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俊喆;王轲;杨静;李京涛;常占杰
目的:分析经方龙胆泻肝汤加减阶段性干预控制不理想肝胆湿热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4例阶段性控制不理想高血压病患者,且经中医辨证均为肝胆湿热证型,就诊时体质辨识为湿热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时不要一味地加大西药用量或改变治疗方案,而要适当运用一些中药调理,剔除影响病人血压的不利因素,使患者阴阳平和、血压自然平稳.
作者:刘庆标;邵水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从相关脉诊专著和临床文献中整理出沉脉、弦脉、沉弦脉的临床诊断意义.以临床观察和病例整理的方法,制定沉弦脉临床意义调查表,进一步探索验证支气管哮喘病人常见沉弦脉象的正确性.
作者:权国晓;石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原发性痛经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包括月经一般情况调查表、痛经程度调查表及中医体质调查量表,数据结果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偏颇体质人群的原发性痛经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和体质人群,其中血瘀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人群发病率更高,血瘀体质人群较其他体质的痛经程度更重.结论:青年女性原发性痛经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可通过纠正体质偏颇,防治原发性痛经.
作者:王冰丽;韩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测定4种药食同源根茎类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ICP-MS仪同时定量4种药材中的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的含量.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5),平均回收率为94.25%~98.40%,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值均小于5.0%.结论:对4种药食同源根茎类药材质量进行危险性评估及预警分析,为制定限量标准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张璐;姜伟;骆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作者从单用一法和主次配合两方面总结了薛汉荣临床运用升降宣敛四法治疗咳嗽的临证思路,其中主要介绍了升宣降法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并附验案2则.
作者:王维;汤冬亮;薛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介绍杨毅红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的经验.杨毅红认为耳鸣耳聋与脏腑、经脉关系密切,其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故治疗上主张明辨虚实,辨证取穴;辨经取穴、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重视应用腹针调理脏腑,重调脾肾;衷中参西,针刺晕听区和颈夹脊.
作者:郭佳;费兰波;杨毅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李铎为清末旴江流域有代表性的民间医家,本文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分析李氏的妇科调经思想.李氏在调经中重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治疗上重视五脏,以肝脾为要,强调从本而治;用药慎轻柔,重温补同时亦不废寒凉.
作者:冯倩倩;李丛;于学芬;罗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为了研究地龙炮制的意义,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从地龙的炮制历史沿革,近代炮制方法,炮制地龙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炮制对地龙药理作用的影响等方面对地龙炮制进行概述.地龙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可产生不同作用,如酒制地龙加强通经活络之功效,醋制可增强镇痛效果,滑石粉制主要利小便,蛤粉制则多用于平喘,在化学和药效方面也会产生不同影响.此外,目前对于地龙的炮制标准化研究仍不足,今后有待加强地龙炮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作者:谭玲龙;钟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冮顺奎治疗痹证的经验及常用药对,为临床治疗痹证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冮顺奎治疗痹证的病案,整理、归纳、总结其治疗痹证的常用药对.结果:冮顺奎治疗痹证的常用药对有防风-羌活、麻黄-炙川乌、茯苓-白术、枳实-白术、秦艽-车前子、桂枝-白芍、柴胡-黄芩等.结论:冮顺奎巧用药对治疗痹证经验独到,可供临床借鉴.
作者:易腾达;张子玥;谢庆;冮顺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镁剂、氟桂利嗪联合正天丸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氟桂利嗪胶囊5mg,睡前服,门冬氨酸钾镁片,1片,日两次;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两药的基础上再加用正天丸,6g,日两次,两组药物均口服,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P<0.05).结论:镁剂、氟桂利嗪联合正天丸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比单独应用西药能明显减少其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
作者:李国臣;宋典意;王诗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胡国俊治疗感染后咳嗽临证经验丰富,辨证选方用药有其独到见解.胡国俊认为感染后咳嗽初期以风邪为主导,后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作者:张洁;朱慧志;胡国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笔者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角度探讨黄苔成因、临床表征及意义,以期更好地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作者:徐丽;孙悦;李伟;周灵情;何愉;丁成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常占杰重视肺脾功能失调在肝硬化腹胀发生中的作用,善用肺脾理论指导临床用药.本文从常占杰对肺脾并治肝硬化腹胀的认识、理论探讨及临证要点进行总结,旨在为肝硬化腹胀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焦俊喆;王轲;杨静;李京涛;常占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医院制剂石丹散配合归黄紫草膏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于2016年—2017年收治疗的60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石丹散配合归黄紫草膏治疗,对照组使用康复新液联合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石丹散配合归黄紫草膏疗效明显优于康复新液联合百多邦.结论:运用石丹散配合归黄紫草膏治疗褥疮安全、有效,不失为治疗褥疮较好的一种办法.
作者:陈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旴江医学是被大家公认的著名地方医学流派之一.旴江医学著作繁多,影响深远.本文就《福寿丹书》在安养篇保形中描述了发汗愈病的五条气功导引法,用于治疗一是由于风寒束表,阳气阻遏不得外宣,导致无汗;二是久病虚弱或病后正气不足,汗不蒸腾外泄的五条气功导引法逐条分析,主要阐释原文、操作、原理3个方面.挖掘并揭示古代旴江医学的气功导引法及其实质,开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新思路.
作者:刘建城;邢欢;章文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生物酶法的鱿鱼软骨β-壳寡糖抗动脉粥样硬化(AS)活性,探讨β-壳寡糖抗AS作用的剂量依赖性,及其对AS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β-壳寡糖(20、50和100mg/kg)组和辛伐他汀(2.0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AS大鼠模型,造模过程中β-壳寡糖组和辛伐他汀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而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60d处死,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中SOD、GSH-PX、CAT活性及NOS、ROS、MDA含量;ELISA检测血清中CRP、IL-6、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显示:灌胃中、高剂量的β-壳寡糖大鼠血清中SOD、CAT、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NOS、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CRP、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β-壳寡糖能抑制AS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董德刚;宋梅;裘梁;王河宝;饶玉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麻黄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但临床应用常常不局限于传统治疗范围,启发思考麻黄的新功用,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经查证,发现其主要功用有: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宣通鼻窍、利水退肿、通调止遗、散寒通滞、祛风止痒、通阳复脉.
作者:叶争荣;聂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简要阐述亚甲炎的病因病机,作者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典型病案分析,认为亚甲炎中医辨证多见火郁痰阻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予以疏肝泻热,化痰散结,活血止痛之清肝消瘿止痛方加减;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从而使病情得到初步的控制.
作者:张殿鸿;王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所在肾经,病因为闪挫、湿热外侵,症状以腰腿痛为主,病程中湿热多蕴结于肾经血分,其治当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主.
作者:刘杰文;肖凯;陈宝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通过追溯苏叶黄连汤之历史渊源,剖析其配伍特点,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总结得出,苏叶黄连汤不仅药简方纯,而且不同比例的苏叶与黄连相配伍均对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卓有成效,临床可灵活变通两药剂量,此外,将苏叶黄连汤拓展为口服液、气雾剂等剂型以及联合其他给药途径均有待进一步尝试.
作者:姬李岩;张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