系统为开展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收费服务等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作者:王远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通过对JCI标准的理解以及在JCI评审准备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从临床路径型服务模式、医嘱闭环管理模式、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基于JCI标准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思路,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更好地支撑医院各项医疗业务的开展,提高医疗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提出电子病历系统应以“大数据化、智能化与区域化”为发展重点。

    作者:曹晓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01模式就医一卡通信息系统在预约诊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在新医改的助推下,为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缓解日益凸显的看病难问题,预约诊疗在国内应运而生。预约诊疗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就医可及性和便利性。目前国内预约诊疗大部分还停留在预约挂号阶段,尚未实现就医全流程预约管理。“301模式便民就医一卡通”信息系统,响应国家开展预约诊疗的号召,为开展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作者:徐红霞;张铎;闫凯平;王涤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大型综合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机构的实践

    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具体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机构工作实践为切入点,分享对口支援工作经验。同时,以点及面,分析当前影响对口支援工作的诸多因素,提出进一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建议: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系,保障就医连续性,并从支援单位、受援单位和政府3个层面思考如何进一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作者:汉业旭;姚峥;徐立新;赵国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以岗定薪:优化医院非事业编制职工薪酬制度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对医院人力成本控制难度大、平均主义、内部分配不公平等问题,采用“以岗定薪”薪酬管理理论,优化设计非事业编制职工薪酬制度,并制定配套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非事业编制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医院创效增收。

    作者:陈秀弟;侯卫星;潘玮娜;董晓;谢赛英;徐舒扬;王美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总额预付制与DRGS两种资金补偿机制分析与借鉴

    为解决基本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次均费用持续大幅增长、医保基金面临超支等问题,国内在许多城市如北京等多地开展总额预付试点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澳大利亚则采用病例组合资金模型(DRGS),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借鉴。总额预付制和DRGS两种机制各有利弊,通过对这两种机制的利弊分析与对比研究,期望为国内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所借鉴、应用和启发。

    作者:黄小琼;陈燕燕;陈华蓉;陈辛红;张赛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解放军总医院全面推进医院数字化进程的实践

    数字化医疗是基于网络技术、现代计算技术和医学知识库,面向社会全面医疗服务和医疗信息的系统。解放军总医院作为全军规模大的综合性医院,自2005年以来,通过实施运营管理信息化工程、医疗流程数字化工程、医疗设备数字化工程、办公自动化工程四大工程,全面推进医院数字化进程。实现了医院运营资源的规范化运行,提升了全院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使医疗信息共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者:汪爱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远程协同医疗服务费用结算方式研究

    远程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是一种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它主要通过使用远程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跨越空间的限制,远距离地实施医疗、保健、教学和医学信息服务。根据远程医学服务产品特性和军地医院协同需求,利用301模式就医一卡通系统平台,以银行卡为媒介,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系统强大的服务网络和功能,就远程医学运行中所涉及的各种费用结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作者:黄应斌;徐红霞;王涤非;闫凯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国医院进行JCI认证的意义和挑战分析

    JCI认证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认证模式。通过对我国医院JCI认证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指出JCI认证是医院走向国际医疗市场的通行证,能有效地增强全院全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建立起适合医院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流程,提高医院同质服务水准,提高医院内涵,促进品牌提升。同时,JCI申评和认证需要面对如标准理解困难、医院具体落实困难、高标准后勤保障、申评花费较高、国情体制差异等因素。JCI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医院是可行的,认证是有条件的,医院管理者应结合实际看待JCI认证。

    作者:李斌;王林森;哈维超;丁碧岚;王锦帆;孙晓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瑞士奶酪模型”在住院患儿跌落/坠床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士奶酪模型”对住院患儿跌落/坠床事件预防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2年住院患儿采用常规预防跌落/坠床的管理方法,2013年采用瑞士奶酪模型进行预防跌落/坠床的管理,比较改进前后患儿跌落/坠床的发生率。结果:改进前患儿跌落/坠床的发生率是0.06%,改进后跌落/坠床的发生率是0.02%,P<0.05。结论:运用瑞士奶酪模型对住院患儿进行管理,可明显降低跌落/坠床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

    作者:朱聪;黄玉如;杨建伟;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如何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

    在系统阐述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内涵的基础之上,阐明了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并剖析了目前构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国内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构的可行策略,期望能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栉风沐雨六十载砥砺奋进铸辉煌--记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

    太湖之滨、龙山脚下,坐落着一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及由该院举办的一家全国首批三级康复医院——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一路走来,两家医院成为互促共赢的一株并蒂莲,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变迁及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堪称医疗界的“无锡现象”。近年来,以祁国阳院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带领全院职工,坚持科学发展观,秉承“人文、博学、致远”的院训,求精务实、开拓创新,医院在精神医学及康复医学界独树一帜,成为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守护神。目前,医院人正以敢为人先、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永续发展的精神,谱写着更加美好的璀璨华章。

    作者:徐可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某军队医院重点学科3年建设成效评估与思考

    为促进医院学科发展,某军种总医院于2010年对10个重点学科进行综合评估,在评估基础上制定3年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学科建设纲领,并以资金、制度与组织力量予以落实。2013年再次以同样的评估体系对重点学科进行评估,从评估结果来看,重点学科在3年建设后,实现了良性发展。本文将3年前后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与评估组织实施进行介绍,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陈汝雪;林庆贤;刘震宇;张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农村县乡两级医疗服务纵向整合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加强县乡医疗机构之间服务资源的纵向整合,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成为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新趋势。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县乡两级医疗服务纵向整合的主要参与方:政府、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患者的利益诉求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就政府在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政策引导上,从优化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放宽基层人事、财政政策;突出县乡医疗机构间的共同利益,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式;深化绩效考核制度,将参与县乡两级医疗服务纵向协作纳入医生个人绩效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谢添;胡瑞;唐文熙;张研;张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床旁结算流程的医院内部控制设计

    目的:为患者提供快捷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探索新的出院结算方式。方法: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结算方式,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构建一套完整的床旁结算管理体系。结果:床旁结算优化了服务流程,通过床旁结算条件、信息系统设计、会计控制、报表控制等内部控制措施保证了资金安全和可操作性。结论:为促进医院实现“零排队”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吴云良;池文瑛;蔡战英;周恩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山大学“健康广东”项目的经验与启示

    通过中山大学实施的“健康广东”项目的介绍,分析该校如何利用自身的教、医、研和校友等资源优势,帮助广东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模式。认为高等院校在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同时指出,高校还应与政府、社会团体、卫生机构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共同促进卫生改革与进步。

    作者:王少鑫;张妮洁;陶亚男;李冠宏;黄奕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医院杂志

中国医院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